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圍繞張文宏提出的“與病毒共存”的觀點,在網上引發了很大的爭議,既有許多反對的意見,也有不少贊同的看法。看了兩種觀點的文章和言論,我覺得,一些網友在爭論中存在著幾個認識誤區。
一、關于內行與外行
有的網友在爭論中說“高強是外行,張文宏是內行”。我覺得這種看法是不對的。
什么是內行?通俗地說,就是對某項工作或事情具有豐富的知識和經歷。反之,就是外行。內行與外行是相比較而言的。張文宏是一個醫生,從看病治病的角度來看,他肯定是內行。但是,從防疫管理的角度來看,高強則要比張文宏內行。
有人說,高強是學經濟的,張文宏是學醫的,因此在防疫問題上“高強是外行,張文宏是內行”。我認為,這種看法是形而上學的。大學學歷固然是一個人知識的重要來源,但長期工作實踐中獲得的知識和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毛澤東沒有上過軍校,卻是全世界公認的偉大的軍事家;魯迅是學醫的,卻成為偉大的文學家。高強擔任過6年的國家衛生部主要領導,親自領導過全國防治非典(SARS)的工作;張文宏則長期從事傳染病(主要是肝病)的醫療工作。因此,從防疫管理的角度來看,高強要比張文宏內行。關于“與病毒共存”的討論,主要是防疫政策的問題,顯然屬于防疫管理的范疇,在這方面高強確實要比張文宏內行。
二、關于講真話
有的網友在爭論中說,張文宏提出的“與病毒共存”的觀點是敢講真話。
什么是真話?就是反映真實情況和內心真實想法的話。一般來說,應該講真話,不能講假話。但是,在某些情況下,就不一定把所有的真話都說出來。例如,有家人生了一個孩子,這家人的一個朋友看到這個孩子后,就對孩子的父母說:“這孩子真可愛,不過他將來也會死的。” 這句話是不是真話?當然是真話。但是后半句在這種場合下是不能講的。
再如,在戰爭中,軍隊士氣的高低對作戰的勝敗影響很大,為了取得勝利,有些會影響軍隊士氣的真話(例如“這一仗我們很可能打敗”等)就不能夠講。防疫與打仗一樣,民眾士氣的高低對防疫勝敗的影響也很大,所以,有些會影響民眾士氣的真話也不能講,至少不應在大范圍里公開去講。張文宏提出“與病毒共存”的觀點,不管他的主觀意圖如何,但在客觀上確實產生了誤導民眾的不良效果,導致一些網民公開質疑國家現行的防疫政策,對嚴防死守失去信心。
三關于科學與道德
在這場爭論中,有的網友把科學強調到不適當的位置,而忽視了道德。
什么是科學?科學是關于自然界、社會和思維發展規律的知識體系。是在人們社會實踐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的,是實踐經驗的總結。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兩大類,哲學是二者的概括和總結。
在醫學和防疫上要不要講科學?當然要講科學,但是在講科學的同時,決不能忽視了道德。
舉個例子,有一個人得了嚴重的疾病,這種疾病在現有醫療科技水平情況下是無法完全治愈的,那么,這種疾病還要不要治?如果單純從醫療科技的角度來看,繼續治療會耗費大量的經費和資源,而且無法完全治愈,最多只能有限地延長病人的生命,繼續治療的意義不大。但如果見死不救,那就是醫德問題了。我想,絕大多數的醫生面對這種情況,會選擇繼續治療。因為救死扶傷是醫生的職責所在,只要能延長病人的生命,就應繼續治療,這也是最起碼的醫德。
同樣道理,防疫不僅要講科學,更要講道德。對于當前的新冠疫情,凡是能夠阻斷疫情傳播的,凡是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護人民群眾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措施,我們都應積極采取。
可是,有的人卻認為我國目前采取的嚴防死守、動態清零的防控措施是不科學的,主張仿照西方國家采用群體免疫的辦法。這是極端錯誤的。群體免疫的辦法科學不科學,我們暫且不說,但西方政客置廣大民眾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于不顧,不采取嚴格的防控措施,結果造成大量民眾患病和死亡,這種做法是極不可取的。
四、關于嚴防輸入與閉關鎖國
還有的網友認為,我國在新冠疫情防控中采取動態清零、嚴防境外輸入的辦法會走上閉關鎖國的老路,這也是一種糊涂的認識。
實際上,發生傳染病疫情后,限制來自疫區國家的人員進入本國境內,以及限制本國人員進入疫區國家,是世界各國通行的做法。例如在這次新冠疫情發生后,世界上許多國家都采取了這一做法,而且有幾十個國家最先對我國采取了限制入境的措施。
我國在本土新冠疫情病例基本清零后,為了防止境外輸入,對人員出入境采取了嚴格的限制措施。這種措施雖然明顯減少了我國與世界各國的人員交往,但對我國國際貿易的影響卻不大。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20年,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321557億元,比上年增長1.9%。其中,出口179326億元,增長4.0%,進口142231億元,下降0.7%。貨物進出口順差37096億元,比上年增加7976億元。全年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10000億元,增長6.2%,折1444億美元,增長4.5%。由此可見,那種認為我國在新冠疫情防控中采取動態清零、嚴防境外輸入的辦法會走上閉關鎖國老路的認識是不符合實際的。
我認為,今后,如果全球新冠疫情沒有得到明顯緩解,我國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護人民群眾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還會繼續對人員出入境采取嚴格的限制措施,這種限制措施即使再采取幾年,我國也不可能走上閉關鎖國的老路。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