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庭審手記:勝訴后的沉思
庭審瑣記
12月21日,北京的早晨,寒冷而霧霾重重。
我,趙明律師,我的委托代理人王立華大校都早早來到海淀區法院。我們相互握手寒暄,但都表情凝重,因為我們深知,這并非一起普通的民事案件,判決結果將會產生巨大的社會影響。
和第一次開庭時一樣,我們這支“被告團隊”先于“原告團隊”進入法庭,早早在席位上坐定,成以逸待勞態勢。待到規定的開庭時間馬上就到的時候,原告黃鐘、洪振快及律師吳飛才姍姍而來。大概是接受上次庭審的教訓,雖然我們三人一起注視著他們,但他們卻一直回避我們的眼睛,始終避免和我們有目光的交集。
判決程序進行的非常簡單,審判長剛進入審判席,書記員即要求大家起立,聆聽判決。待到判決書宣讀到一半的時候,我已確信勝券在握,順便觀察了一下兩名原告的表情,發現他們的表情極其沮喪,甚至喪失了起碼的矜持。
審判長剛剛讀完判決書,上次庭審時看上去更從容一點的黃鐘,這次卻非常不淡定地對審判長嚷道:我也是學法律的,這是中國共產黨的法庭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庭?為什么在判決書中提共產黨的歷史?審判長回答:法庭上懸掛的國徽已經回答了你的問題!
其實,黃鐘這么一嚷,就顯得非常不“法律”了。因為法庭是一個莊嚴的所在,不經過審判長許可是不能隨便發言的,直接質問審判長,更是極為失禮的行為,如果在“燈塔國”,很可能被判“藐視法庭”,絕不會有什么好果子吃。從這個角度看,中國還是一個過于寬容的國家。
坦率地說,雖然這樁案子給我個人的生活造成了不小的麻煩,但看到洪、黃二人垂頭喪氣的模樣,我心里還是油然而生了幾分憐憫,覺得他們不幸成了炎黃春秋的炮灰。因為我在各個不同的場合,多次強調我的那條微博指的是炎黃春秋,但做為一個法人的炎黃春秋始終不肯站到前臺,反而唆使并非適格原告的洪、黃二人充當原告,將他們置于必然敗訴的尷尬境地,更過分的是,當法律程序還在進行過程中,炎黃春秋看到輿論不利,竟采取壁虎斷尾之術,砸了洪、黃二人的飯碗。如此精明勢利、刻薄寡恩,實在令人嘆為觀止,真是愧對“炎黃”兩字。洪、黃二人如果覺察到自己被人利用會不會感到心寒?好在他們還年輕,來日方長,吃一塹長一智,這次經歷也許會有助于他們成熟吧?
判決書點評
我在庭審結束后不久,即將判決書拍成照片上傳到微博,并評論道:“這是一份非常專業同時又非常富有歷史和人文內涵的判決書,必將載入新中國司法史。”
為什么說非常專業?因為判決書仔細梳理了原被告雙方提交的的證據,仔細辨析了網民的評論究竟是受被告引導還是針對原告文章本身,說理嚴謹,形成了一條無懈可擊證據鏈,可以說是一份出色的、洋溢著專業主義激情的法律文件。
為什么說判決書“非常富有歷史和人文內涵”?因為這份判決書確認了一個原則:“社會公眾的民族和歷史情感”必須得到尊重。有人說,這次判決是“警察決定歷史”、“法官決定歷史”,這是惡意歪曲。判決書只是指出,洪、黃二人的《細節》一文傷害了“社會公眾的民族和歷史情感”,實際上是一種“有錯在先”,因此也就必須承擔由此產生的代價,而公眾對此作出情感上反應也就具有了一定的合理性。
這是一份具有重大意義的判決書,因為它跳出了西化法律精英設置的機械的法條主義窠臼,把民事糾紛還原到特定的歷史和人文環境、語境下去考察,進而做出不僅符合法律,而且符合民心、符合“天地良心”的判決,這就使判決具有了無與倫比的正義性,經得起哪怕是最惡意的挑剔。
如果炎黃系和其他自由派精英,能夠通過這次判決,體認到必須尊重“社會公眾的民族和歷史情感”的原則,放棄在歷史問題上無休無止的惡意挑釁,中國社會將會從此和諧得多。
不能允許炎黃春秋們拿紅旗當擦鞋布
這場法律糾紛,完全是炎黃系蓄意挑起的,他們試圖用法律的手段達到政治目的,但沒有想到飛起一腳踢到了鐵板上,反而使歷史虛無主義遭遇了自興起以來最大的一次挫折。
但搞歷史虛無主義的人是不會甘心的,只有中國一天沒有走上“改旗易幟”的邪路,通過在歷史問題上做文章,以達到否定現行政治制度合法性的“學術研究”就不會停止。因此,這次法庭上的小小勝利,不是反擊歷史虛無主義斗爭的結束,而是反擊歷史虛無主義斗爭的開始。
正如一位著名學者所指出的,歷史虛無主義其實只是一個比較委婉的說法,本質上是要否定中國革命的合理性、正當性。所以搞歷史虛無主義的人并不是在搞學術,而是在搞政治,所以對此感到困惑的人都應該謹記這一點。
對歷史虛無主義必須強力反擊。為什么呢?第一,億萬“社會公眾的民族和歷史情感”必須被尊重。近代以來,波瀾壯闊的中國民族、民主革命和無數革命先烈的犧牲,才使得中國跳出近代陷阱——“革命和先烈”是今天中華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重要來源,絕不容許任何人肆意玷污,不能允許炎黃春秋們拿我們心愛的紅旗擦他們骯臟的皮鞋!
第二,如果歷史虛無主義者得逞,中國現行的政治認同和國家認同將會解體,中華民族自1840年以來100多年的奮斗成果將可能喪失,中國將會從世界第二經濟大國,一夜之間變成類似烏克蘭、伊拉克那樣的“失敗國家”,這對每一個中國人來說,都是不能承受之重。
“人們,我是愛你們的,你們可要警惕啊!”——這是捷克斯洛伐克優秀的共產主義戰士、民族英雄、革命的新聞工作者、作家、文學戲劇評論家尤利烏斯·伏契克所著《絞刑架下的報告》一書的結語,我也用來做本文的結語,希望朋友們在看到形形色色的《細節》文章時,都能夠想到這句話!
2015、12、21匆匆
獨立評論員郭松民
微信號:guosongmin_0001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