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津湖》果然成為了現象級的電影,上映七日來,截至目前,票房已經突破了29億。
更重要的是,電影促使許許多多的普通觀眾去關注歷史,激發他們發自內心的去試著了解那并不太久遠的抗美援朝:
比如,觀影過后,有位生活在四季如春、十數年才下一場雪的昆明的年輕女孩就自己凍了一個煮熟的土豆啃,費勁地咬了兩口又冷又硬的土豆就哭了;比如最近幾天,各大平臺關于抗美援朝的討論和科普明顯要比以往都熱。
這種促進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相比過去二十年來,《最可愛的人》從教材的移除,對抗美援朝的肆意詆毀或諱莫如深,這種普通觀眾對電影的高度認可,并激發出心底的動力,去了解那段歷史,這顯然是巨大的轉變。
當然,電影《長津湖》依然存在許多瑕疵,比如前重后輕要素過多的結構,比如第二場戰斗的混亂及對連/營級戰斗的呈現失真,比如對個人英雄主義的過多渲染,比如指導員實際上僅僅是戰斗員,比如對國際主義沒有呈現,比如隱藏在個別臺詞和場景背后的價值觀錯誤,等等。
但,最起碼,對于志愿軍為什么要出國打仗,志愿軍可敬、美軍該殺,是刻畫出來了,電影總體也是感人的;并且沒有去年那部《金剛川》尬出天際,最終讓一大部分觀眾產生“是美軍放過了我們”那樣的重大價值觀錯誤出現。
自然,電影《長津湖》也“收獲”了不少批評。
一類或是從軍事、歷史、思想等角度,或是從電影結構、人物刻畫等方面,指出電影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這其實是希望抗美援朝的歷史及其承載的思想可以得到更為準確和生動的呈現,是屬于人民群眾自身對歷史的珍視、對英雄的景仰,對藝術的高要求,也是對社會主義傳統的捍衛。
這樣的專業批評,在市場化的大背景下,其實是“必需”的。
另一類,則是借“批評”之名,行歷史虛無主義之實。
他們中有的直接尬吹美軍:
比如這位,將美軍長津湖戰役的興南大撤退給塑造成了第二個“敦刻爾克”,甚至將美軍直接刻畫成了“愛民如子”的劉玄德。
只是不知道,十萬人如何同乘一艦的?
還有一個類似的,更為離譜,細節更豐富的,完全是把美軍按照儒家的那套標準給塑造成了比劉玄德還劉玄德的“圣王”,由于太過于離譜,已經被平臺方給刪除了。
一點也不奇怪,這位住在“思密達國”的,竟然稱美軍駐扎在韓國是韓國人花點錢讓美國人給自己當盾牌。
這舔美舔到連韓國人多次對美軍基地相關進行普遍性抗議都可以無視,也著實超出了普通韓國人一頭。
他們中有的,則借著今天朝鮮經濟困難加存在部分問題,而韓國較為富裕就質疑那場戰爭必要性和正義性。
嗯,“果粉”果然智商堪憂。
70年前如果美軍不出兵,怎么會有南朝鮮即后來的韓國存在呢?如果中國當時不出兵,戰火很有可能會直接燒到國內,說不好今天就沒有這位“老奧好”的存在。
而在蘇聯解體前,朝鮮的經濟一直是壓著韓國打的,后來朝鮮經濟的問題很大程度是國土狹小、抗風險能力弱、美國封鎖、又缺乏一個國際貿易體系的支撐所引起的。
他們中還有的,假自己為志愿軍指戰員之后,長輩不愿回憶、提及抗美援朝,來突出戰爭的殘酷,進而借此否定那場戰爭的必要性和正義性。
的確,因為實力的不對等導致這場戰爭尤為殘酷,很多戰友都犧牲了,幸存下來的不太愿意回憶和提及過往,這都是正常的。
但是,將回憶的、出鏡的,通通稱為“夸夸其談”,并質疑人家“沒參加過一線”,這安的又是什么心?
要知道,現在活著的志愿軍老戰士不多了。過去二十年來除了鳳凰衛視做過幾部還不錯的紀錄片外,很少有一手的視頻資料呈現,這是在搶救史料啊。憑什么質疑人家?
至于無視一窮二白基礎上,面對美西方的封鎖,用不到三十年時間發展為第六大工業國,建成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并完成農業集體化這些成就,空口就來“窮的一逼幾十年”,并把這鍋甩給抗美援朝,甚至稱“老爺”紅燒肉照吃,這就不是蠢而是妥妥地壞了。
他們中,還有一大批,以反戰之名,妄圖將抗美援朝也給徹底否定。
反戰當然沒問題。
可問題是,戰爭有正義的和非正義之分。搞不清楚戰爭為何發生,不從根源上杜絕戰爭,無原則地一味反戰,那就意味著最終將迎來戰爭,并且事實上這些所謂的反戰者往往支持的是非正義戰爭,在歷史上又往往是戰爭發起一方。
作為被侵略者及其盟友,抵抗?不許。作為被侵略者的后人,還原歷史?不許。歌頌反侵略戰爭中的英雄?不許。探討戰爭是怎么產生的?不許。
但凡你做了這些,你就是鼓吹戰爭者,你就是軍國主義者。
可是,這世界上并沒有什么超階級的人性與博愛,他們所謂的“和平”與“反戰”背后,掩蓋的恰恰是侵略者的罪和惡。
耐人尋味的是:
前不久漫威電影《尚氣》沒在國內上映,還是這幫人,一部電影而已,竟然還怕“洗腦”;今天,還是一部電影,他們卻跳出來,高喊,你這是“洗腦”,這不是電影,是宣傳片。
去年的《八佰》,這伙人可沒在吹戰爭殘酷,反復提及的是悲壯、抗戰主力,被遮蔽了七十多年的歷史;今年,換了部電影,就變成了戰爭殘酷,戰爭無對錯,只要開打就有罪了。
這伙人,屁股歪到哪里去了,這是顯而易見的。
這與近幾十年來的歷史虛無不無關系。有多少年輕人在這兩年前,或者壓根就沒聽說過抗美援朝,或者網上接觸到的就是上文所提及那些?
不忘英烈,回歸正道,找回抗美援朝的真正意義,并形成全民性的共識,這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