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5月底進入大眾視線至今,“毒教材事件”已過去一個多月了。這一個多月里,網絡對“毒教材”的關注度直線下降,這固然與唐山打人事件、鄭州紅碼事件的“分流”有關,也與網絡輿情的特性有關。
任何事,就算天大的事,網絡熱度都很難持續半個月以上。話說,俄烏沖突事件夠大了吧,但現在還有多少人像2月底、3月初那樣時刻關注著呢?
最近半個月,不斷有人提醒我“千萬別忘了‘毒教材事件’”。大家的心情我能理解,但緩解大家焦慮的不是我關注不關注,而是有關部門盡快公布調查“毒教材”的調查結果,如經全面排查后,發現了多少“毒教材”,處理了多少“毒教材”責任人,以及如何整改以重拾民眾對教材的信心等。
這是個邏輯鏈條,排查才能發現,發現才好處理,處理才能更好整改,可謂一環套一環。恕我直言,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很多人大概都會和我一樣要在心里對以后的教材打個問號了。
當然,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無論是排查還是整改都需要時間,特別是處理人更是難度很大,但為了孩子,再難也要做,不僅要做,還要做好、做細、做實。
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共產黨就最講“認真”。只要認真起來,“毒教材事件”的處理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復雜。網友提供的“毒教材”的線索都是現成的,從責編到主編都在相關“毒教材”上明明白白寫著呢,至于“毒教材”是誰審批、誰出版的,同樣是輕輕松松就能整明白的。說難聽點,這要是都查不明白,那別的也就不用查了。
網上關于“毒教材”的線索一大堆,往輕了說,是形勢不容樂觀,往重了說,算了,還是不往重了說了吧。我一直都有個善良的愿望,教育工作者的靈魂都是高尚的,但現實告訴我,那更可能是我的一廂情愿。“毒教材事件”讓我忍不住懷疑有人是卯足了勁要毒害我們的下一代,使我們的孩子墮落、扭曲、異化的。這看來看去都不像是人能做出來的事,這到底有多大仇、多大怨啊。
我這絕不是危言聳聽。前兩天,有朋友給我發了個教材的封面插圖,我這么好脾氣的人,看了后都差點沒把肺給氣炸了。五個人的插圖中四人穿著日本的和服,唯一一個沒穿和服的還給安排了個保姆的角色,這到底是中國的教材還是日本的教材?良心大大滴壞了。
那么,為什么會有人要冒天下之大不韙往教材里“下毒”呢?在我看來,無非兩種可能,要么是經濟問題,要么是思想問題。經濟問題,那是有形的,無論隱藏得多好、多深,總有蛛絲馬跡可循,一旦查實后,該咋辦咋辦,這沒啥可說的。但思想問題,查處的難度就大得多了,但“毒教材”造成的損失總要有人負責吧,總要有人賠償吧?賠償是必須要賠償的,此外,對制作“毒教材”的直接責任人還要追加處罰,如多少年內不允許出版作品等,具體該怎么說大概還要斟酌,但意思我相信我還是表達的比較清楚的。
我很愿意相信“毒教材”是“無心之失”, 純粹是“審美差異”或“認知差異”造成的,但“毒教材”中諸多違反常識的文字和圖片,恐怕很難用“無心之失”搪塞過去。如果不是無心的,那只能是有意的,不僅是殺人不見血的文化層面的犯罪,更是你死我活的意識形態斗爭。
我這么說肯定是要得罪人的,但得罪人的事總要有人做吧。前兩天還和朋友聊了“毒教材”的事,說著說著大家都心酸沉默了起來,可想而知,這事沒個交代的話,傷心失望的絕不是一個兩個。
我向來是無條件相信群眾相信黨的,“毒教材”早晚會從孩子的世界里消失,對此,我深信不疑。如果有人不信的話,那不妨聽聽群眾的聲音:告訴我,你能答應眼睜睜看著“毒教材”繼續戕害我們的孩子嗎?
請和我一起大吼一聲:我不答應!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