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剛說完三只松鼠的問題,今兒又冒出奔馳瞇瞇眼的問題,官媒也介入了,我看官媒那種語焉不詳的樣子,你頗覺得好笑。
你說這是不是故意要畫成這樣的,肯定是啊。
那現在風向去帶著說“辱華”,然后質疑“是不是把辱華這個詞擴大了”。
我從頭到尾都沒有說過辱華的事情,我說的是學科的坍塌,是被他人定義,是精神殖民的問題,然而媒體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攪混水。
什么是中國人的美,是誰來定義?
難道不應該由中國人來定義嗎?我們退一步說,如果老外覺得“某一種中國人很美”,比如說他們就喜歡吊眼的,我表示我不干涉你們的審美。
但是現在的情況是什么?現在的情況是“我們的審美被外國人主導”,我們認為的美,他們覺得不美,由于“他們覺得不美”,所以他們就可以把這些東西推銷給我們,稱之為國際化,與國際接軌。
豈有此理。
我們先說廣告問題,廣告界有4A一說,什么是4A?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Advertising Agencies”
美國廣告代理商協會
廣告行業的頂層就是被美國人主導著的,比如說著名的奧美,它本身就是美國4A的成員公司,可以說定義了4A,很多做廣告的都清楚,這個公司在中國影響力多大,它同時還是中國4A的聯席理事長單位,還是中國4A的終身顧問。
你是被別人定義的,你不能自己定義自己。
什么叫被別人定義?
華盛頓共識,那是美國人定義的,是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搞出來的。
北京共識,那是美國人和英國人定義的,是在美國高盛公司資深顧問喬舒亞·庫珀在英國倫敦外交政策中心發表了一篇調查論文。
那么問題來了:中國人在干什么?
中國人在干什么?中國人爭論“美國人提的共識”和“英國人提的共識”到底哪一個對啊。
爭得面紅耳赤的,有意思喲。
再說說媒體。
我們的媒體是“英美媒體寫什么”,然后“翻譯成中文”,然后就發了。
注意啊,媒體翻譯的還不是那種真有深度的,就是那種BBC,CNN發了一條新聞,然后我們的媒體就轉發了。
您是這些媒體的下屬機構嗎?
這是我經常干的事,我就是一個小老百姓,您這大媒體也這么干,不害臊?
好多網絡里面的內容都是網友去翻譯,去推廣,媒體干什么去了?
前段時間還有人爭論要不要和西方打什么媒體戰,我看了都笑,你拿什么跟別人打?
你有什么東西跟別人打?
我問:
“伊拉克經濟現在這么萎靡,這么多年了,媒體搞清楚了嗎?”
“伊拉克當年行政長官保羅·布雷默頒布的100條法案,有多少媒體人研究過?”
“為什么黎巴嫩人那么喜歡薩達姆?到處貼薩達姆肖像?”
“塔利班取勝后,伊斯蘭世界那么多人歡呼雀躍,為什么?”
然后我就每天看媒體發八股文,發了一篇又一篇,一篇又一篇。
記得高曉松當時接受訪談-----官方的喲,你可別說官方不挺他啊。當場翻車,被迫提前終止,這是事實吧。
有沒有檢討?
所以媒體,包括官媒,不知道外面發生什么,不知道內部發生什么,不知道年輕人想什么。
是事實吧?
話語權徹底喪失
在中國,有些人還看不起穆斯林國家,覺得這些國家“落后”,不夠“現代化”。
我替這些國家說一句話:這些國家可能落后,可能保守,可能封建,但是有一樣好:他們永遠不接受被他人定義,他們反過來去定義別人。
他們可以直插歐美腹地,逼歐美人接受他們。
他們可以做到倫敦市長,可以占據英國政壇的各種高位。
他們可以在911后,就在世貿中心附近建一座清真寺。
華人呢?華人在英國是收入最高的,接受教育最高的群體,沒有之一。
在香港被殖民近100年中,沒有一個華人能成為英國下議院議員。
沒有,一個都沒有。
第一個下議院的華人議員誕生于2015年。
一說到這個話題,就會有人來問了:難道你想變成那樣嗎?
笑話,因為新冠在歐美被毆打的新聞頻繁上報紙,以至于連外媒都看不下去了,被打還打出優越感了?
隨便舉個例子,比如說女權。
我對女權沒任何看法,我要問的是,你為什么要用“me too”?
“me too”不是中文,me too是什么意思?
這位是me too運動的提出者塔拉納·伯克,如你所見,她是一個黑人,當初搞me too的時候,是因為要在被性侵犯的有色人種、特別是底層女性中推廣“用同理心實現賦權”。
OK,我尊重,因為美國女性少數群體權益的問題,這是美國的問題。
可是中國呢?中國什么時候有“黑人群體”了?即便是你想推廣女權,你直接打女權不好,非要用me too?
為什么要用me too?
因為美國人在用,不是嗎?是因為美國人用了,你覺得“潮流”,因此你也用。哪怕這個詞在中文里面根本就沒法翻譯。
所以你不是你。你是被別人定義的,你的長相,你審美,你的政治取向,你說了不算,別人說了算。
中國不是中國,中國是“被他國定義”的,中國的經濟模式,中國的發展經驗,中國說了不算,美國說了算。
還有很多人認為這是“國際化”,這是“與國際接軌”。
現實總是比小說更荒唐。
你的審美,它的政治正確
記得這個紀錄片嗎?
張靜初的,結果在網上翻車了。
被一堆人嘲諷。為什么嘲諷。
是因為她提倡吃素嗎?
中國和尚也吃素啊,齋戒啊,沒聽說過有人因此嘲諷和尚啊,吃素的人多了去了。
那為什么要嘲諷?
因為張靜初滿嘴的都是西方的概念,“西方動物福利主義”,“吃素減少碳排放”。
在中國確實可以推行素食主義的,比如說“素食也可以做的很好吃”,或者是舉辦素食大賽。
為什么這些手段不用,偏要用,“西方動物福利主義”,“吃素減少碳排放”呢?
馴服。
對,我知道用“素食大賽”這種辦法可能更有用,但是我偏不用。
就是為了馴服,馴服你的思維。
廣告界難道不知道這種妝容,這種造型在中國人看來是“不好看”的嗎?
知道,但是,要馴服。
雖然你覺得不好看,但是就是要讓你覺得好看,我就是要讓你覺得這有高級感。
你的感覺不是你的,你的感覺是我的。
你的審美,你說了不算,我說了算。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