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主題為“介紹重點人群醫療服務有關情況”。免疫規劃、病毒學、呼吸及感染疾病、兒童健康等領域專家出席發布會,并回答媒體提問。
總臺CGTN記者提問:從近期公布的新聞來看,新冠死亡病例較少,但是我們看到在社交平臺上有不少關于新冠死亡問題的討論,甚至提到殯儀館在超負荷工作,請問現在新冠死亡的判斷標準是什么?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介紹,隨著奧密克戎毒株致病力明顯下降,如果疫苗接種廣泛普及,新冠感染者死亡特點有很大的變化。武漢當時的疫情大部分病人死于新冠肺炎、呼吸衰竭,現在的奧密克戎毒株感染以后主要侵犯上呼吸道,下呼吸道肺炎比例比較低,也有一部分存在肺炎,導致呼吸衰竭的情況很少,從臨床實踐中也看到這一點。目前奧密克戎毒株感染以后,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基礎病、老年人,有其他的疾病,真正直接死于新冠病毒感染導致的呼吸衰竭的很少。
王貴強表示,為了科學、實事求是反映新冠疫情造成的死亡情況,衛健委最近組織專家進行了論證,印發了相應的通知,明確對相關死亡病例進行判斷。主要是兩個方面,由于新冠病毒導致的肺炎,呼吸衰竭導致的死亡歸類為新冠病毒感染導致的死亡,以其他疾病,基礎病,比如心腦血管疾病,心梗等疾病導致的死亡不把它歸類為新冠導致的死亡。為了更好規范新冠疫情導致的死亡的統計,目前也在做相應的培訓,要采取會診和死亡討論的方式來最后判定這個病人到底死于新冠還是其他基礎病。我們不回避新冠的危害性,同時要科學看待新冠的危害。
來源:北京青年報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