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簡老師的微信
拙文《駁“師生猥褻剝削論(上)》發表后,簡老師發來微信:
“趙老師好!辛苦了!又拜讀了您的反駁文章,感到駁斥生動、形象、風趣、針對性強、很有力!我猜想您的下文將會從學理上進一步反駁,特將我的一點簡單評論發給您,僅供參考。謝謝!”
簡老師所說“猜想您的下文將會從學理上進一步反駁”,也就是拙文《駁“師生猥褻剝削論”(中)》,已經首發在《昆侖策》,不贅述。
我把簡老師的評論照登在下面,與讀者分享。
二、簡老師的評論
“對話師生”方法論上的錯誤:
偷換概念、把現象當本質、似是而非、歪曲事實和范疇的本意、邏輯混亂!
“對話師生”學理上的錯誤:
混淆了剩余價值創造和剝削與剩余價值實現和分配的區別、經營虧損與剝削的本質區別。把剩余價值生產等同于剩余價值的實現和剩余價值在老板們之間的分配,沒有看到(或者是視而不見、裝糊涂)在市場經濟中商品價值包括剩余價值還有一個實現問題,即生產的產品能否賣掉、以什么價格賣掉(即馬克思所說的“驚險一跳”)。而能否實現又是由市場供求、價格、競爭的狀況和本企業產品的品種、質量、成本等多種因素決定的,不能因為剩余價值沒有實現就否定剩余價值生產和剝削的存在。剩余價值不僅有一個能否實現和實現多少的問題,而且還有一個在老板之間的如何分配的問題,老板企業的員工生產的剩余價值實現得越多,他得到的越多,如果完全沒有實現,甚至連本錢都收不回來,老板就得不到剩余價值(利潤),甚至可能虧本破產、跳樓自殺!這不能證明剩余價值和剝削不存在,更不能因為老板給員工支付了工資,結果虧光了,就說是員工剝削了老板。什么是剝削?剝削是憑借資產(生產資料)所有權無償占有他人的勞動成果。老板支付的工資再高,除了必要勞動創造的價值之外,最多只可能包括部分剩余價值,也不可能包括全部剩余價值。部分老板之所以虧本破產,是因為在競爭中失敗了,使得本企業員工包括剩余勞動在內的勞動白費了,表明這些老板經營無能。從總體上看,老板們(整個資產階級)是賺錢發財的,是存在剩余價值和剝削的。
而且,在市場經濟中,收入分配不僅由所有制決定,而且要受到市場機制的調節,特別是供求關系、價格變動,這是一個億是在一個大城市買了一塊好的地最后變成了十個億和一個億是在一個偏遠的山區買了一塊地最后一個億沒有了的主要原因,怎么就能證明沒有剩余價值、沒有剝削呢?價值生產與價值分配是兩回事,不是一回事!
而且,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勞動價值論和資本主義存在剝削的理論,并不否定資本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人類社會發展歷史中的進步作用,甚至是高度評價的(見《共產黨宣言》),也不否定老板們在生產經營中必要的能力和作用(見《資本論》第3卷),只是揭示了資本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矛盾性和歷史局限性,必將被更優越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代替。
以上就是簡老師的評論。
簡老師的評論高屋建瓴,言簡意賅,直指要害,值得我們認真學習。
三、簡老師補充評論
之后,簡老師又發微信給我,補充了他的評論,我登在下面,供大家學習:
趙老師好!再次拜讀了您的進一步評論,非常有針對性和反駁力。風險報酬理論的確需要深入剖析,特在文后補充了一段我的想法,僅供參考[抱拳][抱拳][抱拳][握手][握手]
什么是風險(行為或者活動可能失敗和遭受損失的危險性)、為什么要有報酬(某種行為對社會有作用,所以應該有報酬、以激勵這種行為、從而推動社會進步,并不是因為這種行為存在風險)、利潤是投資的報酬還是風險的報酬?應該是投資的報酬而不是什么風險的報酬,因為投資有作用,不是風險有作用。不確定性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存在,無論干什么事都會有風險,特別是違法犯罪,都應該有報酬嗎?難道對販毒強奸、搶劫殺人也應該有“報酬”!“風險報酬”的分配理論是唯心主義的不能成立的非科學理論,馬克思的唯物主義科學分配理論無懈可擊,西方經濟學無能為力,用這種似是而非的東西來抵擋,同樣力不從心、白費苦心。
存在管理勞動,不等于不存在剩余價值、沒有剝削。
增加一句評論:為什么投資并不總是能夠獲得報酬,則是因為有的投資失誤、沒有發揮作用,所以沒有獲得報酬,也不是由于風險的存在。而且投資之所以會失誤,主要是由于不確定性的存在和投資者由于種種原因沒能正確把握和應對,也不是因為風險的存在,風險是結果而不是原因。[憨笑][握手]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