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世界人們的目光都聚焦在俄羅斯和烏克蘭的軍事沖突上。
在美國的持續拱火下,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成為了現實。澤連斯基三連call,呼吁美國及其盟友兌現對烏克蘭的軍事保護承諾。可是美國卻表示,任何情況都不會向烏克蘭派兵與俄羅斯作戰。
一直以來,美西方給烏克蘭畫了一幅巨大的政治與戰略大餅,利用烏克蘭去沖鋒陷陣,對俄羅斯進行戰略上的消耗,但自己卻不想赤膊上陣,親自操刀與俄羅斯硬碰硬,口口聲聲承諾支持,關鍵時刻躲躲閃閃。
眼看美國的大國“信譽”就要土崩瓦解,殖人和精美公知們“蚌埠”住了,也可能是拿到了美國的最新稿費,忽的一下冒出頭,紛紛為美國撐腰。他們打著反戰的旗號,聲討俄羅斯,公然為美國等西方國家洗地。最典型的,要屬幾大高校教授的聯名反戰宣言。
乍一看,這份反戰宣言并沒有什么不妥,畢竟戰爭帶給人類的是無盡的災難,尤其對普通民眾來說,食不果腹、流離失所在所難免,更可能造成國破人亡、妻離子散。
有理哥和世界上所有愛好和平的人們一樣,都不希望發生戰爭,尤其是連日來看到烏克蘭人民在炮火中躲在地下室祈禱,在空襲警報中忐忑度日,更加希望俄烏雙方能夠克制,盡快回到談判桌上來。
但是,請注意,這份反戰宣言故意將此次俄羅斯與烏克蘭的軍事沖突,定性為“入侵”。這和美國等西方國家的說法高度一致。
俄羅斯真的是“入侵”嗎?
俄羅斯是個大國,他絕對不會縱容美國及其盟友在其領土的西部侵占一大塊具有戰略意義的土地,并將其納入西方世界的陣營。
美國的門羅主義也是不允許任何遠邦把軍事力量輻射至它所在的西半球。可曾記得,發生在1962年的,一場震驚世界的古巴導彈危機?
1959年美國在意大利和土耳其部署了中程彈道導彈,當時美國已經用轟炸機基地和導彈包圍了蘇聯,蘇聯重要的工業中心都處于核彈、戰略轟炸機的直接威脅之下。
蘇聯為了扳回一城,也在古巴部署導彈。古巴位于美國南部門戶,距離美國佛羅里達只有90海里。從軍事角度來說,在古巴安置大約60枚導彈,可以避開美國的預警系統,使蘇聯打擊美國的能力增加一倍,顯然是恢復蘇美戰略平衡的一個快捷且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這是冷戰期間蘇美兩大國之間最激烈的一次對抗。美國絕對不允許發生這樣的事情,沒有國家可以把他們的軍事力量投放在西半球,這就是美國門羅主義的核心精神。
明明自己先把核彈頭圍著蘇聯擺了一圈,卻對蘇聯把導彈放在古巴歇斯底里,這是美國典型的“雙標”。
古巴導彈危機雖然僅僅持續了13天,蘇美雙方在核按鈕旁徘徊,使人類空前地接近毀滅的邊緣,最后以蘇聯與美國的相互妥協而告終。
迄今為止,古巴導彈危機仍然被認為是人類存亡的最危險時刻,它險些釀成熱核戰爭。
當時古巴的情況類似于今天的烏克蘭,都是大國對峙的棋子。
造成今天俄烏軍事沖突的原因,就是因為美國為首的北約5次違反與俄羅斯的約定,將北約勢力范圍東擴,還要吸納烏克蘭,將核武器部署到烏俄邊境,屆時俄羅斯將處于美國等西方國家的直接軍事威脅之下。這么一想,俄羅斯確實坐不住。
美國才是世界戰爭的始作俑者
在俄羅斯和烏克蘭開始軍事交火之后,美國不僅將俄羅斯稱為“入侵者”,甚至多次想方設法的強行拉上中國,稱“中國應該尊重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原則,有義務敦促俄羅斯在烏克蘭問題上作出讓步”。
殖人們很快領會到其中深意,賣命的配合美國發布各種信息,污名化我國的政治立場,發文稱“美國曾多次敦促中國出手阻止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換言之,就是將俄烏軍事沖突的部分原因硬推給中國。
我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的回懟相當解氣“如何尊重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美方恐怕沒有資格來告訴中方怎么做!”、“美國建國不到250年的時間里,只有不到20年沒有對外發動軍事行為。”
華春瑩四問美國:“當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轟炸貝爾格萊德時,他們有沒有尊重南聯盟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當美國以莫須有的罪名對巴格達軍事打擊時,他們有沒有尊重伊拉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當美軍無人機在喀布爾等地濫殺無辜時,他們有沒有尊重阿富汗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當美國在世界各地到處煽動、扶植、策動'顏色革命',干涉別國內政時,他們有沒有尊重別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
殖人們又坐不住了,趕忙起身為美國洗地。直呼美國發動的一次次戰爭是“維護美國大國信譽的考量”,是因為“美國承擔了過多的義務”,是因為“美國領導人重視信譽”。
明明是為了修理親俄的米洛舍維奇政府,阻止俄羅斯勢力南下,卻打著人道主義旗號兵發南聯盟,悍然轟炸我國駐南聯盟大使館;明明是為了維持石油、美元的霸權地位,卻拿著洗衣粉說你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置不聽美國話的薩達姆于死地;明明是為了控制阿富汗這個中亞重要的戰略位置,北可以威懾俄羅斯、中國,西可以鉗制伊朗,卻說是為了“911”死難者報仇,還順手瓜分了阿富汗人民的70億美元血汗錢。
美國才是世界戰爭的始作俑者,殖人和精美公知們,請停止你們的雙標,網友的一句話送給你們:反戰不反美,心里必有鬼。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