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正在舉行,并將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世界輿論對這次會議給予了極高關注,這從側面印證了這次會議非同尋常的意義。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西方主流媒體反復提出在中國“黨大還是法大”的問題,這對有的人理解這次會議可能形成誤導。在這些西方媒體的分析中,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是矛盾的”,他們宣稱弘揚此,彼必然要打折扣。西方這一老生常談的政治邏輯一直在影響中國部分人的觀念。
在我們等待四中全會正式消息的時候,這些來自外圍的錯誤觀點必須首先得到清掃。中共十八大報告及習總書記這兩年的講話反復強調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三者的有機統一,強調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帶頭守法”。中國推進依法治國的政治背景和含義都是十分清楚的。
中國要建成法治國家和法治社會,這不是從石頭縫里蹦出來的,而是這個國家長期推進依法治國的繼續和該進程上臺階的集大成之舉。從1997年十五大報告正式寫進“依法治國”,至今已經過去17年,現在到了在全黨和全國人民中間開展全面動員、建立全社會法治建設共識和決心的時候。
西方軟實力的代表性力量一直試圖把我們從自己的進程和目標中拉出來,讓我們關注他們塞過來的命題。他們的確影響了中國一些人的話語,并使后者一談法治,總認為它同中國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對立的。
排除這一干擾,是我們集中精力關注如何加快建設法治體系這一實際問題的前提。否則的話,我們總是站在一個陷阱的邊上,很難邁開大步。
依法治國當下的重點恐怕應是依法治官。黨要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能凌駕于法律之上,這些都不是口號,它們需要轉化成治國理政的具體現實,成為各級政府的實際改革措施以及官員個人的日常行動。上文提到的干擾被排除得越徹底,這些改革將會推進得越堅決和順利。相反如果那些思想干擾產生了作用,依法治國的推進必將受到拖累。
中國人一定要在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上保持清醒,那就是西方輿論催促中國搞法治,同我們黨主張搞的法治,所指目標不大可能是一致的。我們要的是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增進中國人民的幸福,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西方輿論不會真正為13億中國人的命運操心,他們談論中國的出發點是西方人的利益。
中國走向依法治國是治理體系的浩大變革,它不可能是休克式的,不能以巨大的社會代價作為成本,它必須是對中國人民福祉的促進。只有中國人自己才會對改革提出這樣的高要求,只有長期執政的中共才會認真承擔起對人民對國家的這一責任。
中國每一次掀起重大改革,都形成這個國家前進的契機,但這種時候,外部力量也會趨于活躍,試圖引導我們對改革的認識。這已是規律性的東西。
為了這次四中全會,可以說這個國家“準備”了至少17年。如今依法治國終于來到“全面推進”的階段,這是中國歷史深處的呼喚和夢想。再有兩三天,我們就將看到中央全會繪制的藍圖。它將不是虛幻的,而是扎根于中國社會一步一個腳印的實踐和常年不間斷的成果積累。▲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