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耗材質疑我,“為什么替中國說話,但不替中國人說話”。這屬實把我給問蒙了,這么“高深”的問題,我還真的從未想過,于是,我反問他,什么時候中國和中國人對立了?或許這對他來說超綱了吧,至今未回復我。
好吧,先別管我替誰說話,我倒很想問問他們到底替誰說話。
他們說要支持民營企業,為什么他們支持聯想,但不支持華為;為什么他們支持農夫山泉,但不支持娃哈哈呢?同樣是民營企業,他們為何要區別對待呢?
他們說保家衛國是光榮的,但為什么他們只支持烏克蘭人的保家衛國,但不支持巴勒斯坦人的保家衛國呢?他們說侵略是可恥的,但為什么他們只反對俄羅斯的“侵略”,但從不反對美國的侵略、以色列的侵略呢?
他們說要“自由”,為什么他們只看到中國的安檢,但看不到美國的監聽呢?斯諾登冒著生命危險為美國人爭取自由,為什么他們不待見斯諾登呢?
他們說要“真相”,為什么他們只要中國的“真相”,但不要美國的真相呢?肯尼迪是如何死的,愛潑斯坦是如何死的,這些,他們為什么統統不好奇呢?
所以,他們到底替誰說話?為什么美國支持什么,他們就支持什么,美國反對什么,他們就反對什么呢?
日本向海洋排放核污水,他們說要尊重“科學”,美國侵略阿富汗、伊拉克、敘利亞,他們說那不是侵略,而是“送民主”,我實在不明白,他們什么時候那么懂科學,那么懂民主了?還是說,只要是對美國有利的,他們就本能要去維護,反之,只要對美國不利的,他們就本能要去反對?
他們不喜歡中國,也沒人要他們喜歡中國,但至少中國是生他們、養他們的地方,他們為什么要對中國有那么大的惡意呢?這么說吧,誰要說中國不好很容易,但要找個比中國更好的地方很難很難,不服就把所謂的“文明世界”拉出來比一比。
美國傾力打壓華為、TikTok,這要是換成中國以同樣的力度打壓蘋果,在他們眼里,這是不是就成了“閉關鎖國”了?
美國說退群就退群、說毀約就毀約,當面一套,背后一套,這要是換成中國,在他們眼里,這是不是就成了沒有“契約精神”了?
美國說“不在餐桌,就在菜單”,與之對應的是美國的制裁的名單越拉越長,侵略的國家越來越多,這要是換成中國,在他們眼里,這是不是就成了“國雖大,好戰必亡”了?
為什么他們慣用的話術,從不舍得用在美國身上,他們到底替誰說話?
為什么他們看到恨國的文章就興奮,看到愛國的文章就如喪考妣?為什么他們從不說寫恨國文章的人做“恨國生意”,又總說寫愛國文章的是做“愛國生意”?
他們說他們不愛中國,但愛中國人,難道中國不好,中國人就能好了嗎?這邏輯無論如何說不通吧。
聽聽美國是怎么說的,他們說只要能遏制中國,就算十多億中國人窮死、餓死也無所謂。耗材能不能告訴我,為什么在美國眼里,他們遏制的是中國,但窮死、餓死的會是中國人呢?
如果真像耗材所說的那樣,國家和國家的人不是一回事,那為什么以色列入侵巴勒斯坦,死的是巴勒斯坦人呢,為什么美國制裁的是俄羅斯,但一度過苦日子的是俄羅斯人呢?
這就是我所擺的事實和我所講的邏輯,替中國說話,就是替中國人說話,維護中國的國家利益,就是維護中國人民的利益,誰要不服,就請反駁。至于文章破不破,打賞多不多,就不勞煩耗材操心了。我就算窮死、餓死,也不會寫恨國文章,像耗材那樣不要臉,去替美國說話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