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必須認真的承認一個錯誤,那就是我第一眼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在微博上,那個微博作者加注了很多批判性解讀,文章是以圖片發出來的,有些模糊,我因為看到了作者的評析,有了一種先入為主的印象,再加上看到了“共軍、破壞城鎮”等字眼,在怒火中燒的情況下,對文章產生了理解錯誤。
寫這篇文章的原因就是向讀者承認錯誤,自己有了錯誤,還要隱瞞狡辯,那是一種無恥的行為,而大方地承認自己的錯誤,是需要一定的勇氣的,尤其作為一個寫了一定數量的文章的我,這是一種被打臉的火辣辣的感覺,因為我多次批評現在很多承擔文字編輯工作的人不學無術,東拼西湊,言之無物就成其文章,而我,今天也犯了一個因為粗心和憤怒導致我理解偏頗的錯誤,請讀者原諒,任何批評我都接受!
其實文章我是讀了的,但是內心卻被一種怒火縈繞,尤其是看到“山頂有人拿著白色的布晃了一下”的時候,我精神恍惚了,因為我絕不相信作者是在寫“八路軍”的投降,所以就產生了嚴重的誤讀,再次向讀者道歉,因為我的錯誤引導可能也有很多人產生了誤解。
但是,這篇文章首先從很多人辯解的所謂反戰立場來說,我就是嗤之以鼻的,反戰,是從改開之后輸入到中國的一個概念,我們在很小時候,都看了許多的戰爭片,從紅軍到八路軍到解放軍再到志愿軍,都是反映我們的戰士為了保護中國人民英勇不屈與敵人作戰的故事!電影表現的都是,對侵略者和那些欺壓百姓的人,就應該狠狠打擊,毫不妥協!
到了后來,不知道是坐下什么病了,幾乎所有描寫戰爭的電影,都要突出一個反戰主題,隱含的意思那就是,只要打仗那就是不對的,我去,即便那時我歲數不大,但也在思考一個問題了,那就是,反戰和殺惡人,哪個更重要?發起戰爭的是惡人,那么殺掉了惡人,不就沒有戰爭了嗎?!
到了后來,我思考一個問題,什么樣的人最喜歡說反戰呢?那就是凡是欺壓人的人,凡是做了惡事害怕別人反抗的人,最喜歡以反戰說事,反戰,某種意味上,就是反對反抗的意思!
今天的資本社會中,以資本的獨特方式窮盡手段的盤剝勞動者,處處都是未見硝煙的戰爭,而作為一個普通人,那就只能接受這樣被各種方式欺壓的命運嗎?再上升到一個國家,巴勒斯坦被蠶食多年,前兩天又被以色列以“沒收”的名義拿走了八平方公里的土地,這邊你壓榨我欺辱我,那邊你說要反戰,目的是什么,目的就是把人們洗腦到反抗就是錯誤在先!
而這種禁不住推敲的反戰思維,也滲透到了社會中的方方面面,比如法律,如今成為了只要誰先動手,那就是誰錯誤沒跑,而這樣的法令思維,導致社會中很多事情是非混淆善惡顛倒,同時,多年被人詬病的所謂的防衛過當的法條,也是這種思維的衍生品,被別人欺負了,我還要忍氣吞聲,被別人毆打了,我還要數著想著我只能打兩拳,打第三拳就錯了,那就是防衛過當,這是正常社會嗎?!
都知道戰爭分為正義性戰爭和非正義性的戰爭,簡單的一個反戰,那不就顛覆了正義與非正義的性質了嗎?!實際上,所謂的反戰思維,那就是騙傻小子的,那些發動非正義戰爭的戰爭販子們,他們發動戰爭的時候,會受到這種如同“東郭先生”那種幼稚的反戰思維影響嗎?你幾歲啊,還吃奶嗎?非正義戰爭的發動者從來都從自己的利益資本的利益去考慮,反戰,呵呵,那就是用來捆住對方手腳束縛對方思維的工具,據說反戰思維是由美國最先發起的,可是你看看以色列發動對巴基斯坦的戰爭后,多少次停戰都被美國一票否決了,美國那些政客們反戰嗎?
實際上,所謂的反戰宣傳,就是壞人把壞事做絕了,還要給您洗腦你不要反抗啊,反抗就是你不對!這種所謂的反戰宣傳,完全沒有“豺狼來了,迎接它的有獵槍”更能起到止戰的效果,毛主席時代,美國不敢對中國指手畫腳,因為他們知道,你惹了中國人民,中國人民真揍你,這就是因為那時中國人民的信條是“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這樣的信條讓那時的中國社會治安冠絕古今,讓中國在世界上一言九鼎,而今呢?美國得寸進尺,日本得寸進尺,就連中國臺灣都得寸進尺,我們只能被動應付,反戰反戰,反到美國特戰隊都到了金門島了,而我們只能不斷的嚴正聲明嚴重關切.......
網上有一句話說,只說毒性不提劑量,都是耍流氓,我說,只提反戰不提起因,都是玩八蛋。
回頭說起這篇文章中讓中國人憤怒的地方,作者以日本“大佐”的視角寫出戰爭,對中國人的反抗表現出十足的憤怒,并且說八路軍破壞城鎮,并且隱含著“濫捕無辜”的指責,這樣的視角能夠給讀者帶來正面的思考嗎?今天一些臭名昭著的流氓媒體,一出現惡性案件,就總是以施害人的視角去描寫,讓人們不斷的共情犯罪者,最后得出每一個犯罪者都有值得同情的地方,這不是顛倒是非是什么?犯罪者值得同情,那么你的同情還有幾分會留給受害者呢?只要喜歡加害別人的人才會不斷的在這種角度去思考去引導,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資本更加理所當然的禍害人類,而人們卻對資本報以無限的同情,今天的社會,不客氣的說,大多數人都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被洗腦了!
在那篇文章中,還特意強調“從來不干預軍事”的兒子,可惡的是,在試卷中還加上了重點號,目的是什么?目的不就是把讀者的思考帶入到八路軍濫捕無辜上去嗎?八路軍都濫捕無辜了,那自然是壞人唄,自然是可恨的唄!然而,即便是如此強調,你不覺得很多余嗎?八路軍對于日本鬼子的“武裝護送軍事車輛”,打擊有任何的錯誤嗎?因為能夠享受到武裝護送的,那都是“大人物”,是對中國造成嚴重危害的玩意,不抓你抓誰?你“不干預軍事”,坐什么“武裝護送的軍事車輛”跑中國來呢?!
這篇文章讓我產生嚴重誤讀的地方就是我前面強調舉白旗的地方,我當時認為作者再惡劣,也不至于明目張膽的寫八路軍向日本鬼子舉白旗了,后面有人說是那個“大佐”的兒子舉白旗,在一支隊伍中,只要有一個人舉白旗,那就是整個隊伍的恥辱,這已經是侮辱了八路軍了,試問,如果那個“大佐’的兒子是俘虜的話,八路軍怎么可能讓他有舉白旗的機會呢?那么按照有人“拔高性”的解讀,說他兒子是一個日本的堅定共產主義者,那么堅定的共產主義者,又怎么會舉白旗投降呢?!尤其是文章最后,第二次舉白旗,然后這邊的隊伍打了槍,這里是想說明什么呢?八路軍槍殺了那個俘虜?開槍警告?還是這個舉白旗的兒子自殺了呢?!所以,這篇文章的細節禁不住推敲的,正因為禁不住推敲,才會有如此多的不同解讀!
所以,我奉勸那些愿意“啟蒙”的人,不要去費勁了,以一種正面的情感和視角描述日本鬼子圍攻八路軍的過程,任何有一點歷史良知的中國人都會覺得不適的,尤其是根本沒有一個對于日本侵華戰爭的非正義解讀,只是泛泛說一下戰爭的傷害,那就是"圣母“思維,惡魔都希望他們殘害的人是圣母,這樣他們大可放心大膽的去殘害!
再說這篇文章進入試卷的過程,原文中寫的詞是“共非”,而且有兩處。進入試卷之后,一處改為“共軍”,一處改為“士兵”,這說明什么,說明這個出卷人內心很清楚這篇文章視角是有問題的,是會造成初中學生的誤解的,可是為什么還要堅持把這篇文章加入到試卷中,無外乎是想讓這篇文章隱含的錯誤思想去“啟蒙”學生嘛,我在評論中已經看到有的學生出來現身說法了,說自己內心很不舒服,很疑惑,說這個試卷的出題人沒有故意,我不信!
還是那句話,中國人必須要有自己獨立的中國世界觀,不要去和強盜共情,和強盜共情,要么,你會逐漸也轉變成強盜,要么,你就是強盜心安理得的獵物!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