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老網民”,好處和壞處都是顯而易見的,好處就是經歷過很多事,壞處就是經歷過太多事。如在聽說曹林被評為11·8記者節活動“形象大使”后,很多老網民的第一反應都特別有趣,有人說要“吐一會先,還得洗眼睛”,有的人說“曹林配嗎?丟人玩意兒!”……
或許是評論實在太難看了,@中國青年網 關閉了評論,但關閉評論容易,想堵住天下悠悠之口就難了。在@中國青年網 關閉評論后,有人質疑“為什么把評論關了”,還有人猜測大概是“八百條留言里面居然精選不出一條正面的,這可太曹了……”
看來記性好的不止我一個人!這說明,不僅互聯網是有記憶的,網民更有。
78年的曹林年齡不算很大,但在公知圈絕對是“老資格”了,網上流傳的的相關截圖能追溯到十年前,而且一抓一大把。
如2013年2月9日,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登上春晚舞臺,曹林的第一反應是“航天員來了,我上個廁所先:)”。這純屬沒事找事,沒人逼著你看春晚,更沒人逼著你看航天員,但你陰陽怪氣說什么“航天員來了,我上個廁所先:)”是幾個意思?
看到這里,我這篇文章標題的出處就不用說了吧。請注意。與大量發出來即有可能炸號的截圖相比,“航天員來了,我上個廁所先:)”之類的言論,對曹林來說,最多算是“開胃小菜”了。
又如2011年6月28日,曹林在提到《建黨偉業》時,竟然借“一老流氓”之口將《建黨偉業》與《3D***》相提并論,而且明確表態,不想看《建黨偉業》,想看看不到《3D***》。
曹林的身份我就不特意點明了,該懂得都懂,只是,這樣的言論即便是“老流氓”恐怕都很難啟齒,但曹林不僅說了,還不以為恥,反以為榮,讓人簡直難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或許有人會說,那些都猴年馬月的事了,你們何必總是舊事重提呢,何必總是“翻歷史舊賬”呢?好吧,那我們就把時間快進到2020年。2020年3月1日,曹林的大作《停止妖魔化外國抗疫》贏得了“友邦”的一致“好評”。
在文中,“停止妖魔化外國抗疫”幾個字,曹林說的那可是斬釘截鐵、“義正辭嚴”,這就難怪“友邦”媒體如獲至寶了。既然曹林如此有“正義感”,如此喜歡“仗義執言”,那敢問曹林,英美等國家輪番妖魔化中國抗疫的時候,閣下在哪里?
當美國的《華爾街日報》說《中國是真正的亞洲病夫》的時候,閣下在哪里?當英國的媒體說“中國即將迎來切爾諾貝利時刻”的時候,閣下在哪里?當英美國家媒體攻擊中國的抗疫政策的時候,閣下又在哪里?當英美國家的政客揚言要中國為疫情“負責”,威脅“索賠”的時候,閣下又又又在哪里?
當國家需要你這樣的媒體人駁斥外國的謠言、謊言的時候,閣下屁都不放一個,網友不過是將外國的抗疫亂象搬運了一下,閣下就跳出來大喝一聲“停止妖魔化外國抗疫”,閣下還真是“友邦”的“貼心人”啊。
我很清楚,這樣的文章肯定是要得罪人的,更不要說,要整我這樣的小老百姓,想必難不倒曹林。不過,我相信曹林會本著“與人為善”的原則不與我計較的。
其實,我倒真希望曹林能較真一下。網上那么多截圖,我很樂意一一向曹林先生請教:作為一個主流媒體的評論員(還是評論部領導),閣下是如何做到十來年如一日的香臭不辨、是非不分的呢?
奉勸曹林,閣下現在都是“形象代言人”了,多少還是注意點形象吧。
寫文章越久,得罪的人越多,特別是,得罪的還大多都是小人,實在是吃力不討好。老話說得好,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被小人惦記上是很頭疼的。但你不說,我不說,那該由誰來說?
老實說,如果不是為了維護毛主席,維護我們的國家,八抬大轎請我來寫我都不寫。好在,現在已經不是十來年前公知動輒喊打喊殺的年代了,但即便在那個年代,不還是有人挺身而出嗎?
愛國者是嚇不倒的。15年的時候,就有人揚言要將我如何如何,我當時一直想的就是聞一多的那句“正義是殺不完的,因為真理永遠存在”。
在這里我也給曹林們提個醒,我并不怕你們,我要真怕的話,那個時候就躲得遠遠的了,還輪得到今天你們來惦記?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