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昨天在他自己的公眾號上發了一篇文章硬懟網紅黑眼醫生,見下圖:
饒毅公開指責張某造謠,因為當今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可以斷定疫情的走向,沒有一個人可以排除疫情會伴隨人類多久,那么他又憑什么敢說:走出疫情已成定局呢?
原來周末的時候,張某開了個會,在會上他大言不慚說:高峰期馬上來臨,走出疫情已成定局,這個趨勢不會再逆轉。
饒毅說,張某只是醫生,醫生并不會自動成為科學家,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科學家敢于向別人保證走出疫情已成定局,你一個醫生怎么就敢這么說?因為真懂科學的人,遇到不知道的時候立即承認不知道,無論上級還是群眾多么急切地希望聽到好消息,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會因為別人想聽什么就說什么,這是做科學的基本態度。
新冠病毒流行完全不同于已知的任何病毒,所以過去的經驗全都不可用了。迄今所有的新冠疫苗效果都很有限,藥物的效果也有限。因此沒有一個人可以排除:新冠就一定不會成為每年流行幾次、每次癥狀上下漂移的傳染病。
饒毅希望張某:做一個醫生就好好做醫生,不要去扮演科學家,懂科學就談科學,懂多少談多少,不懂就承認,或者不談。
饒毅還特別提到,張某的博士論文原樣不動地“借鑒”了別人7000個字,這恐怕不是治學應有的態度。當然了,上學的時候沒學好也沒關系,后面也可以自己努力學習,因為很多人經過自學都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在預測被反復打臉的情況下,還要堅持出來誤導群眾,就很不應該了,這不是科學的態度。
那么張某到底有多少被打臉的事實呢?我們來羅列一下:
1,2020年初,當武漢剛剛暴發疫情,人們還一臉蒙逼的時候,他就斷定武漢是疫情的起源地,并且還對《中國日報》這么說:如果病毒是輸入的話,我們應該會看到全球各地暴發疫情,但是沒有,我們看到疫情集中在武漢,所以武漢是起源地。
張某的這番話,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影響,此后國外反復炒作中國原罪論,直到一年后,中國人才醒悟過來,原來美國的德堡生物實驗室才是疫情的發源地,當年流行的所謂電子煙肺炎,就是新冠肺炎。
2,2020年3月5日,張某在解釋為什么美國人不戴口罩是合理的時候揚言:美國是從中國輸入的病毒,以美國的科技實力,醫療系統一旦啟動完全可以做到精準防控,所以不需要戴口罩。
3,2020年3月25日,當美國日新增4萬病例的時候,張某宣稱美國有全球最頂尖的醫學和科技,對美國控制疫情完全有信心。結果美國新冠死了100多萬。
4,2020年8月12日,張某宣稱,美國的科研就是比中國發達,我們用的口罩、防護服、測序的機器還是美國的。但事實是,美國人用的口罩、防護服,甚至抗原檢測盒,全都是從中國進口的。
5,2020年9月20日,張某宣稱,由于美國新冠平均死亡年齡有80歲,這個數字超過了人均預期壽命,所以新冠死亡幾十萬人不影響美國的整體壽命。事實是,2020-2021年,美國人均預期壽命下跌了三歲,甚至低于中國。
6,2020年10月22日,張某宣稱,全球新冠病例超4000萬,其中二次感染僅9例,所以重復感染不具普遍性。事實是,國外多次感染的人多如牛毛,甚至有人陽了七次,最后一命嗚呼。
7,2021年1月17日,張某宣稱,美國可以依靠新冠疫苗快速獲勝,免疫力達到50%、60%以上,這場疫情就差不多結束了,世界就會重啟。事實是,2022年美國新冠病死的人,甚至比2021年還多。
8,2021年12月17日,張某宣稱,無論是群體免疫水平,還是通過疫苗建立的免疫屏障,再到新冠治療藥物的上市,都意味著這可能是最后一個‘寒冬’。此后該言論被視作“最后一個寒冬”論。現在我們都知道,這是一個笑話。
9,2022年3月14日,由于愛丁堡的疫情起來了,眼看“最后一個寒冬”論就要被打臉,所以張某又冒出來一個新的說辭,他說:與其說是冬季還沒有過去,還不如說是倒春寒。
10,2022年3月27日,愛丁堡的疫情眼看要失控,張某又有高論,他說:指數級的上升已被打斷,拐點很快就會到來。這就是著名的“張某拐點”。
11,2022年7月12日,張某表示,“美國每日確診是中國35000倍,卻把日子過得像花似的”,還說我們不放開“就被人家取笑了”。張某也被認為是放開派的代言人。
雖然張某的言論反復被事實打臉,但是米國卻非常欣賞他,還經常邀請他去做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