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大家都在熱議人教版數學課本插畫師吳勇,吳勇把中國孩子畫的奇丑去比,好像唐氏綜合癥。
今天我們欣賞下吳勇的同門,清華美院戴順智教授的畫作。看看他是怎么畫國人的。
根據網上的資料,戴順智1988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研究生班,獲碩士學位。現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繪畫系教授,國畫教研室主任,研究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戴順智引發爭議的畫作中,線條是扭曲的,人物是夸張的,風格是怪異的,色調是灰暗的,顛覆了大眾對繪畫藝術的認知,引發了巨大爭議。
一、有的網友覺得畫作本身沒有什么問題
1.純粹從技法上說其實不錯。
2.這也是一種個人風格不要隨便上綱上線。
3.看得出,此畫師思想頹廢,消極固執,一生沉悶,苦中作樂。鮮明的個性和看淡人生的態度躍然紙上,頗為滄桑凄涼。
4.這些畫我覺得沒啥政治傾向,畫家突出的是人物個性。這與毒教材、豐乳肥臀隱射的含義相差甚遠。
5.這些畫作出自很多年前了,不少刊物上有轉載,讀者、收獲、小說月報都看到過。從創作角度出發,這是一種嘗試,藝術的創新,提高,乃至于開山立派,都需要這樣的嘗試和突破。但是對于普通大眾的審美來講,初期的好奇勁兒過了,很快就開始嫌棄,這也是這些畫作被遺忘很久的原因。但是現在隨著課本插畫事件發酵,胡子眉毛一把抓,是不是的先揪出來批斗一番才好。
6.他怎么畫,畫成怎么樣,其實不重要。把這樣畫的人,熱捧到高位,名利雙收的“系統”才是想想就可怕的問題關鍵點!
7.你不懂,不代表他不好。藝術家的作品,從來就不是為你這類人畫的。
8.這個真是藝術,不是那個年代的人,沒去過祖國的偏遠地區,就不要憑自己的認識去評論了。
9.人物是凝重的,惆悵的,壓抑的,非人的。畫出了蕓蕓眾生相,作者想為受苦受累的大眾吶喊,而大眾卻以嘲笑他為樂,可悲!
10.藝術創作,可以這樣,并不覺得有丑化國人之嫌!不能一棒子打死,反美反西方,不能泛濫擴大化!
二、有的網友感到極為不適
1.看著看著總覺得他可能跟中國人有仇,讓人極為不悅、不適。
2.怎么看著渾身起雞皮疙瘩!雖然我不懂,但是感覺很不舒服,不符合大多數人的審美觀點。
3.其實質是黔驢技窮,為了上位,極端的畫丑。就像文學和影視都一樣,表達悲劇更容易達到效果,一味抨擊批判也相對容易,相反,想要達到同樣效果,喜劇和揚善更加困難。
4.最危險的是中國文化藝術界被這樣一些西化的人占領高地!他們有控制權!
5.事情很清楚,只要往中國人臉上抹黑,就能受到吹捧!
6.這畫技不知想表達的是美與丑?跟一些所謂的書法家有些相似。
7.主要是為取悅西方人的,而且還能得到西方很高的評價,然后在清華得到聲譽,職位和優厚的待遇。清北及國內大部分精美西方分子都是這樣的路數,好在現在很多有民族意識的中國人看明白了這把戲。
8.怎么說怎么吹捧都有理,可是畫人起碼要像個人樣吧。
9.文如其人,畫亦如人。聽話聽音,看畫看心。
10.創新為什么要往奇形怪狀方向發展?
三、還有的網友對此進行調侃
1.畫的是誰?是他,是他,就是他!
2.是他的自畫像和他內心的獨白,相由心生!
3.還以為是誰家的熊孩子畫著玩。
4.關鍵是他會導出什么樣的學生呢?他的學生以后會不會去給教材畫插圖?
5.哦,清華美院的,難怪畫成這樣,不稀奇。
6.他想學畢加索出名,可惜生得太晚!
7.如果是個青年畫家,說明學藝不精,不適合畫畫,如果是畫家大師杰作就是寓意深遠,凡人俗夫看不出奧妙。當下丑畫橫行,何時拆穿皇帝的新衣?
8.心之所想,寄于筆端,心底黑暗,筆端自然無陽光!
9.難怪我小孩考不上清華,因為跟他們的審美觀不在一條線上。
10.一片罵聲,如果我說看見了夸張手法對特點描繪的美,估計會被一起罵。
筆者自覺審美比較一般,沒有感受到畫作的“獨特美感”,看了之后甚至有些許的心理不適,沒有勇氣再看第二遍,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的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