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中科院院士張啟發在10月19日中國首屆“黃金大米”品嘗會透露:今年7月,我國61名兩院院士聯名上書國家領導人請求盡快推進轉基因水稻產業化。“61名院士在建議書中寫道,‘推動轉基因水稻種植產業化不能再等,再遲緩就是誤國,轉基因產業化發展不起來,則商業發展不起來,對科研影響非常大’,同時院士們指出農業部的不作為。” 張啟發稱:轉基因水稻產業化的決策不應依靠民意,應按法規和程序,農業部不敢拍板是不作為,導致水稻產業化錯事良機,再拖延將誤國。
隨后一些媒體報道以“轉基因大米正做獼猴喂養實驗 專家稱自己連吃14年”“農業部實驗:豬試吃轉基因大米90天,很安全”“農業部:吃轉基因食品絕育屬造謠”等為題大肆報道,然而據人民網報道“一份網絡調查表明:超過九成的網民反對推廣“轉基因大米”。中科院專家們轉向國家領導人尋求商業推廣的做法很容易引人反感,而“轉基因水稻產業化的決策不應依靠民意”之說更是引起無數網民們的憤慨。對這一話題,質疑專家推廣動機,反對推廣轉基因技術的聲音占據了輿論的主流,并呈現壓倒性的優勢,相比起來,支持者的聲音被網民們一邊倒的質問專家之聲淹沒了。與此同時我們看到,呼吁對轉基因技術理性看待的聲音逐漸多了起來。”(《輿情解讀:推廣轉基因 “民意”繞不過去》http://news.163.com/13/1023/09/9BS28MOJ00014JB6_4.html)
(來源:http://news.163.com/13/1023/09/9BS28MOJ00014JB6_4.html)
已有超過九成的網民反對推廣“轉基因大米”,國家有關部門應該正視無法阻擋的民意,民以食為天,國以民為本,在涉及糧食這一重大決策面前,國家相關部門及領導人應首先放開對于轉基因問題的全民大討論,根據民意做出決策,而不應該讓某些科學家強奸民意,以“誤國之說”綁架政府強行推進轉基因水稻產業化。
1,張啟發“誤國之說”是欲綁架政府強行推進轉基因水稻產業化
網友“JN思維碎片”:支持轉基因食品無害論,但反對以“誤國”的理由有政府強行推廣某種商品。真正誤國的不是這些東西。應當弄清楚,現在轉基因食品不能“產業化種植”的障礙到底來自哪里,如果來自消費者,你產業化種植也沒用,你種植了準備賣給誰?賣給日本嗎?賣給美國嗎?
帥克平:轉基因水稻是否要加速產業化推廣,必須講清三個問題:第一,在人身上的實驗證據是否足夠?第二、中國不吃轉基因稻米行不行?第三,斷言不推廣就是誤國的理由是否充足?其實,一個院士上書就夠了,何必搞人海戰術?這樣給政府施加壓力的做法似有不妥。如果決策失誤,責任該誰承擔,誰能承擔得起?
@編劇趙華:《袁隆平:“黃金大米”對我們國家沒什么用》#金大米#畝產200公斤,#張啟發#殺蟲轉基因稻米畝產522公斤,袁隆平雜交稻畝產900公斤。61漢奸院士居然敢說不推廣張啟發的轉基因低產稻是誤國?誤美國吧?
@風信子hya:危言聳聽,這倒新鮮,不吃他們從孟山公司販來的轉基因要誤國了
2,張啟發要“繞過民意” 網友:不順意民意,才是誤國
網友“善行天下”:中科院院士張啟發稱"轉基因水稻產業化的決策不應依靠民意,而應按照法規和程序走"。請注意一個事實,張院士是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水稻生物技術國際合作計劃科學顧問委員,張院士還拿著孟山都的基金,屁股決定腦子。請問張院士,你所理解的法規和程序是為誰服務的?
網友“好好天天555”:不順應民意,才是誤國。轉基因到底有什么好處真沒看出來,但是會形成種子壟斷,安全上不可靠。
神馬浮云的2018:即使轉基因水稻確實如同院士們宣稱的無不良效應,也得用令人信服的數據來說服全國人民,而不是強奸民意。
3,警惕世界糧食生產體系中的壟斷性擴張
網友“射天狼”:美國一些跨國農業巨頭通過無償給發展中國家提供糧食援助,無償提供轉基因生物種子,在國際市場以低于生產成本的價格傾銷糧食來摧毀發展中國家的農業糧食生產體系,從而捏住這些發展中國家的命門。轉基因生物種子又稱“終結者”種子,因為它在一個收獲季節之后會自動毀滅。一旦使用了美國的轉基因生物種子,以后年年都必須向美國的糧食壟斷巨頭購買種子,從此被捏住咽喉,永遠無法擺脫。如果他們的陰謀得成,這種驢打滾式的“高利貸”必會使廣大勞動人民群眾從此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4,欲迅速推進轉基因水稻商業化背后 :商業利益驅動
5,全中國不能為轉基因主糧集體試吃
6,豬吃90天沒死就能證明轉基因安全?
7,讓全社會充分討論,讓民眾自己選擇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