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現(xiàn)在都知道,北京毒株是奧密克戎BF.7,廣州毒株是奧密克戎BA.5.2對吧?信源來自央視新聞消息,《當前疫情十大熱點問答_新聞頻道_央視網(wǎng)(cctv.com)[1]》
從病毒譜系上來看,BF.7的全名是Omicron BA.5.2.1.7,是是Omicron BA.5.2.1的兒子輩,Omicron BA.5.2的孫子輩,這個無可辯駁吧?
醫(yī)學界也發(fā)文了《北大醫(yī)院專家王廣發(fā):北京流行的BF.7絕大部分有癥狀,將迎來重癥高峰》,這個醫(yī)院一線專家證明BF.7毒力很強吧?
再看經(jīng)濟觀察網(wǎng)發(fā)表的《7000份問卷實錄回答你對奧密克戎的14個疑問 - 經(jīng)濟觀察網(wǎng) - 專業(yè)財經(jīng)新聞網(wǎng)站[2]》的問卷調查,比較了南北毒株的毒力,存在顯著差距。
主力毒株為BA.5的廣州,42.3%的患者感染周期1-3天,而主力毒株為BF.7的北京,這個數(shù)字是18.7%;從由陽轉陰所需時長,北京毒株也顯著高于廣州毒株,18%的北京感染者需8天以上才恢復健康,而廣州這一數(shù)值占比僅4.3%。
所以,BF.7作為一個孫子輩的毒株,不但感染能力更強,而且顯然帶來了更重的癥狀,這個結論,誰來反對?
如果沒人反對,那我們就要找找責任了。是誰發(fā)布嚴肅的學術期刊說某市無癥狀率99.5%?是在誰利用各種專家判斷誤導各城市的決策者?是誰在利用媒體洗腦居民無癥狀率99.5%?
在玩狼人殺的時候,你鎖定一個狼的時候,誰跟這個狼的發(fā)言共邊,共邊者不是狼人,就是暴民。
我們用搜索引擎,利用關鍵詞「奧密克戎 變異 溫和 減弱」搜索最近一個月內的宣傳。
12月3日 金冬雁VS饒毅
《病毒學家金冬雁:簡答饒議科學就奧密克戎相關問題對我的商榷》
這是第二惡心的一篇專家誤導大眾的文章。金冬雁是香港大學醫(yī)學院教授,研究病毒性疾病和癌癥(viral diseases and cancer)。
BF.7的致病性顯著高于爺爺輩的BA.5.2,金教授-1。
孫子輩的BF.7的致病性顯著高于BA.5.2,金教授-1。
臺灣感染835萬,死亡15000人,死亡率就接近0.2%,無癥狀率怎么能有99.5%?金教授-1
中國大陸人民都體驗過了,哪來的99.5%?金教授-1
這位教授跟張瘟某一樣的張口就來,被現(xiàn)實打臉,卻還被人表揚為科學?
12月7日 大學生在線
《春風講堂 | 如何理性面對奧密克戎?- 高校動態(tài) - 中國大學生在線[3]》,原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馮子健發(fā)言
說好的某市95%的無癥狀呢?廣州90%的無癥狀呢?
50%的感染者雖有癥狀,但是比較輕微?馮主任你的數(shù)據(jù)跟經(jīng)濟觀察報的調查問卷是打架的哦。
12月7日 某省防控指揮部
XX省疫情防控指揮部專家研判:新冠毒力已大降,病死率已降至與季節(jié)性流感相當?shù)乃絒4]
12月10日 某省官網(wǎng)
《省新冠肺炎醫(y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王瑋表示—— 病毒致病力明顯下降 無癥狀無需特殊治療[5]》
當然了,也有專家比較聰明,把話說得比較婉轉。
聰明的專家
比如《奧密克戎變異株致病力減弱,對人們影響究竟如何?專家最新解讀[6]》,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童朝暉的表態(tài)是「奧密克戎變異株致病力和毒力較原始株明顯減弱」,這個話沒毛病。
但是接下來童大師說的話又打臉了。
光是知乎上的麻醉科大夫@凌楚眠 ,20年初在武漢抗疫的,在12月20日發(fā)布的視頻里自己說一個夜班,危重插管4例。《麻醉夜班 陽性病人頻繁插管 - 知乎[7]》
評論里,另一位麻醉科大夫謝黃瑞也說,一個值班就插了三個。童大師的言論直接被一線人員懟翻車了。
比如《江蘇省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 媒體報道 新華日報:奧密克戎變異株毒力明顯減弱致病力較低[8]》里,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急傳所主任醫(yī)師許可表示:
看看許大夫就非常專業(yè),十分里面說了五分,說出來的都是正確的。奧密克戎的致病力是低于原始阿爾法毒株的;另外,奧密克戎的重癥和死亡比例的確是低于流感病毒的。
但是奧密克戎傳播性遠高于流感,人家沒說;奧密克戎不同的變異株之間致病力不同,人家也沒說。的確是高人。
狡猾的新命名法
因為西方人病例多,他們掌握了定義權,WHO一開始用希臘字母給新冠病毒的主要來自同一系列的變異株命名,所以也就是阿爾法α、貝塔β、伽馬γ一直到德爾塔δ、奧密克戎ο。
阿爾法α是原始株的重孫子輩,德爾塔δ是原始株的孫子輩也是曾經(jīng)殺瘋的一個毒株。奧密克戎ο跟德爾塔δ有同一個爺爺。
字母不夠用了之后,WHO就改變了命名規(guī)則,變成了所謂Pango命名法,奧密克戎,按照新的Pango命名法,就是B.1.1.529。
大家可以去CNCB查看基因組的譜系,基因組數(shù)據(jù)搜索 - 2019新型冠狀病毒信息庫[9]
我用SELECT covid.Lineage, count(1), date FROM covid GROUP BY covid.Lineage ORDER BY covid.Lineage ASC跑了一下數(shù)據(jù)庫,目前按照Pango命名法命名的毒株,一共有1611條。
A和B代表了2020年初在武漢最早測序得到的兩個原始株序列,B.1是B株的第一個上規(guī)模的主要分支(變種);B.1.1是B.1的第一個分支;B.1.1.7是B.1.1的第7個分支,一個病毒變種,沒點傳染規(guī)模是不配有名字的。
但是名字越來越長怎么辦?命名規(guī)則就是當分支進化到第四階,就獲得一個新字母,所以B.1.1.1.1又被稱為C.1,BA.5.2.1.7就獲得了BF.7的新名字。
那BA是怎么來的?因為AA、AB一直到AZ已經(jīng)被用光了啊。所以,BF.7,也就是BA.5.2.1.7實際的譜系,是B.1.1.529.5.2.1.7。
大家想問XBB怎么來的?X開頭的意味著是重組毒株,字母呢,也從XA排到XZ,XAA排到XAZ,現(xiàn)在排到了XBE,也就是49個主要分支。加上子分支目前X開頭的重組系列已經(jīng)有64個了。
也就是說,只要是Omicron的子子孫孫,哪怕是兩個原始Omicron的子孫重組,仍然叫Omicron系列。
你問為什么不能給新毒株命名?因為按照規(guī)則,除非某一個病毒變種跟原來的阿爾法、德爾塔的毒株雜交出生新子代才能獲得新名字。
反正,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奧密克戎和德爾塔雜交的重組毒株了,它們不在B.1.617.2(德爾塔)或B.1.1.529(奧密克戎)分支中,只是還沒成氣候,所以還沒有獲得新希臘字母。
所以這個命名方法是有問題的,BA.2.75、BA.4、BA.5和XBB,這四個毒株早就子孫無數(shù),有資格分家另立堂口了,但是連大名都沒有,還會讓人誤以為全是同一種奧密克戎,沒有進化。
按這種命名法,奧密克戎完全可以命名為新冠.1010,都屬于新冠原始株分支下面,也可以叫SARS.2.1010,同樣屬于SARS病毒的子分支,是誰在誤導大眾奧密克戎都是同一種性質的?
西方專家也忍得很辛苦,推特上一幫醫(yī)學專家也在瘋狂吐槽WHO,并且開始自己用神話中的怪物起名字了。地獄犬、獅鷲這種,都是業(yè)內大佬自己起的名字,可是并沒有被廣泛認同,畢竟WHO更有話語權。
人類的祖先都是同一支的,都有20萬年之前留下來的mtDNA支系,現(xiàn)在不也分出來盎格魯撒克遜人和炎黃子孫么?那按照WHO的命名方法,把盎格魯撒克遜人命名為智人BA.5.2.1.7是不是也可以?那盎撒人跟華人能一樣么?
來源《蓬佩奧說“我們撒謊、欺騙和偷盜” 俄媒:罕見的誠實[10]》
不同的奧密克戎病毒變種,傳染性、致命性都是不同的。只是在人類的醫(yī)療和疫苗選擇壓下,高致命性的毒株沒有廣泛傳播的機會,所以奧密克戎家族的子孫才瘋狂點擊免疫逃避的技能點。
但誰能保證奧密克戎大家族不會搞出來一個高致殘性的變種呢?誰能保證奧密克戎大家族不會搞出來一個專門破壞人體免疫力的變種呢?
短短三年,怎么就有一批專家開始睜眼說瞎話了呢?新冠始祖的分支才1611個,而奧密克戎的分支已經(jīng)有501種,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并且還在瘋狂變異中,憑什么覺得奧密克戎一家都是溫和的?奧密克戎家族也在跟德爾塔家族雜交,你現(xiàn)在就敢說新冠病毒永久性的減弱了?
BF.7作為BA.5.2孫子輩的毒株,顯然給北京人民帶來了更重的癥狀,哪個睿智專家能站出來自圓其說一下?張X宏?金X雁?出來說說?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