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第二屆世界會長大會分論壇在杭州市濱江區直播產業展示中心舉行。“交個朋友”首席主播羅永浩被組委會聘為“世界會長大會宣傳大使”和“數字鄉村形象大使”。消息出來后,網友紛紛將羅永浩當年的言論重新翻了出來,看來網絡果然是有記憶的,不出意外,羅永浩“宣傳大使”“形象大使”的職務全都涼透了。
“精日”是羅永浩不光彩的“標簽”,盡管羅永浩本人不承認,大概是不想承認,抑或是不敢承認,但如果羅永浩真的不是“精日”,又該如何解釋曾經屢次三番的“支那人”“太君威武”之類的言論呢?
事實勝于雄辯,在事實面前,一切語言都會顯得蒼白無力。羅永浩是不是“精日”,還是要用事實說話。
一個將釣魚島稱為“尖閣列島”的中國人,一個將中國人稱為“支那人”的中國人,到底是不是“精日”,這里我不下判斷,是非對錯自有公斷。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羅永浩曾經為自己辯解說,“我不是精日,雖然我覺得即便是也沒什么(畢竟一個人,可以是精神上的任何一國人),但我湊巧不是。我只是喜歡日本的很多文化而已。”這話咋聽好像是那么回事,但仔細琢磨琢磨味道就變了。思想是自由的,一個人愛哪個國家別人確實沒權利干涉,你愛日本是你的自由,但恕我直言,前腳夸一句日本,后腳罵一句中國,這樣的“自由”是沒有的。
羅永浩說在中國“任何一個地方生育后代,都是罪孽深重的事情”,順著這個邏輯,合著羅永浩的父母當初就不該生他養他,否則就“罪孽深重”了?羅永浩,羅永浩先生,別說你是中國人,就算你不是中國人,你也沒有站在中國的土地上這樣罵中國的自由。
羅永浩用“只是喜歡日本的很多文化而已”為“精日”言行辯解,但這樣的辯解是很無力的。“喜歡日本的很多文化”的人很多,敢問羅永浩,有多少人因為“喜歡日本文化”就像閣下那樣詆毀抹黑中國人的?有多少人因為“喜歡日本文化”就要將釣魚島稱為“尖閣列島”?又有多少人因為“喜歡日本文化”就要將中國人稱為“支那人”的?
羅永浩還表示自己“沒有能力賣國”,這屬于公知的常規辯解思路,但“沒有能力賣國”等于就不會賣國?那些在抗戰中卑躬屈膝甘愿給日本人當狗的二狗子和翻譯官他們又有什么能力賣國了,他們不一樣賣得很歡?
大概是意識到以前的言論太惡劣了,想洗地都沒法洗,羅永浩選擇了“曲線辯解”的方式,說“有時候,作為一個中國人,我看到中國人惡劣的一面時,我會忍不住說一些自嘲挖苦的話或是類似的氣話,但這些話的尺度,遠不如我年輕時的偶像魯迅來得激烈。”
羅永浩先生,閣下確定你那些言論只是“自嘲挖苦”?你“自嘲”就說你自己“狹隘、無知、脆弱和二逼”好了,為啥要把中國帶上呢?
或許是為了給自己壯膽,羅永浩還把魯迅抬了出來。敢問羅永浩,魯迅的言辭是激烈,但閣下哪只眼睛看到魯迅說中國人是“支那人”,哪只眼睛看到魯迅說過中國人“狹隘、無知、脆弱和二逼”之類的“氣話”了?
退一步講,人性都是有陰暗面的,中國人固然有,難道日本人就沒有?咋沒見閣下“自嘲挖苦”過日本人呢,難道日本人在閣下眼里就只剩下“太君(確實TM)威武”了嗎?
或許是為了給“愛日本”“恨中國”找合理性,羅永浩說自己是“國際主義者”,而不是“愛國主義者”。但根據羅永浩本人的說法,他只有兩個“精神故鄉”——一個日本,一個美國。還真是會挑啊,世界上那么多國家,眼里咋就只有日本和美國呢,泰國、菲律賓不配嗎,還是尼日利亞、埃塞俄比亞不配?
實話實說,我還真沒見過世界上有如此挑挑揀揀的“國際主義者”,更不要說,一個人連自己的國家都不愛,還有何臉面說什么“國際主義者”?就這還自比白求恩,求求羅永浩先生放過白求恩,也順便放過魯迅吧。
毛主席稱白求恩先生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羅永浩先生,就憑閣下屢次三番的“支那”言論,閣下高尚得起來嗎??
歷史照進現實。
1931年10月至1933年2月,日偽軍警及“自衛團”(敵偽地方武裝)對以花蓮里為中心的延吉縣海蘭區進行了大小94次“討伐”,屠殺黨員和抗日愛國群眾1700多人,史稱“海蘭江大血案”。
為何要特意提及這段歷史?因為“海蘭江大血案”的發生地正是羅永浩的家鄉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我想告訴羅永浩的是:那些死于日本侵略者屠刀下的群眾并沒有犯什么罪,他們只不過和閣下一樣“湊巧是一個中國人”,但“中國人”三個字就已經構成那些日本侵略者屠殺他們的全部“理由”了!
實話實說,我是很佩服羅永浩先生自承“我不是一個愛國主義者”的勇氣的,不過,勇氣雖然可嘉卻有股子恬不知恥的味道。
遠的不說,1840年以來,如果不是那些滿懷愛國主義情懷的中國人為了國家獨立民族解放前赴后繼拋頭顱灑熱血,中國拿什么去崛起,中華民族又拿什么去復興?至于羅永浩,他還能前腳罵中國、后腳做主播撈錢嗎?
三年多前,我曾寫過類似的文章,一度遭到過眾多羅永浩粉絲的圍攻和謾罵,謾罵啥的我早就免疫了,我只是希望謾罵我的人不是中國人,不然,他們恐怕很難解釋為何會維護一個骨子里看不起中國人的人。
我與羅永浩無冤無仇,更不可能有任何交集,他賺他的錢,我搬我的磚,寫這樣的文章對我來說一沒有名,二沒有利,還要平白無故的得罪人,何苦呢?不為別的,只是為中國和中國人討個說法罷了。
三年多前挨了罵,這次大概也不會例外。之所以舊事重提是為了讓更多人理解當年網絡的瘋狂,了解當年公知的瘋狂。事實上,在今天看來完全不能接受的羅永浩的相關言論在當年算是比較“溫和”的了。這么說,當年網絡和公知的瘋狂程度應該不難想象了吧。
最后,奉勸大小“精日”和公知,千萬別用你們的卑鄙去衡量中國人的高尚,你們可以不愛中國,但你們不能侮辱中國,你們可以不做愛國主義者,但你們沒有資格看輕愛國主義者!
跪安吧,一切丑陋卻依舊活著的靈魂!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