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胡錫進像得了恐懼癥一樣,擔心這,害怕那!
第一,他擔心各地紀念毛主席活動讓少數人把方向帶偏了。
12月12日,他發文章表示:毛主席的光輝形象決不能由他們隨意闡釋、定義,更不能強行“代言”。他還像一位大領導干部一樣向全國提出要求:希望各地組織的紀念活動要與中央精神對齊,不要讓少數激進人士把方向帶偏了。
真的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了,你算老幾啊?有什么資格在人民群眾面前說三道四,指手劃腳?幾十年了,人民群眾都以各方式紀念毛主席,怎么沒有將方向帶偏?
倒是你胡錫進每到毛主席誕辰日或忌日,都要在自己的自媒體上發表相關文章,名義上紀念毛主席,實則是否定毛主席。這才是真正的夾帶私貨,企圖將方向帶偏。
第二,12月24日,胡錫進在看到有網友表達今天是“紀念長津湖戰役”勝利日后,頗為不爽,撰文宣稱將24日當成“紀念長津湖戰役”勝利日過,是與“平安夜”搞對立、有悖常情常理,也是與國家的宗教事務政策南轅北轍。
好大的帽子啊!
我一直說胡錫進做人為文,無原則,無立場;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無黨性,無信仰。
正像有網友指出的那樣:試問胡錫進,為何中國老百姓在洋節“平安夜”紀念民族英雄、紀念長津湖戰役勝利,就要被打上“故意與洋節對立”的標簽?甚至成了所謂的冒犯宗教政策問題了?為什么中國人民表達自己的民族情感,維護自己的信仰之光,還要在洋節日面前低頭讓道?莫不是洋奴,何來這般奇葩言論?
作為共產黨員的胡錫進,在這里卻教唆中國的老百姓“興洋節,滅信仰”了。
他還配做一名共產黨員嗎?
第三,他指責民間紀念毛主席不意味著將他當神供,背誦他說過的每一句話,拿當時的語錄做今天工作是否正確的尺子。
12月26日,也就是在毛主席誕辰日這天,胡錫又發表一篇文章,前面,他用大篇幅歌頌毛主席的功德。但是在他文章的最后,筆鋒一轉,說出了他的真心話。對人民群眾紀念毛主席的活動橫加指責,并制造兩個偽命題,將紀念毛主席說成是“將他當神供”。對繼承毛澤東思想說成是“背誦他說過的每一句話,拿當時的語錄做今天工作是否正確的尺子。”
胡錫進純粹是自豎虛靶子,制造偽命題。
怎么紀念已經離開我們47周年的毛主席就成了將他“當神供”了?
我們就將他當神供了,有什么不行?紀念毛主席已經成了中國人民的一種信仰。
我們將開國領袖毛主席當成保佑中華民族安康、幸福的神,當成保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神有什么不可?
世界上哪個宗教信徒不是將創立者當神來信仰的?
紀念毛主席就是繼承毛澤東思想,毛主席的一些經典語言就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比如“槍桿子里出政權”,比如“一切反動派就是紙老虎”、比如“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黨,指導我們思想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比如“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等等,不都是毛澤東精髓嗎?
在中央召開的紀念毛主席誕辰座談會上,我們的大領導還大量地引用了毛主席話呢,有什么不對嗎?
比如:在說到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具有普遍適用性時,就引用了毛澤東同志說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偉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個國家具體的革命實踐相聯系的。對于中國共產黨來說,就是要學會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應用于中國的具體的環境。”
比如:在說到毛澤東同志帶領人民鍛造了偉大光榮正確的中國共產黨時,就引用了毛澤東同志說的:“沒有中國共產黨的努力,沒有中國共產黨人做中國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國的獨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國的工業化和農業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
文章中還有很多、很多。
第四,他又擔心起wG翻案,死灰復燃。
胡錫進又于12月27日,又發表了一篇博文,他說wG是絕對不能翻案的,wG的一些做法也不會允許死灰復燃。
最近,胡錫進好像患上了恐懼癥,害怕這,擔心那。
是的,最近,網上批評和駁斥胡錫的文章不少,聲音不小,怪誰呢?還不是你胡錫進你自己的自我暴露,凡是人民群眾支持的,胡錫進都要跳將出來,與廣大的人民群眾唱反調。網友批評反駁胡錫進,正說明廣大網友政治的覺醒。
一看到有人批評和反駁他的觀點,胡錫進就受不了了,就認為wG翻案了。這哪跟哪啊?你認為wG是這么好發動的嗎?你認為是個人就能發動wG嗎?沒有偉人能力,誰有這么大的號召力?
胡錫進這是心虛了、害怕了,他現在好像處于一種恐怖的幻覺當中,已經是“八公山上,草木皆兵”了。
將別人對他的批評和反駁錯當成是wG翻案。
提醒胡錫進,你比別人聰明不了多少,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是非對錯大家都分得清!
再繼續靠披著一層偽裝的外衣,混在人民群眾當中,發表一些貌似“理中客”的言論,實質是為資本站臺,再忽悠群眾不好使了,人們已經看清了這位“臣妾”派的本來面目。
于是胡錫進就使出他的最后一招殺手锏:“絕不允許wG翻案“!好像他一喊出這句話,就站在了“政治正確”的制高點。
沒用,胡錫進的擔心,是瞎子點燈白費蠟!
人民正在覺醒!人心不可違!民意不可背!
大浪淘沙,胡錫進們這些沉渣已經浮出水面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