看下面這張圖,某四線城市的醫療設備,幾乎完全來自外國,國產儀器極少。
我相信,這種情況在中國醫療領域,屢見不鮮,可能,各大醫院的情況都差不多。
說明什么問題?
說明美國、德國、日本、荷蘭、丹麥等西方國家的醫療器材先進嗎?說明中國的醫療資本想讓中國人民享受到高級、優質的醫療服務?屁,都不是。中國能生產這些器械,從中國工業實力看,中國生產的這些器材的質量,不可能比美國、日本等西方國家的產品差。
那么,為什么中國的醫院那么偏愛從外國進口設備?中外醫療資本勾結,利益使然。
大家還記得“醫療產業化、醫療產業支柱化、為社會辦醫留足發展空間”等政策和論調嗎?
可能,當中國的醫療器材、醫藥生產商聽到“醫療產業化、醫療產業支柱化、為社會辦醫留足發展空間”這種論調時,還以為中國的經濟學家們是替自己發財而說話,可能還會感謝這些經濟學家、媒體大V、自媒體平臺。實質上呢?實際上,這些經濟學家、買辦大V是在替外國特別是美國、日本、德國等醫療器械生產商說話!
如果中國醫療市場化、醫療業支柱化、嚴格限制公立醫院的數量、為社會辦醫留足發展空間,那么,再有中國醫療產品進出品的便利,中國又有十四億人口,那么醫療領域,會產生多少GDP?中國醫療如果市場化了,那就必然國際化,那就成了醫療領域的國際資本的一塊大肥肉,天文數字級的利潤,會養活多少美國、日本、德國、荷蘭等西方國家的醫療器材、醫藥資本!
那么多來自國外的所謂先進設備其實多為淘汰品,大家感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了嗎?無非是檢查多了、醫生開的藥多了、小病大治了、大病長治了、醫療費用無法承擔了、病人與醫院的“粘連度”大大提高了。醫院整天人滿為患、熙熙攘攘,醫生很忙,各項檢查很忙,醫療器材、醫藥商的利潤有了足夠的保證。
醫療領域,成了國際醫療資本勾結中國買辦勢力,壓榨中國人民的一個重要渠道。從醫療產業化、醫療產業支柱化、為社會辦醫留足發展空間來看,恐怕,醫療業是繼房地產、金融業之后,又一個壓榨中國人民的重要行業。
所謂醫療產業化、醫療產業支柱化、限制公立醫院的規模數量、為社會辦醫留足發展空間,無非是讓內外勾結的國際醫療資本和國內買辦資本,制造醫療市場,最大限度的壓榨中國人民而已。
從美元循環的角度來看,醫療產業化、醫療產業支柱化、為社會辦醫留足發展空間,讓外資醫療器械、醫藥無限制地進入中國醫療,還是美元霸權回收美元的一種手段。
中國本土的民族醫療器材、醫藥生產企業,恐怕在爭奪國內醫療市場方面,也不是國際醫療資本的對手。在開放金融、引進外資、開放市場的政策條件下,外資可以隨便使用人民幣,人家有巨額的推銷、公關費用,這個是國內醫療器材、醫藥生產廠商不具備的優勢,“新冠特效藥”的推銷費用是多少?為什么能夠那么迅速的立項、報關、加入醫保、推廣到全國若干省份?所以,民族醫療、醫藥生產廠商,是競爭不過外國醫療器械、醫藥生產廠商的,要么被并購,要么倒閉,這和它們生產的醫療器械、醫藥的質量、療效沒有關系。
說明白一點,所謂醫療市場化、醫療市場產業化、醫療產業支柱化、為社會辦醫留足發展空間,就是讓外資控制中國醫療體系!并且排斥民族醫療廠商的參與!
考慮到醫療領域,不光是民生保障問題,還是中國防止外部生物戰、化學戰的重要戰場,那么,醫療產業化、醫療產業支柱化、為社會辦醫留足發展空間、讓外資全面深入地控制中國醫療,會產生嚴重的生化國防危機。
醫療領域,不光是個道德問題,不僅僅是醫療資本“黑心”的問題,恐怕也是個“主權”問題和“政權”問題,要樹立“主權”和“政權”意識!必須政權主導醫療器械、醫藥的生產和供應,不能“市場化”,更不能開放。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