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剛過,一篇微博文章就引起了一場喧囂。
1月4日, ID為@老李頭06的博主發文“1981年愚人節,某外電播發‘消息’:西點軍校學員學雷鋒,高唱《學習雷鋒好榜樣》。我不假思索,便把它寫進文章(署筆名黎信)。直到1997年在《讀書》雜志上看到李慎之揭露謊言的文章,才知道自己上了當。以后我在授課時經常現身說法,要學生引以為戒。本人對自己一切言論負全責,特承認錯誤、道歉。”。
于是,媒體及許多網絡寫手紛紛以“‘西點軍校學雷鋒’的歷史公案因當事人出面澄清而最終真相大白”展開了討論。
京華時報以“李竹潤的勇氣是時代財富”進行了報道,
《南方都市報》第二天就刊發文章,除了對作者表示敬佩外,還假借有人認為之口,認為“這是中國人一貫的‘tree new bee’(吹牛B)性格的體現,是一種阿Q式的精神勝利法”。同時提出“說到底,我們過去以雷鋒的名義“冒領”了人家西方社會的優秀現象”。(這種提法比較新鮮,原來雷鋒精神是冒領西方社會的優秀現象)。
許多所謂的資深媒體人、“公知”等網絡寫手也為這個“禍害”三十多年的“謠言”被揭穿歡呼。
“ID為@老李頭06”的微博博主是原新華社高級編輯、北外新聞學院兼職教授李竹潤。擔任中央新聞采編室主任、中國特稿社副社長等職務。關于“西點軍校學雷鋒”的稿件就是他在新華社任職期間寫的。
文中提及的李慎之也是名人,著名的“兩頭真”人物。曾任周恩來外交秘書,中國社科院副院長。1990年因政治問題被免去社科院副院長和黨組成員職務。
“兩頭真”指的是早年追求民主自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是真心干革命。中間緊跟毛澤東,搞個人迷信,充當了革命的鼓手,又在運動中因言獲罪,受到排擠,被邊緣化。現在認為是假。改革開放后開始受到重用,后因那場政治風波隨主要領導下臺。滿腹冤屈之下,利用開放的環境,展開對共產黨的反噬。他們認為這是晚年大徹大悟,真誠地面對現實,用良知推動中國前進。
李慎之曾在1997年《讀書》雜志上發表的《諾貝爾與孔夫子》一文中,提到“前幾年流傳美國西點軍校掛有雷鋒的畫像,我曾問過在那里教書的中國教授,得到的答復是‘沒有聽說過’”。
正因為李慎之的“沒有聽說過”,李竹潤開始了自己造謠自己辟謠的過程。
事實上這件事既簡單又復雜。簡單的是雷鋒出現在美國西點軍校的課堂上和宣傳冊上既有圖片又有當事人作證。復雜在于一件簡單的事人為搞復雜了,由此衍生出“雷鋒塑像在西點”、“西點軍校學雷鋒”、“雷鋒進入美國西點軍校教材”等等謊言。
這碗稀飯炒了三十多年,今天為什么又拿出來炒呢?李竹潤此時以承認錯誤并道歉的形式出現,是為了賺取眼球還是圖的什么?
李竹潤的道歉是為了說明新聞記者職業操守的重要性,還是自己的“返樸歸真”?是為了證明”國人虛妄的虛榮心與自豪感背后,隱藏著較為普遍的卑微心理“,還是用另一個謊言來代替曾經的謊言?是為了說明雷鋒精神不在了,還是應合否定雷鋒的時尚。
按李竹潤的說法,他寫那篇文章是“四人幫”被粉碎后,看到某個美國通訊社播發的一篇通訊,寫的是西點軍校的學員學雷鋒。文章的導語用的是《學習雷鋒好榜樣》那首歌的頭兩句歌詞“學習雷鋒好榜樣,忠于革命忠于黨”。覺得這個導語用得很不錯,很吸引人,于是就把這個例子用在了教材里。那天正好是1981年的4月1日(愚人節),李竹潤后來把這篇文章定義為“愚人節”的開玩笑。
是不是“愚人節”開玩笑不得而知,因為李竹潤并沒有具體指出這家外國通訊社具體是那一家。也沒有就此做認真的調查研究,只是因為被李慎之批評了,才開始辟謠。
作為新聞人,他顯然仍不嚴謹。倒是 “科技打假斗士”方舟子看到相關報道后,立即寫信給西點軍校要求作出澄清。第二天西點軍校公共關系辦公室克里斯蒂娜·安克拉姆回信稱:“那篇文章中關于雷鋒的信息是不準確的。在本軍事學院,沒有雷鋒的塑像或畫像。雷鋒語錄沒有被印在任何正式的學員出版物中。雖然歷史課和中文課也許會討論雷鋒,但軍事學院并不贊賞他或其哲學。”
事實上西點軍校的回復講的很策略。否定了西點軍校雷鋒塑像或畫像以及學雷鋒,卻沒有否定在教學中討論雷鋒的事實。
“美國聯邦西點陸軍軍官學校”是美國最高軍事學府。西點軍校的畢業生,主要成為美國陸軍的各個戰斗部隊里的軍官。他們中的許多人會在戰斗中建功立業,離開軍隊后,會在政府和私人企業里做出成就。
西點的校訓是“責任、榮譽、國家”,培養的不僅是一名軍人,而且是美國社會的精英。
西點的學員從一進校就被訓導這樣的座右銘:“不說謊,不欺騙,不偷盜,也不容忍別人這么做。”這樣的精神與雷鋒精神有一致之處。也可以說這種精神是全人類應當信守的道德規范。
正如西點軍校負責人在接待撫順雷鋒紀念館館長時所言“西點軍校作為一所世界著名的專業軍事院校,為了了解世界各地的軍事情況和英雄事跡,對各國軍事都必須有所掌握和熟悉,對這些進行研究和教學的也是一個重要內容,因此在對中國軍事進行研究的時候提到雷鋒也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作為傳統,西點軍校每年都要推出一批其他國家優秀的軍事家和軍人在學校進行宣傳,鼓勵學員進行研究和學習,這期間難免也會提到中國優秀的軍人雷鋒。即使是西點的學員手冊中提到很多與雷鋒精神所提倡的道德相一致的道德規范,那也因為是全人類都應當信守的道德規范。”
曾經流傳很廣的美國西點軍校的22條軍規包括:1.無條件執行;2.工作無借口;3.細節決定成敗;4.以上司為榜樣;5.榮譽原則;6.受人歡迎;7.善于合作;8.團隊精神;9.只有第一;10.敢于冒險;11.火一般的精神;12.不斷提升自己;13.勇敢者的游戲;14.全力以赴;15.盡職盡責;16.沒有不可能;17.永不放棄;18.敬業為魂;19.為自己奮斗;20.理念至上;21.自動自發;22.立即行動。這些東西只不過是不同時期西點軍校的要求匯集,估計從來沒有正式頒布過。這些軍規大部分拿到中國軍校都合適。即使這樣,我們可以學習麥克阿瑟、巴頓、艾森豪維爾、布雷德力等將領們的許多東西,卻不能籠統地提出學習他們。
就像西點軍校不可能真正學習雷鋒一樣,雷鋒把黨當母親的理念肯定不會被西點軍校所接受。
顯然,雷鋒作為最著名的中國戰士,西點軍校出于知己知彼的目的,或者說作為一種道德模范,在有關課程中討論雷鋒是非常正常的。此舉并不意味著西點軍校贊賞雷鋒或者倡導雷鋒精神。因為雷鋒終究是共產主義戰士,他的價值觀和世界觀與西點軍校不是同一政治體系。
就像西點軍校在不同的學科中研究過《孫子兵法》、《毛澤東軍事著作》,研究過“一點兩面戰法”、“三三制”。研究過上甘嶺戰役,研究過魯訊一樣,只不過是教學中的引入,或者列為參考書,或者只是一種比較研究教學。既不是教科書中的必修課,更不是所謂的“軍事圣經”。
無論是《孫子兵法》還是《毛澤東軍事著作》,西點軍校不作為教科書并不影響中國軍隊院校教科書的編入。中國國防大學還專門出版了日本自衛隊教官編寫的《朝鮮戰爭》,其中許多方面與中國傳統說法不同。其實這也是一種對比研究。
美國西點軍校提倡批判性思維、創造性思維和用歷史的觀點來思維,沒有對外國外軍的研究,何來批判創造?他們的學員除了在國外學習一個學期外,還要在學年期間或暑假期間把數百名學員送到世界各地,讓他們更好地理解、對待、吸收其它文化。
西點軍校的成功不在于培養了多少名將軍,若從數量上看,它遠比不過中國的國防大學。當然,建校二百年的西點軍校與建校僅三十年的中國國防大學沒有可比性。而且西點軍校招收初級學員,而中國國防大學是高級合同指揮院校,學員大部分培養的是中高級軍官。
美國西點軍校的成功關鍵在于學習方法和學員質量,靈活的教學,學員領導力的培養、責任感及國家榮譽感的灌輸。
西點軍校掛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雷鋒像來自于時任中國駐美國大使館一等秘書田志芳,是他在2002年捐獻給雷鋒紀念館的。
這張照片是上世紀80年代西點軍校發布的一份招生簡章。圖片主要介紹西點軍校校園風光和學員校園生活的。其中有一幅照片是幾位軍校學員正在專心致志閱讀,背景墻上貼著一面中國國旗和一張雷鋒畫像。
2004年7月美國西點軍校教官馬科斯等學員訪問撫順雷鋒紀念館時,馬科斯還當場認出了像片中他哥哥的同學和他的同學,說明這張相片是真實的。照此推斷,這張像片連這位西點軍校的教官都不知道,可見其影響并不大。
2014年2月22日,美國陸軍參謀長奧迪爾諾將軍訪華時,專門挑選了雷鋒生前所在團,并題下了 “這是一支專業的、值得驕傲的、為人民服務的部隊。”即使這樣,也不能說美國陸軍參謀長倡導“為人民服務”。因為人民是政治概念,而公民是法律概念。公民包括全體社會成員,人民不包括全體社會成員,依法被剝削政治權利的人和敵對分子不屬于人民。
美國國防大學隸屬于參謀長聯席會議,西點軍校錄屬于陸軍部。
美國是個作戰與管理分離的國家軍事體制。陸軍參謀長是美國陸軍中軍階最高的軍官,是參謀長聯席會議的成員,一般為上將軍銜。參謀長聯席會議受總統和國防部長雙重領導,是作戰指揮機構。陸軍參謀長的上司是美國陸軍部部長,陸軍部長是陸軍最高文職行政長官,歸國防部部長領導。國防部是美國武裝部隊的最高領導機關,總統兼任武裝部隊總司令,是全軍的最高統帥。總統通過國防部的陸、海、空三個軍種部對全軍實施行政領導。通過參謀長聯席會議及戰區指揮官指揮軍隊,國防部不具有軍隊指揮權。
1993年四川宜賓副市長馬平應美方邀請到美國進行訪問時,在美國國防部五角大樓一位官員的辦公室里看到墻上貼著一幅雷鋒畫像,并和這位官員一起在雷鋒畫像前合影留念。這張像片也在撫順雷鋒紀念館。
雷鋒被美國西點軍校研究或者受到美國部分人的尊敬并不值得炫耀,外國人的贊賞有時只能看作是一種客套。問題是中國人是否認同雷鋒精神,是否對雷鋒這位英雄模范人物充滿自信。
我們需的是雷鋒這樣的好士兵,好公民。需要好人好事,需要雷鋒精神。這種精神才是時代的財富。
雷鋒即使真的被美國軍校承認也不能說明雷鋒是國際主義戰士,雷鋒精神成了“普世價值”。就像文化大革命被美國總統奧巴馬百般攻擊,并不能說明文革一無是處一樣。國人的虛榮心和自豪感不能建立在別人的評價上,中國人民肯定與否才是根本。
曾經有人在西點軍校看到雷鋒像也許只是個案,那些到西點軍校尋找雷鋒痕跡的人沒有看到也證明不了曾經有還是沒有過。不論是有還是沒有都不宜過于解讀,個別現象代表不了本質的東西。
此次炒作西點軍校學雷鋒讓很多人嗅出了其中的味道。有人借此攻擊雷鋒這個毛澤東時代的標兵,有人呼喚時代雷鋒精神。
是褒是貶全在于個人的價值取向。
西點軍校學雷鋒是假相,西點軍校有雷鋒畫像不是謊言也不是謠言。2015.1.8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