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奇跡的終結?
最近唱衰中國,成了外媒,特別是財經類外媒們的“核心觀點”。簡單說,就是一口咬定中國奇跡已經終結。
先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在《紐約時報》發表文章《中國模式遇上了大麻煩》(Hitting China’s Wall):“現在信號非常明確:中國遇到了大麻煩。我們不是在說發展中的一些小挫折,而是更根本的問題。中國的整個商業運營方式,以及推動中國經濟30年來迅猛發展的經濟體制,都已經達到了極限。你可以說中國模式即將碰壁,而且是像長城那樣厚的墻壁,目前唯一的問題是這次碰撞會有多嚴重。”
然后本·利維森在《巴倫周刊》專欄中撰寫了題為《中國經濟狼煙升起》的文章:“在經典災難片《火燒摩天樓》中,參加派對的人們沒有理會儲藏室的火災,因為他們以為火已被撲滅。投資者們在中國問題上是否正犯著同樣的錯誤?……三個月前,投資者們還在下重注賭中國決策者會向經濟體注入現金以刺激經濟增長,而如今的市場似乎已經接受了這個事實:增長乏力已經是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新常態。”
兩位經濟學大佬說的是不是跟國內外財經媒體說的特別一致?特別有代表性?特別提綱挈領?
細心的讀者會發現,筆者在截取文章標題的時候,特意少截了一行。沒錯,這兩篇文章,都是整整十年之前的2013年發表的。
當年兩位西方經濟學大佬,一口咬定中國經濟奇跡即將終結,結果等了整整十年之后,這個終結還是沒有到來。
有趣的是,現在唱衰中國的論點和邏輯,跟這兩篇已經早已被打腫臉的“預言文章”依然雷同,十年間竟然絲毫沒有迭代,國內外金融精英們還真是缺乏創造力。
但是包裹上不同的應景新聞,這些已經提出來十數年,被現實已經證偽的唱衰邏輯,似乎看起來又言之鑿鑿了起來。
左邊一個恒大碧桂園,右邊一個中植某融,中間還有個城投債。昨天出口崩盤了,今天外國人不來了,明天匯率要到九,后天社融數據嚇死人,主打一個火燒連環船。
核心論點還是十年前強調的那幾條:在全球體系中,總是會有低工資、高增長的國家,因為發達國家需要消費低工資帶來的低價產品。中國人經濟發展了,發達國家就不跟你玩了,所以出口撐不住。貧富差距和安全網缺失,所以內需撐不住。房地產和基建到頭了,所以投資撐不住。三駕馬車都瘸腿,在外媒口中,中國經濟奇跡,肯定要終結了。
美國罵中國,中國也罵中國
就跟2013年那會一樣,美國各路媒體這一段時間,隔三差五就拋出一個“唱衰”文章,引領了整個市場輿論與心態。
但對于國內民眾來說,這些唱衰的信息都接受到了,消極的情緒都傳播到了,但似乎從來沒有意識到這些輿論,是外國人灌輸給我們的。
很簡單,咱們國家,不管線上還是線下、官媒還是自媒、金融還是財經,全都是拾人牙慧的存在。恨不得今天人家上線一個“hit piece”(攻擊文章),第二天咱們就趕緊翻譯過來送上頭條。
十個錯九個半,難怪要搬運外媒,國內金融精英們自己實在太反指。咱們國家的金融精英們,水平可能真不如男足高,貪腐歪屁股可能真不比男足差
也不是完全沒有高水平的經濟學者,然而高水平的沒人氣,甚至還要被嘲諷是“喉舌”,賣生發水的反而是網紅,這種導向下邊,肯定只能冒出來一票只會搬運的“磚家”占據輿論主流
2015年的時候,日本外務省還搞過幾千億日元的專項“外宣基金”。后邊干脆停掉了,因為日本人發現,干嘛花那冤枉錢,中國輿論圈有的是“自帶干糧”的“志愿者”,把日經、朝日的輿論,全須全尾的搬運到中國去
都說國內批評不自由,可耽誤國內大小財經媒體們影射政策,歪曲數據,指桑罵槐了嗎?
可有一點,這幫人不管怎么拐彎抹角的罵,可從來沒有埋怨美國。
正常來說,美國不負責任的瘋狂加息,吸干流動性點燃幾個大雷的導火索,這該不該罵?美國自己一邊吹經濟增長,一邊國內消費疲軟,進口大幅下降,導致中國出口被波及,這該不該罵?美國出臺一堆的制裁和限制政策,光商務部登記的就有1300多家企業被制裁,影響多少就業和GDP,這該不該罵?
房企借美元債的時候,匯率1刀兌6.3元,到了還美元債的時候,拜美國加息所賜,1刀兌7.3元,光匯率就虧了16%。22年23年1120億美元債務到期,光匯率就虧出來一千億人民幣,房企這兩年掙的倆錢,別說利息了,連匯率虧空都填不上,能不爆嗎?美元作為世界貨幣,這么上躥下跳的還講不講武德了?
美國那邊的媒體,把美國經濟的問題,一股腦的全說成是中國的鍋,不管媒體大小,立場左右,毫無例外的火力全開罵中國,咱們國內的媒體也是火力全開罵中國,所有的經濟困難都得“反思反省”,就差沒喊出來“咎由自取”了。
從2016年開始,就每年重復“今年是最差的一年,但是未來最好的一年”,從猴年唱衰到了兔年,好像終于蒙對了一回,興奮的不得了,開心的聲量都比以前大幾倍。
在這幫人鼓噪下,國內才出現打開手機感覺08危機再臨嚇得手腳冰涼,出門吃飯卻發現到處都是排隊排到頭腦發熱。
說沒有報復消費的,看看各大景點的人頭,飯點商場排隊的人流?
上次敦煌堵駱駝,還是漢朝北伐匈奴……
余味 · 心理戰
按理說,美聯儲加了這么多利率,早該有大國出問題了。這次倒好,阿根廷、土耳其這些國家,通脹都三位數了,照樣堅挺穩如泰山。
該挨雷的沒有挨,這樣拖下去,怕是始作俑者要越俎代庖了。
于是乎,連新加坡這種墻頭草都急的出來放話:中國應該放棄國家安全的考慮,重新專注經濟發展。
這種形勢下,通過唱衰,摧毀信心,進而加速某些經濟危局的發展,顯然已經成了明牌。
美國過去這幾年,通過關稅制裁打了貿易戰,通過技術禁運打了科技戰,通過加息升值打了金融戰,通過瘋狂補貼制造業回遷打了產業戰。現在戰局僵持不下,又開始玩心理戰。人家都打到家門口了,咱們還要“先管好自己,再指責別人”式的宋襄公嗎?
老外都顧不上什么ESG這種虛頭巴腦浪費錢的東西了,國內反倒撿起來當個寶。人家挖坑你來跳,實在太溜了
美國人提出的國內媒體放大的這些經濟問題到底存不存在?當然存在,而且還很嚴重。可是2023年了,誰家還沒兩個雷呢,撐到最后就是勝利者。
所以總有后臺的讀者問我,為什么老是寫美國不好的地方?咱們自己的問題不關注嗎?這篇就是我的回答:有來無往非禮也,美國天天把中國搬出來說事,咱們缺少有罵回去的場合。有許多人“替美國人”關注咱們自己的問題,那我就替替他們補個漏。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