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連發生的“瞇瞇眼”事件成為輿論焦點。實際上,“是否是歧視或者辱華”并不值得繼續討論。因為西方對中國的歧視是結構性的,而部分中國精英的“自我東方主義”,自己歧視自己,也是結構性的。換句話說,很多歧視是施加歧視者本人都沒有意識到的,他們已經把歧視內化了。
我們最應該關注的,是如何消除歧視。
對此,西方“白左”開出的藥方是講“政治正確”,搞所謂“多元文化主義”。但這個辦法只能適得其反。它不僅不會消除歧視,反而會使把歧視的鏈條不斷拉長,更加難以反抗種族主義。這一點本號已有過文章論述。
消除歧視的關鍵在于,消除歧視產生的社會土壤。要想知道西方歧視中國的社會土壤是什么,就得考察西方歧視中國的歷史,一步一步把它的根挖出來。
所以我等一下要分享高默波教授的論文《西方中國研究的價值話語》,這是挖掘這段歷史最好的論文之一。
一旦挖掘這個歷史,我們很快就會發現,對中國的歧視與西方資本主義的興起是幾乎同步的。資本主義在歐洲興起后,很快就進入殖民時代。而種族主義的各種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理論,為西方殖民擴張的各種反人類暴行提供了合法性。
19世紀美國的辱華漫畫:中國淘金者
二戰后,各殖民地陸續獲得獨立。但殖民時代并未結束。因為這種“獨立”只是名義上的,西方國家的全球殖民依然存在著,而且是以更偽善更隱蔽甚至某些方面更加殘暴的形式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極罕有的獲得真正獨立的國家,但八十年代以來,新的殖民主義又在中國嘗試著卷土重來。
所以我們可以說,歧視的土壤是資本主義,更準確地說,是資本主義全球體系。只要這一體系存在一天,歧視就永遠不會消除。
這里我得提示一下,看到那一件件西方歧視中國的歷史事件,以及一幅幅歧視中國人的漫畫——中國人的長相低等,腦子低等,連漢語都是低級語言,社會平等不應該包括華人,等等——大家一定會很氣憤。請盡量控制情緒。
高默波教授的論文共有四個主要論點:
西方最早的漢學是為了傳播基督教福音,繼而是為殖民主義服務的,啟蒙運動對中國的推崇只是開了個智力小差;基督教福音和殖民主義話語都是以西方價值至高無上為前提的;從十九世紀后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社會達爾文主義價值話語為歐洲殖民主義正當性提供了科學根據;二戰結束以后,西方中國研究的左右派都受制于冷戰話語價值。
原文共分為7小節:
引述:
現代西方中國研究成功的基礎和人類社會研究的局限;
西方人眼中的先進中國;
社會進化論和殖民主義的道德價值;
冷戰陰影下的中國研究;
傳教,社會進化論和冷戰框架以外的中國研究;
后殖民主義探討模式;
結論
由于其篇幅過長(一萬五千字),我在此僅截取一小節:社會進化論和殖民主義的道德價值
從十八世紀后期開始,隨著人類社會由低級向高級進步之思想的興起,指責和譴責中國文化的潮流迅速來到。社會進化論很快就推出了歐洲人是最高級的價值觀 。對黑格爾,赫德 (Herder), 甚至對馬克思來說,中國只能是比歐洲更低級的社會。Turgot 和Condorcet 宣稱說,中國是原始農業社會。對這個時候的歐洲思想家來說,中國治理國家的傳統世俗理性是微不足道的。應該崇尚的是工業理性,是擴張理性。社會進化論提供了殖民主義的新理性價值話語:越有侵略性的民族越優秀,越擴張成功的民族越高級。接受了這種價值的日本精英不但認為侵略中國是正當的,而且把侵略成功看成是日本“優等生”的標志。
中國這時處于被殖民的邊緣,民族低級,文化也就低級,于是漢語也低級。意大利哲學家和語言學家維科(Giambattista Vico,1668—1744)告訴我們,漢語是單音節的語言,象形的文字,這說明以漢語為母語的國家還沒有超過人類孩童期的原始階段 。威廉亨伯特(Wilhelm von Humboldt)比維科更善意一點,他說,漢語應該是處于最野蠻的和象希臘,拉丁和德語這樣最高級語言之間的中等語言。中國人的思想落后就不言而喻了。美國的傳教士行政官員Isaac Headland 說, “中國人大腦只有理性和發明的潛在能力,他們從來沒有發明過任何東西,他們只是碰到了一些東西”。
1894 年,有個姓Bond 的科學家在當時學術界有極高聲譽的《大腦》雜志上發表,并隨后由《自然》 (May 31 1894) 以及《北中國箴言報》(June 20, 1894) 轉載的文章里說,中國人的大腦沒有普通人類大腦那么先進。他們的大腦更接近于類人猿。 著名的社會進化論學者Herbert Spencer 在他的《描述社會學》里就引用了這一研究成果。
在澳大利亞,社會進化論價值為反華排華的種族主義提供了科學根據和道德正義及正當性的理論基礎。于1901年成立的澳大利亞聯邦政府所作出的第一個法案就是“白澳政策”法案。“白澳政策”的目標首先就是排斥華人。實際上,對“黃禍”的恐懼是澳大利亞各個州殖民地同意成立聯邦政府的主要動力之。 澳大利亞進步的勞工運動熱情地參加了排華活動。他們以平等的價值思想來為他們的排華提供正當性的的邏輯可以列為三段式:1)為了建立一個平等的社會,這個社會的每個分子都應該是平等的,2)華人是低級的,所以不可能跟白人平等,3)所以平等的澳大利亞應該排除華人。
“白澳政策”時期的兩幅辱華漫畫:上面的叫“中國害蟲”,下面的叫“蒙古八爪魚”。19世紀很多中國人被騙到澳大利亞淘金,這是第一代來澳華人。后來他們遭到嚴重歧視,生活悲慘
當時在澳大利亞有影響的,身兼歷史學家,記者,教育家和政治家數頂頭銜的Charles Henry Pearson 寫了一本題為《民族生活和性格:一個預測》(National Life and Character:a Forecast) 的書,受到了美國的羅斯福,英國的格拉德斯通和澳大利亞的巴頓三國政治家的贊譽。這本書就是上述思想的大雜燴。
作為英國殖民主義代表之一的一位英國船長Osborn 宣布,“要使中國人聽話,唯一的規則就是武力和強力,跟中國佬說理是沒用的”。 另一位叫莊士敦(Johnston) 的英國人做過清朝末代溥儀皇帝的老師,在中國住了九年,到過中國十個省,在此期間他沒有受到過任何非禮的待遇。這樣的一位深受禮遇和尊敬且應該很了解中國的人也宣稱說,讓中國人管理他們自己的資源等于犯罪 。
為殖民主義價值服務的新傳教士
歐洲的啟蒙雖然使政府管理與宗教脫離了直接的關系,但是間接的關系到二十一世紀也是很緊的。這種宗教與政治的間接關系在十八,十九世紀就更明顯了。一個名為Parker 的人觀點很有代表性, 他說,“我們歐洲人,甚至包括俄國人,灌注著可以用一個字來概括的一種人類精神,正義和進步:即基督教。即使我們人口中有半數的人是無神論者,自由思想者,或是猶太人,用基督教來概括也是合適的”。
這樣,為上帝和貿易打開中國,西方教堂和殖民帝國主義有著共同的目標。這就是為什么著名的冒險記者John Robert Morrison 和他在中國的基督教同事們慫恿英國政府為鴉片對中國進行戰爭。 殖民主義為基督教提供支持,殖民主義也需要傳教士的服務。正如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 )所說,“他們的工作幫助轉移了中國的革命騷亂,使那個國家走向平和與道德正義的道路”。而且,“每個傳教士都是基督教王國制造產品的推銷員”。
美國排華法案時期的辱華海報
同樣,法國的傳教士緊密地與保護他們的法國政府配合,是“世界上最好的間諜軍團”。 即使是這樣,哈佛大學現代中國研究的鼻祖費正清還是覺得不滿意,他覺得中國人太高傲,太中國中心主義了,以致在中國的美國布道勇士受到傳教的阻力太大,不得不主要從事慈善工作。難怪有些人耿耿于懷:中國人怎么這么頑固和沒有理性,連世界上最好的道德和價值都不接受?
西方的優越不僅僅在于它擁有基督教。現代也是屬于西方的。費正清最好的學生之一Joseph Levenson 的思想最能說明這一點。他的巨著《儒教的中國和它的現代命運》一書所要考察的中心問題就是:中國人怎么能變成現代中國人。也就是要問:在西方進入中國之前,中國歷史中有現代價值嗎?答案是沒有。“早清思想家的實證態度雖然與對現實主義的科學批判一致,他們的思想不是科學的,也沒有導致科學產生的必然性” (本作者譯文)。中國人不可能同時是中國人也是現代人。“一個簡單的事實是, 羨慕中國傳統成就的歐洲人還是個歐洲人,同時有世界主義的口味。而羨慕西方傳統成就的中國人雖然有點世界主義的樣子,他們終究不過是從善西方的皈依者”。
引文結束。原文發表于2012年的《區域:亞洲研究論叢》第二輯,由汪暉、王中忱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所有配圖由本公眾號(通吃島)所添加,轉載已獲得作者同意。電子版原文可參看:
https://tias.tsinghua.edu.cn/info/ml2/1296
(需要在此強調,高老師的這篇論文并不是為了指責上述西方學者,而是要說明西方(主流)學術研究的動因。“西方的中國研究從整體上來說是為自己的政治和經濟及其意識形態利益服務的。所以,西方的中國研究更多是反映出他們的政治,文化和道德價值追求,更少是反映出中國實際上發生了什么事。”由此可以為中國學者祛魅,西方的研究并非客觀的普世真理。中國學者要發展出自己的研究。)
再次重申我們的結論。種族歧視有很多原因,但根源是資本主義,它是資本主義擴張的必然結果,是資本主義延續的必然選擇。西方的“白左”或左翼自由主義者,一方面不敢真正打破資本主義體系,一方面卻又想消除種族歧視,結果就是只能大搞政治正確的文字獄。
中國的年輕一代在覺醒,開始主動反抗西方的歧視。但我們的反抗方式不能學白左,不能用“封殺”的手段來解決歧視問題。因為資本主義殖民體系這一根源不消除,歧視就永遠存在。所以,和“封殺”恰恰相反,我們要允許這些歧視以最惡心人的方式暴露出來。我們可以用各種方式和他們抗爭,但不能讓歧視變得更加隱蔽。只有這樣才能警醒人們注意殖民體系的存在,以及根本的全球結構性變革的迫切性。只有社會主義的斗爭才能打破資本主義全球殖民體系。
最后給大家解解氣吧,放兩張志愿軍戰士俘虜敵軍的照片: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