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電影里電視里的漢奸一般是這樣的,猥瑣愚蠢、欺善怕惡,丑態百出。
賈貴就是典型的漢奸形象,當然這是藝術作品當中的標準小漢奸嘴臉。
真正的漢奸,我們很久以來都沒有見過,連漢奸這個詞都仿佛已經成為了一個歷史名詞。
但漢奸就像病毒一樣,它會變異,在不同的歷史條件、社會條件下仍然存在,只是更加難以辨認罷了。
聽說過邁爾斯.余(Miles YU)這個人嗎?他的本名叫余茂春,是個不折不扣的漢奸,早就被許多網友所熟悉(唾棄)。
昨天,余茂春終于登上了中國外交部公布的“制裁榜”,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這家伙成了一個官方“認證”的漢奸。
不知道這種民族敗類活在世上還有什么意義可言?
自古以來,中國人在海外開花結果,全球各地都有。有的在國家民族危難之時,毅然回國效力;有的事業有成,慷慨回報桑梓;大多數人都是在默默耕耘,打理好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但余茂春不一樣,他所有的榮華富貴是靠著“捅刀”中國而獲得的,造謠言,獻毒計,無所不用其極。
美國反華勢力想到的,他去加以“完善”,想不到的,他去出主意“彌補”。
他就像一條狗依附在蓬佩奧身邊,隨叫隨到。3月份蓬佩奧夫婦竄訪臺灣地區(演講撈錢),余茂春也搖著尾巴跟了過去,還搖得特別歡。為了一點車馬費、咨詢費,說要幫“臺獨”勢力在美國搭建“抗中聯盟”。
為什么要將一個法律上的美國人(美國國籍)稱為漢奸?
因為他不是先入了美國籍再為美國效力,而是他先當了漢奸,才換得了美國國籍,這是他跟別人最大不同之處。
有的人說沒有必要唾罵他,只是各為其主罷了,然而,這家伙可沒那么簡單。他不是政治圈的,他起根是美國情報界的特務。
先說說他的簡歷:
余茂春,1962年生人,祖籍安徽壽縣,在重慶長大,1979年考入天津南開大學(歷史系世界史專業)
他的父親余益瑾是二野部隊的干部,解放戰爭勝利時隨大軍入川,先在永川縣工作,后在重慶市人民檢察院離休(已去世)。
余茂春也算是根正苗紅,革命家庭后代。余益瑾要是知道兒子做了漢奸,估計會一槍斃了這個禍害。
余氏宗祠在安徽壽縣迎河鎮,已將其從族譜除名,他的中學母校永川中學、大學母校南開大學也已將其除名,
作為80年代初名牌大學大學生,余茂春可謂前途無量,但他不僅沒有報答國家培育之恩,反而投靠美國情報機關,將反華當成了畢生“事業”。
推特上有人為他開脫說,余茂春是反共不反華,這不鬼扯嗎?
一天到晚跟各種“毒”勾結在一起,日夜想著要分裂中國的余茂春,他不反華,恐怕早就被CIA滅口了。
余茂春在南開度過了六年歲月(四年大學、兩年研究生),導師是楊生茂教授,專攻美國史。
但把他帶入“精神祖國”的引路人是另一個教授,原南開大學圖書館館長馮文潛的兒子馮承柏(后來也是館長)。
1980年,余茂春等大二學生幫忙圖書館整理舊資料,那些是抗戰時期打捆轉移的舊書(天津--香港--天津),馮承柏“監督學生”干活,因此兩人相識。
1981年馮承柏去了美國費城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又譯坦普爾大學)進修兩年,1983年回國后就變成了美國價值觀代言人。
當時中美之間有一項“富布萊特學者交流計劃”(“富布賴特科學獎學金獲得者)馮承柏是美方來華學者的翻譯。
1985年,馮承柏幫助與他有著“思想共鳴”的余茂春獲得公費留學機會(賓州斯瓦斯摩爾學院),后來馮承柏每次去美國也必與他相聚,2000年余茂春曾以學者身份回南開大學交流,還去了馮承柏家中作客,2007年1月10日馮承柏病故。
1985年12月,“美國歷史學會”(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在紐約召開100周年成立大會,余茂春以中國研究生身份去觀摩。
“美國歷史學會”由“骷髏會”建立,在幾十年發展過程中,又與美國情報機關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它們負責撰寫的不僅僅是美國歷史,而是全球各國的歷史。
每年都有各項資金頒發,如關于東亞史有費正清獎(The John K. Fairbank Prize)、拉美史有弗里德里希•卡茨獎(The Friedrich Katz Prize)、:非洲史有馬丁.克萊因獎(The Martin A. Klein Prize)……
學會中有人對余茂春很感興趣,稍加試探,余茂春就毫不猶豫表現出極度崇拜美國的態度。然后,學會就以推薦工作機會為誘餌,將其拉入了另一個領域--情報。
1986年,余茂春就鐵心了留在美國,不履行回國工作義務,欺騙國家說自己要繼續攻讀“東亞史”碩士。
滯美不歸的余茂春人生軌跡在80年代末出現了重大變化,當時國際局勢對中國非常不利,而美國也在到處搜羅“中國人才”,想搞“和平演變”。
余茂春與美國情報機構的勾結也不再需要“美國歷史學會”這塊學術牌子掩護,他成為了初級特務。有薪水、有津貼、有宿舍,還拋棄了原配,娶了一名1969年出生的美國女子安吉娜為妻。
1990年6月7日,余茂春在CIA安排下,以學者名義參加某個反華政治組織的籌備會,自任論壇負責人,所有經費由美國情報機構提供。
余茂春死心塌地為美國情報機構做事,但還保留著中國國籍,以中國人身份掩人耳目,欺騙在美華人。
余茂春也知道自己的真實工作見不得光,所以一直很低調,連他后來何時入籍美國都沒有公開。
1994年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歷史學博士畢業,成為了美國海軍軍官學院副教授,“東亞和軍事史”教授。
他的學術軌跡是比較怪異的,在中國的專業是美國史,在美國學的卻是“東亞”(中國)史。說明美國人看中他,并不是因為他的原專業,而是他對于中國的了解。
另外,他對情報史也下足了功夫,出過一些關于中統、軍統、戴笠、延安地下等相關書籍。
在特朗普執政之前,余茂春“默默無聞”,關于他的信息非常零碎,連臺灣省媒體都知之甚少。
這符合他中情局特務身份的特點,雖然“默默無聞”,但這二十多來,他一直在做損害中國的事情,損害生他養他的祖國。
很多海外華人都是自己打拼出來的,而余茂春最令人不恥的是,他是拿著“皇糧”出國的,結果卻吃里扒外,長期干著人不人,鬼不鬼的工作。
蓬佩奧擔任CIA局長時,他就在肥蓬手下工作,反華,是蓬佩奧工作重點,于是,余茂春這位忠心耿耿的“中國人”自然也頗受器重。
或許有些悲哀,無論余茂春如何仇視中國,在美國人眼中,他的價值就在于他是“中國人”。
蓬佩奧成為國務卿后,就決定讓余茂春浮出水面,走到聚光燈下。
這時余茂春身份就變得很復雜,教授、學者、CIA秘密職員、國務卿顧問、各種反華分裂組織的牽線人……
簡單說吧,凡是有分裂勢力聚集的地方,就有余茂春。
比如,“全球臺灣研究中心”(Global Taiwan Institute)這個反華分裂組織,它的總部在美國,余茂春是組織的頭目之一,他還有新臺幣可領。
余茂春在里面做什么工作?2017年建議美國海軍陸戰隊派兵駐守“美國在臺協會”(AIT)就是他策劃的,只是特朗普并沒有采納。
在美國國務院與臺灣當局無法進行官方接觸時,余茂春就扮演了居中勾連的角色。
有了蓬佩奧核心顧問的身份,他在臺灣當局眼中份量就提高了,這意味著有大量新臺幣進帳。
臺灣當局頻頻在WHO(世界衛生組織)上演針對“一個中國”原則的鬧劇,余茂春也是可謂“功不可沒”。
余茂春本屬于不可說的人物,美國將他推向前臺,就是想作個示范,看,為我們賣命的“中國人”如此受重視,你們該知道怎么做了?
但余茂春畢竟無法上得臺面,他不是趙小蘭、戴琪這類官僚體系中的華裔人物,他就是蓬佩奧的一條狗。蓬佩奧一離職,他也跟著滾蛋。
說他是政客都是抬舉他了,他到現在還得抱著蓬佩奧的大腿,策劃更陰毒的反華陰謀。
當時,如果特朗普同意將他的陰謀轉變為政策,中美估計早就在開戰邊緣。
也就是說,余茂春琢磨出來的對中國的毒辣手段,連美國反華政客都不敢采納,可見這個漢奸對中國的恨意是何等的極端。
回說回來,就算中美開戰,讓余茂春這些漢奸們如愿以償,但這對它們有什么好處,它們忘了二戰時的日裔集中營嗎?
制裁余茂春是理所應當之事,這是個態度,也是個信號,不要以為你披著一張中國人的皮,你就能中美兩頭吃!
對余茂春只有一句話:
螳臂豈能擋車,蜉蝣豈能撼樹!
漢奸,人人得而誅之!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