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月18日下午,合肥廬江中學舉行表彰大會,邀請合肥師范學院教師教育學院副教授陳宏友,做感恩主題演講。
這位陳教授來頭不小,是安徽省中小學教師培訓專家庫特聘專家,安徽省高等院校首屆“省級教壇新秀”、合肥師范學院首屆“最受學生歡迎的十佳教師”等等,算得上響當當的“教育名師”。
結果陳名師在臺上講了什么呢?
他說:
學生們讀書就是為了錢,不要談什么理想抱負,金錢就是力量,有錢就有一切!讀書就是為了和外國的優良基因相融合,和外國人生了孩子后能夠產生更加強大有力的基因。”
“我們成績好的人最好要找外國人,結婚生子,因為這樣可以讓我們雜交出更好的精英,你要是沒考上大學,那你就只能和你小學初中的青梅竹馬過一輩子,考到合肥就是全安徽的男人女人供你選擇,考到北京上海,就是全國的男人女人供你選擇,考到美國,就是全世界的男人女人供你選擇。”
講到高興處,他還炫耀自己兒子現在已經留學美國,找美國女友,基因當然優良。還鼓勵在場學生要努力學習,去美國留學,找美國伴侶,生美國小孩,將來可以去選美國總統……
正在陳名師在臺上口沫橫飛時,一名高中生沖上臺,搶過他的話筒,大聲疾呼:
“我們中國人努力學習是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這件事在網上迅速傳播,當地迅速行動,按照學校的要求,陳宏友已經停課在家反省。根據合肥發布的最新通告,上級已經責成高校黨委對陳進行調查。
02
但這不是調查一個陳宏友就能解決的問題。
網上已經出現大量聲援陳宏友的聲音,說明他的想法在社會上相當有根基。這些聲音目前主要有兩大主張:
第一種是直接針對駁斥陳宏友的那位同學,罵他是紅小將,是義和團,要開除。
這種赤裸的抹黑、打擊報復言論在網上掀不起太大風浪。
廬江中學已經給出了明確答復:
“學生干嘛要處理?我們的學生三觀很正,很好。”
另一種則換成一副過來人的面孔,為陳名師辯護成是說實話,只有當高中生長大了吃過虧了,才能明白他的“苦心”。
還有人評論,說當年質問克林頓的北大女學生,畢業后卻去了美國。
他們舉出的北大學生的例子,陶叔印象很深。那是1998年6月,當時的美國總統克林頓在北大發表演講,大談個人自由。
在提問環節,北大中文系高材生馬楠當場質疑:
國家自由和個人自由是可以合二為一的,不是為了個人自由就可以拋棄國家自由,反過來也一樣;
“只有為了正義和真理去選擇最合適的道路,那才是真正的自由,不知道您是否認同我的觀點?總統先生。”
馬楠很快成了全國知名人物,卻在2002年研究生畢業后嫁給了一位美國白人,定居美國。其生活軌跡正是跟陳名師所宣揚的完全符合。
處理一個陳宏友容易,超越他們給出的現實邏輯沒那么簡單。這是陶叔在此次事件之外更擔憂的。
03
一切的根源在于價值觀與利益的錯配。
這個世界存在著兩種價值觀體系。
第一種,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價值觀體系,崇尚自由主義、個人至上。
另一種,則是以我國為代表的社會主義價值觀,崇尚集體主義,個人服從服務集體。
為數不少的中國人,其內心認可的是西方的價值觀。中國只是他們出生的地方,他們期望的最終歸宿是美國,或者其它西方國家。
一些人很早就離開中國,在外國扎根,追求他們的理想生活。這無所謂,外國掙錢外國花,算得上言行一致、知行合一,應當給以祝福。
但另一些人,并不認可中國,依然要留在中國撈錢,計劃有朝一日等撈足了再投奔自由。對于他們而言,當然什么理想都是假的,只有金錢才是真的。
陳宏友說出了他們的心聲。他們兩邊的便宜都要賺,覺得自己實在是太“聰明”,忍不住得意總要找機會炫耀一番。
陳宏友被廣大網友批判,他們的同類也被踩了尾巴,必定會跳著腳罵街。
擺在我們面前有兩種現實。
第一種現實,美國那套自由主義價值觀正在走向沒落,并不值得我們羨慕。有大量事例可以證明。
前不久的俄亥俄州火車脫軌有毒化學用品大泄漏事件,搶險隊的操作讓人大跌眼鏡,一燒了之讓毒煙四處飄散完全是不負責任的做法。
原因不難分析,那些搶險隊員都是打一份工而已,根本不值得冒著巨大的危險把化學品搶出來。毒煙會影響附近的居民生活?那跟他們有什么關系?他們難道就不需要生活?
然而,以前美國的救援人員并不是這樣。
2001年911事件發生時,大批英勇的消除員來不及做任何準備就沖進了災難現場。
據統計有約300多名消防員犧牲,之后因為現場空氣中存在大量有毒物質,造成2000多名消防員患上癌癥。
美國政府如何對待這些英雄呢?
國會議員將后續安置費用作為兩黨博弈的籌碼,要夾在其它法案中一并表決,足足扯皮了18年,很多人醫療補貼沒到位就因病死亡。
這種無恥的做法,讓為消防隊員們維權的著名脫口秀主持人囧司徒氣憤不已,淚灑國會質詢現場。
英雄流血又流淚,這就是美國社會殘酷的現實。
在經歷這一切后,才出現了2021年6月,佛州住宅樓坍塌事故的“考古式”救援,最后以救活一只貓收場。才出現這個月初的對劇毒化學品的一燒了之。
美國社會的發展,有因就有果,明明白白,大家都不含糊。
什么叫社會的毒打?美式資本主義的毒打,才是味最正的。
那些心向美國卻在中國撈錢的人,逃避了美國社會的毒打,這就是他們得瑟來勁的根本原因。
而這正是我們要面對的第二種現實,分配制度存在巨大的漏洞,讓自私自利者長期鉆空子。
陳宏友宣揚“金錢就是力量,有錢就有一切”,是因為他發現了現在分配方式的巨大漏洞:最終都會轉化為金錢!
金錢成了衡量個人成功的唯一標準。不論錢的來路是什么,只問錢的多少。
這種分配方式,讓那些“聰明人”毫不猶豫地走上捷徑:
不擇手段撈錢就行,根本不在乎社會的價值觀。
他們完全不愿意負擔集體的責任,只在爭分奪秒地撈取個人利益。對他們而言,什么都靠不住只有錢最可靠。錢撈夠了,撈足了,費點心思往海外一轉,就是他們理想的下半生。
曾經有段時間,網上“吃飯砸鍋”的言論盛行。那伙人的最終目的是讓大家都沒飯吃,遭受了普遍的反感與抵制后,在一片唾棄中逐漸消失。
而現在那些“把這家鍋里的飯,打包帶到另一個家里吃”的論調卻在上升,其危害仍然被普遍忽視。
他們長期占便宜得好處,現在終于忍不住要跳出來了,要下一代都學習他們的“人生經驗”,嘲笑著踐踏著這個社會的基本價值。
當陽光下看到一只蟑螂,就意味著暗處的蟑螂太多了。我們看到的是一個陳宏友,還有多少陳宏友在暗處潛伏?
我們不能光講宏大敘事,光喊為國奉獻的口號,卻在面對明顯的老實人吃虧的事例時啞口無言。
這是一場更復雜、更長期的斗爭。
斗爭取勝的關鍵,就在改變不合理不符合價值觀的分配方式。
辦法其實很簡單,就是陶叔之前在《在辦法不多的世界找出辦法:二百年資本主義興衰史的啟示(深度長文)》一文中提出的原則:
強化人民與社會主義體制的聯系。
具體來說,不能只有金錢一種分配方式,而要根據個人貢獻給予不同的社會待遇,這種待遇只有當他在國內生活時才能享受,并且允許按一定比例傳給后代。
以這種方式綁定個人與國家,一來讓人民分享國家的發展紅利,不再光是靠個人顧個人。二來讓不認可國家的人在他最終離開時,損失大部分人生積累,要走也是罵罵咧咧地走。
光辯經沒用,對陳宏友這樣的人破口大罵,改變不了他們吃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的事實,更不可能改變他們的思想。
要做的只有進行切實的分配制度改革,不要再讓無德之人得了便宜還賣乖!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