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9月9日是毛主席的忌日,9月10日,就是教師節紀念日。兩個看似無關的內容,但在毛主席去世數年后,一些人專門選了一個日子,人為地把唱歌跳舞、眉開眼笑的歡慶節日與偉人忌日選在一起,怎么會不引起人們的聯想呢?
1976年9月9日,這一天曾經是中國人民最悲痛的一天。神州大地,淚雨傾盆,舉國上下,無限悲哀,史無前例的悲慟席卷四海九洲。
然而,8年過后,風云變幻。1984年教師節橫空出世,時間就定在每年的9月10日。于是,從1985年起,每一年的偉人逝世紀念日的第二天,就開始了舉國同慶,鑼鼓喧天,彩旗飄揚。
一般來說,節日都來源于某個重要的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有重大喜慶、勝利之意,如:國慶節、國際勞動節、三八婦女節、建軍節、六一兒童節、春節、中秋節等等,都有一定的歷史文化內涵。把教師節定在9月10日,絲毫尋找不到這天究竟有什么值得敬師的緣由,與教師內容前不著村,后不著店,憑空定下,沒一點意義,而唯一與此有鏈接的是毛主席的忌日,這個日子連老百姓都知道,那些提議者會不知道?
毛主席的忌日是天地自然安排,教師節的日期是人為安排。是先有的毛主席忌日,后選的教師節日期。有的解釋說選此日是正逢開學伊始,此說更是牽強附會,難道避開這二、三天就不行嗎?而且實際上這期間學校剛開學,各項事物繁忙,無法騰出精力辦好教師節;況且有的學校還沒開學,有的學生剛入校和老師還不熟悉,從多少年的實踐來看,也證明了這個時間的確不恰當。
教師節一般都提前慶祝,所以,每年的9月9日,從媒體到全國上下,都是一片歡慶景象。大凡良心稍存的人民教師和懂禮儀的任何人,每年過這個節時,心里都會不是滋味,甚至會很痛心。因為在中國、在世界,沒有哪個家庭(包括提議9.10為教師節的人)會把親人忌日的第二天定為慶祝節,就好比你們家老父親頭天過世,第二天就給子女過節,有這種事的話,就是些不肖子孫。
同樣道理,在毛主席逝世紀念日的第2天做任何慶祝的節日,當然是很不厚道的,既不符合中華文化傳統道德,也為人類道德所不齒。這種行為,自然會引起一切正義人士的不滿。
為此,小編提幾點建議:
1、教師節應該有。中國人民在家供養的神位是五個,即天地君親師位。把教師排在天地國王祖先之后。可見尊師重道,是中華民族的文明傳統。據說,立天地君親師的神位,始于《國語》,形成于《荀子》,西漢時,主要在思想界和學術界盛行,到了明朝后期,在民間便廣為流行。
2、中國教師節的建立,指導思想必須十分崇高而明確,應該高揚中國共產黨人的宗旨和意志,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主義憲法和教育方針,宣揚社會主義公民做人的方向和素質,反映時代特征和歷史使命,能夠產生社會主義的激勵作用,弘揚中華民族精神,促進中華美德美風的形成,體現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核心價值觀。只有這樣,教師節才能起到激勵、凝聚教師和人民群眾之心的昭示作用。
3、將教師節改為9月25日。9月25日是魯迅的生日。魯迅是新文化運動的旗手,是啟蒙大家和青年導師。他說:“愿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他愛才若渴,懷著一顆積極的心,以至誠至正的態度對待追隨他的青年。
4、將教師節改為5月7日。五·七指示來源于毛主席1966年的一封信。在這個指示中,毛主席要求全國各行各業都要辦成一個大學校,學政治、學軍事、學文化、又能從事農副業生產、又能辦一些中小工廠,生產自己需要的若干產品和與國家等價交換的產品,同時也要批判資產階級。五·七指示也成為當時辦學的方針,它是對《共產黨宣言》中闡述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實踐指導;它是對消滅三大差別的實踐指導;它是使工農兵學商,整個社會融為一體,打破等級觀念,建立平等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形成嶄新社會關系的途徑;它是改變幾千年來,被奴役所形成的舊式分工,成為思想、知識、能力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新人,成為具有共產主義因素的人。我認為這個日子極其重要,它對培養學生意義重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