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建在連上
血戰湘江
解放軍戰士露宿上海街頭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古田會議永放光芒
這是一條貫穿年輪的紅色血脈,為一代代官兵融匯共同的精神底色;這也是一部博大精深的立體教科書,讓我們讀懂了人民軍隊因何從弱小走向強大,因何鑄就中華民族的鋼鐵長城。90年的鐵血征程證明,人民軍隊之所以區別于歷史上任何一支軍隊,之所以戰勝眾多強敵,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軍在無數次生死考驗和艱難挑戰中孕育了獨特的精神品格,鑄就并傳承了具有我軍鮮明特色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
習主席反復強調,“要弘揚我軍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什么是我軍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我理解,它絕不是空泛的口號和生動的表態,而是90年來我軍官兵用生命和鮮血積淀的精神本色,也是今天我們需要用生命和鮮血來護衛和傳承的紅色基因;它是一支軍隊精神生命的延續,也是一名革命軍人義無反顧的無悔追求。它曾經支撐著人民軍隊從戰火硝煙中一路走來,仍將支撐著人民軍隊走好今天、邁向明天。
為何西方預言家的預測屢屢失敗?因為在人民軍隊的基因圖譜里,最核心的是聽黨指揮
曾有外國記者問我:“每當中國政局動蕩,西方預言家都會預測中國將會發生軍事政變。結果都預測失敗,這是什么原因?”我回答:“你知道‘黨指揮槍’的原則嗎?這種‘指揮’在組織上表現為‘黨支部建在連上’;在制度上表現為‘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這就保證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聽黨指揮,是人民子弟兵人生坐標中永恒的定位,也是我軍光榮傳統豐富內涵中最核心的部分。
回顧革命史,我們這支軍隊之所以在各種艱難考驗當中,潰而不散、敗而不餒、百折不撓、百煉成鋼,關鍵在于這支軍隊是一群有信仰的人的集合體。抗日名將楊靖宇,在敵人的誘降面前,義正辭嚴地說:“我們中國人都投降了,還有中國嗎?”北伐名將葉挺在皖南事變中被俘。蔣介石曾親自勸降葉挺,“如果你能絕對地服從我,跟我走,你一定可以得到成功。否則,你就算完了。你好好想想再答復我”。蔣介石離開后,很快就得到了葉挺的答復,“我不能這樣做,請槍斃我吧”……這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高貴人格。
當然,在我軍歷史上,聽黨指揮的根本原則也曾經遭遇過挑戰,但最后無不以挑釁者的失敗而告終。長征時期,張國燾企圖分裂黨、破壞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最終陷入孤立。抗日戰爭爆發后,針對黨內一些人主張“一切經過統一戰線,一切服從統一戰線”的錯誤,毛澤東告誡全黨全軍,紅軍雖然改編了,但有一條不能改,就是在共產黨的絕對領導下,保持政治上的獨立性。共產黨員不可在這個問題上發生原則性的動搖。朱德說,我們雖然軍帽上的帽徽是白的,但我們的心永遠是紅的。1971年,林彪陰謀篡奪黨和國家的最高權力,失敗后出逃,最終落得個折戟沉沙的下場。
人無魂,則惰;軍無魂,則敗。幾乎所有軍隊軍人的基本信條都是忠誠,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忠誠具有特殊的內涵,就是忠于代表中國國家和人民利益的中國共產黨。90年來,這一血脈基因深深印刻在一代代官兵的靈魂深處,是我們這支軍隊在重大考驗面前立于不敗的關鍵所在。
人民軍隊的血脈基因為何如此鮮明?因為那是在無數次生死考驗中鑄就和傳承的
毛澤東講:“我贊成這樣的口號,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連死都不怕的軍隊,還有什么可畏懼的?90年來,數不勝數的戰斗英雄,以血肉之軀鋪就了一條從未斷線的精神脈絡。
有一個特殊的視角,可以從中窺見我軍的血脈基因是如何鑄就的。我軍可能是中外軍隊中,高級將領受傷最多的一支鐵血之師。解放軍十大元帥,七位受過重傷;十位大將,七位受過重傷。在1600多名開國將帥中,還有一批因戰創而斷臂斷腿,終身殘疾的將軍。他們是賀炳炎、余秋里等9位斷臂將軍,還有鐘赤兵、謝良兩位獨腿將軍。曾有記者采訪徐其孝將軍,問他身上究竟有多少彈創,他說自己也說不清,把前襟一撩說:“你數數看,就這里,起碼30多個。但是,我可以自豪地告訴你,我都是在前面負傷的,如果在背后負傷,那我肯定是逃兵!”將軍此言擲地,笑聲朗朗,豪氣沖天。
傷疤就是我軍指揮員們身先士卒的軍功章,就是他們出生入死的光榮花。革命前輩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事跡,深深融入后來者的心靈,建構起一代代革命軍人鮮明的性格,鮮明的精神面孔。
紅軍長征時期,為了確保主力紅軍突破湘江,擔任掩護任務的紅五軍團第34師和紅三軍團第18團因寡不敵眾,彈盡糧絕,大部分指戰員壯烈犧牲;紅軍由開始長征時的八萬人銳減為三萬人,數萬人血染湘江。這數萬紅軍將士個個都是英雄好漢,他們當中沒有一人臨陣脫逃,沒有一人貪生怕死。哪怕敵眾我寡,哪怕血濺七尺,也敢于與敵人刺刀見紅。長征途中,十七勇士強渡大渡河,二十二勇士飛奪瀘定橋,為紅軍殺出了一條血路。抗日戰爭中,狼牙山五壯士,彈盡糧絕,誓死不降,英勇跳崖;抗日聯軍八位女戰士也是在同樣的危境中,投江殉國。解放戰爭中,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壯烈犧牲。抗美援朝戰爭中,黃繼光飛身堵槍眼,邱少云浴火潛敵陣……
什么叫傳承?這就叫傳承!這些英雄出現在不同的年代,戰斗在不同的地方,面對的是不同的敵人,但是他們在關鍵時刻為我們呈現的精神卻如此相似。如果沒有這樣的傳承,人民軍隊怎能一次次跨過艱難兇險?如果沒有這樣的傳承,很多歷史都將改寫。
現在有一些人惡意詆毀我們的英雄,就是要毀掉我軍的精神支柱,就是要“刨根斷魂”。連已經為國捐軀的烈士都要詆毀,可見他們的心靈有多么的骯臟,他們的用意有多么的險惡。但是,這一切都是徒勞的。
當你在全國各地的英雄雕像旁,看到那凝望的眼神和莊嚴的敬禮時;當你在練兵場上,目睹“首戰用我,用我必勝”的橫幅和排山倒海般的氣勢時;當你在黃繼光生前所在連隊,聽到官兵在點名時呼喚“黃繼光”的名字,和隨之而來的震耳欲聾的“到”聲時,你就會感受到,為什么“撼山易,撼解放軍難”;你就會感受到,什么叫做“傳承的力量”!
在遠離硝煙的日子里,我們應該保持高度清醒,決定前途命運的血脈基因須臾不可忘,須臾不可丟
我們這支軍隊創建伊始,就將“為人民服務”作為建軍的唯一宗旨。人民軍隊的人民性,是我軍區別于其他軍隊的典型特質,也是我軍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的根本基礎。人民軍隊正是因為始終保持了這一屬性,才能在歷次重大考驗中贏得巨大的擁護和支持,并最終創造歷史,把前途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傳統因時間洗練而愈加醇厚,但傳統也可能因時空轉換而流失。隨著承平日久,隨著社會生活環境的變化,我軍在長期實踐中培育和形成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在部分人身上逐漸流失,有的人甚至是徹底走向反面。郭伯雄、徐才厚等軍內貪官,就是這樣的典型。他們完全背離我黨我軍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忘記了自己是人民的子弟兵,忘記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更忘記了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他們的靈魂已經被金錢所腐蝕,他們給人民軍隊造成的巨大損害讓人痛心疾首。如果任由這些問題滋生蔓延,槍桿就會銹蝕,柱石就會坍塌,人民軍隊就會有變質變色的危險。這樣的危險,來自我們內部,但其兇險程度,不亞于敵人猙獰的獠牙和瘋狂的炮火?
所幸的是,無數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鮮血鑄就的血脈基因,并不會因為少數人的背離而斷裂。在關鍵歷史時刻,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中央軍委力挽狂瀾,以堅定決心和鮮明態度,嚴肅查處郭伯雄、徐才厚等案件,深入肅清其流毒影響,讓我軍在沒有炮火硝煙的和平年代實現了鳳凰涅槃式的重生。回想黨的十八大以來,從中央八項規定、中央軍委十項規定到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從堅決懲治腐敗、狠剎“四風”到古田全軍政治工作會議……我軍在黨的領導下重整行裝再出發的偉大實踐,怎能不讓人感慨萬千。
戰火硝煙已經消散,但熾熱的歷史仍在燃燒。此時此刻,我想起習主席強調的,“我軍人民軍隊的性質永遠不能變,老紅軍的傳統永遠不能丟,艱苦奮斗的政治本色永遠不能改。丟掉了好傳統好作風,就是自毀長城。”領袖的話語重心長,也振聾發聵。前行路上,無論是風和日麗,還是電閃雷鳴,我們都應當牢記,無數革命前輩鑄就的血脈基因連著我們的前途命運,須臾不可忘,須臾不可丟。
軍史顧問:軍事科學院研究員 彭玉龍 李 赟
本版圖片均由《解放軍畫報》資料室提供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