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宏的“與病毒共存”究竟是什么意思?
望長城內外
7月29日,張文宏醫生在新浪微博發表了一篇題為《南京疫情促使全國經受壓力測試,為未來疫情防控提供更多思考》的文章,提出了“與病毒共存”的觀點,在網上引發了很大的爭議。我反復看了這篇文章,也看了一些批評和贊同他的觀點的文章。我覺得,不少贊同張文宏醫生“與病毒共存”觀點的人,實際上并沒有看懂他所說的“與病毒共存”的基本涵義。
那么,張文宏醫生所說的“與病毒共存”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要點:
第一,新冠病毒可能是一個常駐病毒,新冠疫情可能長期也結束不了。他在文章中說:“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相信,疫情不會短期結束,可能長期也結束不了。現在世界上大多數病毒學家都認可這是一個常駐病毒,世界要學會與這個病毒共存。”
第二,未來通過疫苗接種,仍然不能完全控制疫情的持續和反復,但如果在全面放開后病死率降至流感的水平,中國就可以打開國門。他在文章中說:“未來通過疫苗接種,仍然不能完全控制疫情的持續和反復,但如果在全面放開后病死率降至流感的水平,那么就可以消除該病毒流行帶來的嚴重后果,或者說將‘新冠’的危害通過疫苗接種,在短期內通過人群免疫力的建立,降低至季節性流感的水平。”“未來哪怕我們每個人都打了疫苗,新冠仍然會流行,不過流行的程度會降低,病死率可以降低。”“中國選擇的方式一定是既保證與世界的命運共同體,實現與世界的互通,回歸正常的生活,同時又能保障國民免于對病毒的恐懼。中國應該有這樣的智慧。”
第三,開放后還會有人感染,但通過市民的防控意識和國家公共衛生體系的力量,就能達到與病毒的和諧共處。他在文章中說:“開放后還會有人感染,未來各國均要面對的是疫苗降低了病死率與疾病的傳播,但是非常重要的還有市民的防控意識,國家的公共衛生體系(包括醫院和疾控)的力量,才能最終達到與病毒的和諧共處。”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張文宏醫生所說的“與病毒共存”,其基本意思是:當“新冠疫情的危害通過疫苗接種,在短期內通過人群免疫力的建立,降低至季節性流感的水平”的時候,中國就應取消目前采取的“嚴防境外疫情輸入,在國內動態清零”的防疫策略,全面打開國門,允許新冠疫情傳進我國境內;這時候對新冠疫情的防控,主要是依靠民眾個人采取的防護措施和公共衛生體系的常規防控救治,一般不再采取封城封村和關閉公共場所等社會管控措施,就像我們每年冬天防流感和西方國家目前所采取防疫措施那樣。
在分析張文宏所說的“與病毒共存”的基本涵義之后,我說三點看法:
一、張文宏所說的“與病毒共存”有其特定的涵義,其核心是全面打開國門,把新冠疫情放進來。
有的網友說,人類早就與病毒共同存在這個世界上了。這說的是一般意義上的“與病毒共存”;也有的網友說,人類過去和現在一直與病毒在對抗中共同存在。這說的是哲學對立統一意義上的“與病毒共存”。一般意義和哲學對立統一意義上的“與病毒共存”,無疑是正確的。
然而,通過前面的分析,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張文宏所說的“與病毒共存”既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與病毒共存”,也不是哲學對立統一意義上的“與病毒共存”,而是有其具體涵義的。這就是:改變目前我國采取的“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防疫策略,全面打開國門,允許新冠疫情傳進我國境內;取消一系列的社會管控措施,通過常規的傳染病防控救治措施來防治新冠疫情。其核心是全面打開國門,把新冠疫情放進來。
2020年5月,我國在本土病例基本清零后,一直采取的是“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防疫策略。這一策略通俗地說,就是“御敵于國門之外”,對意外滲漏進來的“敵人”及時發現和徹底殲滅。而張文宏所說的“與病毒共存”,其核心意思是要改變“御敵于國門之外”的做法,全面打開國門,把新冠疫情放進來。由此可見,他所說的“與病毒共存”實際上是讓中國人與新冠疫情“共存”;他提出的“與病毒共存”也并不是像一些人所說的那樣“與嚴格防控、動態清零并不矛盾”“與病毒共存并沒有否定嚴格防控、動態清零”。
當然,他也提出了我國實行“與病毒共存”的時機,即在“新冠疫情的危害通過疫苗接種,在短期內通過人群免疫力的建立,降低至季節性流感的水平”的時候。
二、張文宏提出我國要采取 “與病毒共存”做法的理由是不能成立的
從張文宏多次就此問題發表的言論來看,他提出我國要采取“與病毒共存”的做法主要有兩條理由:一是新冠病毒無法完全消滅;二是新冠疫情及其防控會引發經濟危機,造成大量的窮人死亡。
關于他的第一條理由,我認為,新冠病毒確實很可能在近期內無法完全消滅,但這不是改變現行防疫策略的理由。這就像是對付外敵入侵,我們決不能因為暫時無法打敗入侵之敵就放棄抵抗,而是要堅持抗戰,直到取得最后勝利。
關于他的第二條理由,我認為,新冠疫情確實也已經引發了世界性的經濟危機,但是直到目前為止,造成的人員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病死”而不是“餓死”。特別是在我國,由于嚴格防控、動態清零,社會經濟活動及時得到了恢復,窮人“餓死”的危險都遠遠小于西方國家;但與此同時,由于世界疫情仍然十分嚴重,新冠疫情在我國復燃的危險依然嚴重存在。所以,這也不能成為改變目前我國“外防輸入,內防反彈”防疫策略,采取“與病毒共存”做法的理由。
三、新冠疫情的危害真的能降低到季節性流感的水平嗎?
張文宏主張,當“新冠疫情的危害通過疫苗接種,在短期內通過人群免疫力的建立,降低至季節性流感的水平”的時候,我國就應實行“與病毒共存”的辦法。
我覺得,如果新冠疫情的危害真的能降低到季節性流感的水平,中國完全可以像每年冬天防流感一樣對新冠疫情進行防控??涩F在的問題是:新冠疫情的危害真的能降低到季節性流感的水平嗎?
2020年5月27日下午,張文宏在復旦大學校慶日云演講時曾經說過,新冠肺炎的病死率是流感的70倍,傳播率是SARS的450倍。這說明,新冠病毒的毒性和傳染性都遠遠大于流感病毒?,F在一年多過去了,我們看到的是,新冠疫情的危害程度不僅沒有降低,隨著新冠病毒新變種的出現,新冠病毒的毒性和傳染性還在進一步增加。
當然,隨著疫苗的研發和接種,新冠肺炎的感染率特別是病死率會明顯下降??墒俏覀円餐瑫r看到,通過疫苗接種,仍然不能完全控制疫情的持續和反復。例如美國,目前已經有70%的成年人至少注射了一劑新冠肺炎疫苗,可是近期美國疫情的危害程度不僅沒有降低,反而更加嚴重。
此外,現在已經證明,新冠疫情并非季節性傳染病;針對新冠疫情的特效藥至今也沒有研究成功。所有這些情況,不能不使我們嚴重懷疑:新冠疫情的危害真的能降低到季節性流感的水平嗎?
總而言之,到目前為止,我們還看不到新冠疫情的危害降低到季節性流感水平的曙光,在這種情況下去談論放棄“外防輸入,內防反彈”防疫策略,轉而采取“與病毒共存”的做法,特別是向廣大民眾去談論這個問題,是不是太早了?
總之,張文宏醫生在目前情況下提出“與病毒共存”的觀點,是很不合時宜的,這會搞亂人們的思想,誤導一些群眾質疑國家現行的防疫政策,是不利于全國上下團結一致搞好疫情防控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