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罕見極端暴雨下的洪澇災害對當?shù)厝罕姷纳詈蜕a(chǎn)造成了巨大影響,當?shù)氐臑那闋縿恿藘|萬國人的心。
這個時候,某些心懷叵測之徒迫不及待地就出洞了,它們就像一群鬣狗一樣,狗鼻子到處嗅,總想搞個大新聞。
比如鳳凰這位,多輛“大巴車”不就暗示被困隧道里的人多么,她就那么巴不得京廣隧道里都是尸體;至于“不許拍照”什么的,據(jù)鳳凰自己的視頻,隧道上方可是不少圍觀群眾在拍照的。
她那點小心思,誰還不清楚。
相比之下,網(wǎng)友們可是千盼萬盼,就盼著當時被困隧道下的人全都逃生出去,希望不再有新的死亡被發(fā)現(xiàn)。
比如BBC的這位,在7月22日的報道中,竟然聲稱“乘客們被扔在站臺上等死”,鏡頭依然是BBC對華報道中常有的“陰間濾鏡”。
事實上則是,事故發(fā)生后的第一時間,乘客在積極自救,地鐵方在努力施救,消防等專業(yè)救援人員也第一時間趕了過去,奈何隧道里水太大太急,救援一定程度被遲滯了。
對于災難,筆者一貫的態(tài)度是支持群眾合理的質疑,這有助于對當下工作的監(jiān)督和對過去不足的反思,有助于在未來實踐中進行改進。但這種質疑有一個前提,得抱著友善的態(tài)度,抱著解決問題的態(tài)度,實事求是有一說一,當發(fā)現(xiàn)自己信息失真的時候該道歉是需要道歉的。
可這些食腐動物是沖著幫助解決問題來的么?
它們壓根不關心當?shù)厝罕姷乃阑睿鼈兩率逻€不夠大,它們就是來吃人血饅頭的。
自22日BBC開展陰間報道后,鄭州群眾開始了“饒有趣味”地全民抓“BBC”活動,畢竟現(xiàn)在的中國進入了自媒體時代,人人都是自媒體,這些鬣狗在拍別人的時候,別人也可以拍它嘛。
更何況,鄭州本來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二七塔還巍然屹立在鄭州城中;每逢重大節(jié)日,紫荊山廣場的主席像前總是聚滿了自發(fā)趕來慶祝、紀念的群眾。
這不,24日,德國之聲反華記者伯林格和二鬼子蘇奕安被一群鄭州市民在鄭州街頭“捉住”了。
群眾的擔心不無道理,這些外國媒體對中國一貫胡說八道、造謠成性。視頻中一個老大爺說得很直白,不怕你們報道,只要真實就成了。
可問題是,它們真能做到真實么?
另一個視頻顯示,視頻中帶黑帽子穿草綠色衣服的小姐姐曾大聲追問伯林格Who are you?Who are you?伯林格反問Who are you?小姐姐大聲說This is China!
只是,小姐姐把它們想得太好了,覺得它們可以幫助我們,只要它們如實報道,畢竟現(xiàn)在外媒把中國黑得一無是處。于是,被花言巧語給蒙騙的她在勢如水火的群眾和外媒之間選擇了緩和的角色。嗯,現(xiàn)場的德國記者顯得也比較平和。
只是,這位德國記者轉身就在推特上寫道“遭到一群憤怒的暴徒圍攻”。至于它的報道,看了上一個視頻就知道了,依然是幾十年不變的老套路。
至于那位隨行的翻譯蘇奕安,是在美國出生的中國臺灣省后裔,北大燕京學堂的第一屆畢業(yè)生,優(yōu)秀的那種,結果人家畢業(yè)后沒幾年就因為造謠抹黑中國獲得了艾略特新聞卓越獎。
有一說一,這些記者在涉疆、藏、港、臺等問題上,幾乎沒有一個能夠事實求是;這兩年,人民群眾愈發(fā)覺察到,它們對中國的報道幾乎就不可能做到真實。
就這,WSJ的鄧超(看名字,又是一個大陸的),還要怪中國。甚至它們還要責怪一下,你們當年不是說好了“北京歡迎你”的嗎?
什么叫不要臉?
這就叫不要臉!
2008年,是80后登上歷史舞臺的時刻,曾經(jīng)革命年代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過來的老輩人總擔心80后是小公主和小皇帝,可是那一年18-28歲的80后出色地完成了歷史交給自己的答卷,自此80后正式登上了歷史舞臺。
那一年,一是512大地震,全國人民都動起來了,在救災和重建的前線不乏80后的身影;二是當年3-4月間,奧運火炬全球傳遞過程中,遭到了西方發(fā)達國家的系統(tǒng)性阻撓和西方媒體的系統(tǒng)性抹黑,無論線上還是線下,它們都遭遇到了80后為主體的青年們的頑強阻擊。
正是在那一年,西方媒體在中國人面前失去了公信力,此后它們變本加厲,越走越遠。
說到底,它們這種對中國系統(tǒng)性抹黑,既有種族主義的因素,也有不希望中國走社會主義并且超越它們的心態(tài)在作怪。
既然它們敢隨意抹黑,遭到中國人民的強烈反彈,那再正常不過了。
這一幕不在鄭州街頭上演,也會在別的地方以別的形式上演。
這個時候它們不去捫心自問,反思自己,反而憤憤不平地做無辜狀,裝什么白蓮花呢?
當然,事還不算完,高潮往往都在后頭。
看到鄭州群眾竟然敢“圍攻”洋大人,不時聲稱要用千枚核彈頭把美西方嚇得找不著北的老胡急了。
老胡情真意切地弄了篇勸誡的長文,以報社的名義發(fā)表,具體如下:
無論這“時評”是否老胡親筆撰寫,都改變不了這篇文章濃濃的“老胡”屬性:圓潤+中肯+叼盤。
看看這用詞:“環(huán)時認為”、“與此同時”、“強烈不建議”、“不宜阻止”、“無助阻止”、“扭轉不了”、“反而可能會”、“會高抬”、“事實上”、“總之”、“環(huán)時主張”、“更加恰當”、“更加有效”、“完全可以”、“毫不客氣”、“如有不實”、“高聲抗議”、“與此同時”、“不給機會”。
這真的是跪慣了,站不起來了么?
這就好比洋鬼子打了你左臉,立馬把右臉湊過去,嘴里還連聲喊:“太君,打得好”吧。
再說,老胡可是媒體人。在“同行”肆意抹黑的時候,在人家罵上前講道理的群眾是“暴民”的時候,怎么就沒見貴媒去砸個場子或者做個示范?!
每一次可以理直氣壯斗爭的時候,老胡都不失時機地來一句“臣妾不敢”。
真要是“不敢”,平日時不時跳那么高,作秀給誰看呢?
群眾都還沒怎么著呢,就動不動就TMD不落人口實!
對方都不怕落我們口實,我們還怕個鳥?何況這是在中國?
嚇唬誰呢?!
還真是一個不拿錢的好奴才。
這洋人的“自干奴”,還真是一怕洋人,二怕群眾。還沒怎么著呢,就為洋人擔心,“可千萬別鬧出什么亂子來啊”,于是跳出來說群眾這也不對那也不行,這樣,自己那點可憐的“話語權”就可以“牢牢”掌住了。
挺直了腰桿,做個人多好!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