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官為了推銷他們自己不吃的轉基因食品,對國家和對民眾搞了許多撒謊欺騙,其中之一,是說歐洲在轉基因技術產品方面的地位落后了,而那些中國農官才是“領先”和“制高點”云云。
六月十七日,美國農業部發表的關于德國轉基因食品作物的年度報告,痛快淋漓地戳穿了那些中國農官的謊言,使那些中國農官的愚蠢真相在德國鏡子面前是暴露無遺了。
譬如,美國農業部的報告摘要說:German society remains conflicted regarding genetically engineered (GE) plants and this is reflected in mixed policies and messaging. Public rejection is widespread, there is no commercial GE crop production, the government has banned the planting of some EU-approved GE crops, and practically no foods labeled as “GMO” are sold in Germany. Despite this, Germany is home to world-class companies that develop and supply GE seeds globally. Germany’s livestock industry is a major consumer of imported GE soybeans for use as animal feed. However, the industry is under steady pressure to move away from GE feeds.(摘錄完)。
大意:在德國,沒有轉基因作物的商業化種植,德國官方禁止歐盟(總部)批準的一些轉基因作物;在德國市場,沒有帶有“轉基因”成分標簽的食品(歐盟國家要求轉基因食品必須標識;市場產品無該標識,意味著該市場沒有轉基因食品)。然而,德國是世界級的轉基因技術公司的故鄉,也是向全球提供轉基因種子的故鄉。盡管德國使用轉基因大豆作為動物飼料,但該產業正在脫離轉基因飼料。
美國農業部的那份報告還說:自2007年以后,在德國,轉基因作物試驗種植就逐年下降;巴斯夫等轉基因公司已經宣布把他們的轉基因作物開發業務撤離歐洲市場和轉移美洲,2013年、德國的轉基因作物試驗種植數量為零 ,即德國不搞轉基因食品作物的商業化種植、且連試驗種植也不搞了。下面是美國農業部頒布的相關統計圖表,可一目了然:
很清楚,歐洲(譬如德國)還保持著轉基因食品作物開發的實力、并沒任何“落后”;其變化不過是市場轉移:德國等歐洲國家是現代生物學化學的發源發祥地,他們知道生化技術可用來制造大規模殺傷武器、且已在世界大戰中付諸應用;后來至今的許多毒素農藥就來自那些生物化學武器技術,而轉基因成分多數就是那些毒素農藥;轉基因種子開發公司多數就是生化武器和毒素農藥的開發公司。如此,德國等歐洲國家很清楚,轉基因食品作物不過是在作物內部添加了和捆綁了毒素農藥的食品,吃轉基因食品就是吃毒素農藥、使用轉基因種子商業化種植就是捆綁式地大量增加農藥用量。因此,為本國國土安全和人口安全,德國等歐洲國家就要拒絕食用轉基因食品、拒絕轉基因作物商業化種植、甚至連試驗性種植都停止了。面對那種市場狀態,世界級的轉基因技術公司不得不將他們的轉基因食品業務撤離歐洲。
換句話說,德國等國家當然知道要利潤要賺錢,同時,他們更知道,本國的國土安全和人口安全比賺錢更重要、要重要得多多。如此,既然拉美國家要賺錢且還沒充分意識到轉基因作物對生態環境的嚴重危害風險,那就把試驗種植和商業化種植都轉移到拉美國家;既然中國當局特別是中國農業部門為金錢利益而可以廉價出賣中國的國土安全和人口安全,那就把轉基因食品的銷售重點放到中國。
其實,早在九年前,美國就指明了那個發展趨勢。2004年,美國開始轉基因食品作物商業化十周年之際,美國做了反思,清楚看到轉基因食品作物是“垃圾技術”。如何把“垃圾技術”變成“黃金技術”?耶魯大學發表的文章提出建議說:轉基因食品“垃圾技術”能否變成“黃金技術”,不取決于它的發源發祥地歐美國家,而是取決于中國等亞洲國家的消費。
從此以后,發達國家的轉基因公司就把轉基因食品的銷售重點轉移到了中國,并取得很大成功,以至于中國農業部及其上級機關官員已經數次公開表明他們是外國轉基因公司的在華市場代理人、并忠心耿耿地為外國轉基因商業利益服務;其服務包括打著“科學”旗號而用撒謊手段誘騙中國民眾大吃轉基因食品,也包括不擇手段地打擊和迫害反對轉基因食品泛濫的中國公民。 簡單說,那就是:發達國家的“垃圾技術”,中國農官撿起來就自以為是“領先”和“占領制高點”了。如此愚蠢,全球除了中國、哪里去找呢?由此而來,一個全球化的轉基因食品供銷產業鏈形成了,那就是:
附圖:全球化的轉基因食品供銷產業鏈:
發達國家:提供轉基因食品種子及其捆綁的農藥,賺大錢,人口安全和生態安全都可保。
拉美國家:提供轉基因食品作物的試驗和商業種植農田,可賺可賠錢、生態安全則難保。
東方中國:提供轉基因食品作物的消費人口,賠錢、人口和生態的安全都難保。
誰領先、誰落后,不是昭然若揭了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