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說的是西方政治價值觀,別扯偏了
教育部部長袁貴仁29日的一席講話又捅了互聯網輿論場的“馬蜂窩”。他在教育部學習貫徹《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精神座談會上談到“三個決不”:決不允許各種攻擊誹謗黨的領導、抹黑社會主義的言論在大學課堂出現;決不允許各種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言論在大學課堂蔓延;決不允許教師在課堂上發牢騷、泄怨氣,把各種不良情緒傳導給學生。
袁貴仁的講話“果然”遭到一些人曲解和攻擊。這位教育部長批評了西方價值觀在高校的傳播,而對這個話題做尖銳爭議,輿論場上像是有使不完的勁。
需要指出,官方反對宣揚西方價值觀,這里指的主要是西方政治價值觀,不是西方社會的日常哲學。西方的這一價值觀無法對應中國政治現實,它如果大規模滲透進中國社會,必將對中國的政治根基造成侵蝕,最終導致中國政治穩定方面的嚴重不確定性。
西方政治價值觀對中國互聯網的影響可謂一目了然,中國大學講壇顯然也非未受其任何影響的凈土。圍繞這個問題強調大學宣傳思想工作的紀律,探索更契合這個時代的工作方法,的確很有必要。
一些人至今強調大學講壇的絕對“言論自由”,與這種論調既要堅決斗爭,又要努力化解。不僅要讓高校教師理解,也要讓全國輿論看清一個事實,那就是全世界的學校里可以把不同價值觀作為知識來講授,但都只會忠于自己社會的主流價值觀。西方決不會允許它們的大學講壇服務于中國的復興,成為宣揚西方制度正走向沒落、西方應接受世界性權力轉移的思想堡壘。
開創高校宣傳思想工作新局面是系統工程,它的目的是什么很清楚,不針對大學里的正常學術活動和課堂上教師正常范圍的個性表現。一些人對這項工作做荒誕化想象或描述,有的真是誤解,是基于過去某些經驗的條件反射。還有些就是成心,想要在這項工作還沒鋪開之前,就把它搞臭。
應當看到,宣傳思想工作是中國難度最高的領域之一,如何在高校越來越活躍的思想環境中開展它,這是一項長期挑戰。我們需要正視一個現實:宣傳思想工作搞好了就是正效果,搞不好就容易出現負效果,甚至搞成客觀上損害黨和國家形象的“高級黑”。
改革開放以來,國家不斷強調宣傳思想工作,但這個領域的教訓也很多。由于這是與西方價值觀滲透“短兵相接”的領域,西方的軟實力又總體上高于我們,這使得每次主張加強宣傳思想工作,都會遭到輿論場的一些不理解甚至反對。袁貴仁講話報道出來后,互聯網上再現反對聲,反映的恰是這個局面。
高校宣傳思想工作既需要首先樹正氣,營造理直氣壯開展這項工作的氛圍,又要有大量細致、生動工作的迅速跟進。切不可把加強高校宣傳思想工作變成對上級指示的官僚主義式貫徹過程,打很多響雷,但沒幾滴解渴的雨點。
樹正氣,離不開對歪風邪氣的打擊。在爭議較多的時候,這種打擊要打得準,確保得到大多數輿論和教師、學生的支持,避免極端聯想。有一次這樣的打擊,需要有多得多、且令人信服的正面工作推進。沒有勇氣,這項工作無法開展。但如果低估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難度,以為傳達了《意見》,開了動員會,調調課,叮囑幾個人“注意些”,就算完成了任務,也將是糟糕的。▲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