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著一把扇子搖頭晃腦故作斯文的矮大緊走了,走得很安詳。
這不僅是指他的視頻、圖書全面下架,并且他本人也從老東家阿里離職走人了。
矮大緊走的時候,8月28日還被“中國歷史研究院”官微點名,給他在公共平臺說過的話,放過的毒,作了一個“小結”。
當然,矮大緊散播的歷史虛無主義鬼話,遠不是“中國歷史研究院”一個“小結”就能包括的。
我跟@中國歷史研究院 時常有互動,他們開張時我去道喜了。跟矮大緊則從來沒有任何交流,因為他早就把我微博拉黑了。
既然沒有任何交流,他又為什么要把我拉黑?據內行人說,這叫“預防性拉黑”,先偷偷觀察你平時對他的態度,覺得不對就拉黑,防止萬一有一天他說了什么鬼話,突然來個大V抽他。
現在抽他也談不上了,最多算是鞭尸。
被他拉黑的網友不計其數,這就是這些滿嘴“自由、包容、允許不同聲音”的矮大緊們。
他在微博評論區決定是否拉黑一個網友的標準大概是:
提到“酒駕”,拉黑!
提到“手銬”,拉黑!
提到“印度人很平和”,拉黑!
提到“想看看對印度的評論”,拉黑!
提到“蝦米音樂收攤”,拉黑!
……
在今年4月,他拉黑網友頻率進入了一個高峰期,好像、可能、也許、或許、大概是預感到了什么。
拉黑到最后,剩下的都是那些智商感人的小韭菜,評論區總是夸他的聲音,“矮大緊美、矮大緊浪、矮大緊屁股真好看。”……
在過去幾年時間里,矮大緊不僅頻頻出沒于各種影視平臺,而且“成功”地從一名音樂人轉型為“歷史學家”、“人文學者”、“文化名流”。
捧他的是資本、推他的也是資本、罩著他的同樣是資本。至于他散播的是何種價值觀?何種意識形態?資本是不管的,甚至覺得這口味很對路。
那些被他“學識”所迷惑的粉絲(應當不是貪圖他的肉體),經常說他有一個“有趣的靈魂”。
矮大緊有什么靈魂?他的靈魂早就飄洋過海到了太平洋的另一端,找不回來了,現在只有鬼魂了。
關于矮大緊的“學識”,作為一個視頻類節目的出鏡人物,他背后有一個專門的供稿團隊,這是業內公開的秘密。
這不是問題,問題在于他的“學識”構成。為什么一些網友會覺得他對天南地北故事、歷史趣聞、政治“內幕”無一不曉呢?
其實年紀大一點的人看過他的視頻,很多人就會知道,他的學識內容主要來源就是80年代、90年代在火車站、汽車站、碼頭大量出售的小雜志。
這種雜志在當年并非完全不正規,往往是掛靠正規刊物,寫一些正規刊物不屑寫或不敢寫的奇聞怪事、色情擦邊球、還有“歷史解密”、“政治內幕”。
標題大多是《色狼和蕩婦》、《迷惑男性D淫女》、《神秘女逃犯》、《午夜罪惡》、《無頭女尸之謎》,再畫上幾個香艷美女……很直接,真的是這樣。
標題一定要勁爆,當時又沒有網絡,正規出版很難看到這些內容,篇幅又恰好適合旅途消遣,所以市場還不小。
還有一類是搞政治擦邊球,什么《紅墻內幕》、《林彪秘聞》、《葉群與黃永勝不可告人的秘密》、《反右揭密》,國際類主要是納粹德國、蘇聯的歷史“黑幕”……
正規刊物(可以訂閱的)最火的莫過于《讀者》、《知音》、《故事會》、《意林》、還有體育類的。
不過,看似正經的一些正規刊物跟車站雜志也有殊途同歸之妙,它們往往負責對西方社會的贊美、歌頌、美化。甚至不惜捏造一些文章,比如《中日夏令營的較量》,曾經打擊多少中國人的信心。
這些文化讀物之所以大量出現,有其時代背景的烙印。不過有的人看完就扔了,不會受到多大影響,而有的人則被荼毒,形成了自卑自賤的思維。
矮大緊無非是將以上兩大類(正規和非正規)讀物內容進行深加工,高端化,通過現代網絡渠道傳播,讓青年人覺得他有料。
當有資本為他鋪路時,矮大緊便從一開始試探性的做法,變得肆無忌憚起來,走向鬼話連篇的模式,能怎么貶損中國人就怎么來。
“中國人是全世界最愛占便宜的人”、“中國和美國最大區別就是潛規則”、“八國聯軍只是想向清政府要人”、“中國人心胸狹窄”、“美國對中國是有恩的”……
他有的言論,甚至惡心到令人不想重復。
看他的視頻看多了,會讓人產生一種印象:除了中國之外,全世界都很美好平和,除了中國人之外,各國人民都是單純干凈。那吳亦凡呢?他是在加拿大長大的,單純嗎?干凈嗎?
他連民族英雄鄭成功都沒有放過,我們不是說日本人是倭寇嗎?那他就把鄭成功也說成倭寇,抹黑鄭成功同時,就把倭寇一詞性質也給混淆了,而他的一些粉絲是接受這種說法的。
用“倭寇”攻擊民族英雄鄭成功的人,絕不是什么不同聲音了,這是要從根子上挖斷中華民族精神脊梁,以所謂“歷史趣聞”來傳播歷史虛無主義,真正作用是在輿論上與“臺獨”勢力去中國化運動互相呼應。
網友們厭惡矮大緊并不是因為他長得猥瑣,而是因為他內心的丑惡。
你以為他是中國人,其實他很可能是美國人;
你以為它是搞娛樂作秀的,其實他是搞意識形態宣傳的;
你以為他文明守法,其實他是無良醉駕。
你以為他學富五車,其實他連半桶水都算不上。
有人說他的節目內容還蠻豐富有趣的,不要太計較他一些有失偏頗的細節。但觀眾這種心態,也正是令其最容易利用的弱點。
一碗雞湯里悄悄放進一點砒霜,一周一碗,總有一天會有一些受眾毒發而狂。
無論資方如何包裝和維護矮大緊,但網友對他的厭惡感越來越深。
去年六月,一家網站搞了個讀書分享直播節目,請矮大緊參加,結果他被網友罵到不得不離開直播間,直接收攤。他怎么配給網友解讀名著,傳遞思想?
與其說矮大緊被處理,不如說他是被時代所拋棄。否則,還會有矮緊大、緊大矮、大矮緊出現。
無論他怎么嘩人取寵,無論他披著什么外衣,袍子里藏著盡是些見不得人的歷史虛無主義私貨,嘴巴里盡是些中國人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腔調。
一個熱衷于拿著80年代、90年代“文化、歷史”讀物翻炒賣弄的人,思想也必然停留在那個年代,對西方無比仰視。
那時,我們對“日本新干線”、“歐洲之星”真的很羨慕,今天呢?中國高鐵是世界之冠,而這僅僅是其中一方面的變化。
當90后、00后已經習慣于平視這個世界時,矮大緊那一套還能騙得了多少人?他注定要被這個時代拋棄。
當然,矮大緊也不是沒有出路,他可以帶著那把扇子去恒河享受美好。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