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在那些思辨天賦較差同時又對社會真實一無所知的頭腦里,一般而言,“言論自由”本來就不是絕對化的。而把“言論自由”作為民主的絕對標高,與追求絕對言論自由,兩者在荒謬性上是沒有區分的。對于為“言論自由”而戰的那些人,這道理誰都懂。但誰也不愿意說出來。言論的陣地上,但見斗士們揮舞著“言論自由”的大棒試圖一擊致命——難道這不是一種奇異的現象:以“言論自由”的武器消滅對方的言論自由?所以,“我不同意你的意見,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根本就是一句扯淡。伏爾泰本人壓根兒就沒說過這句話。
所以,“言論自由”與其說是一個崇高理想,不如說它是一種武器更實在。
最近發生的茅于軾沈陽講座遭擾、長沙講座受阻,和張宏良保定宣講被逐,寓言般地為我們揭示了今日中國社會言論自由的真相。這幾個事件不是好例子,但再也找不出來比它們更直截、更富象征意味的例子了。忽略掉茅于軾和張宏良及其各自陣營的立場、觀點(即言論內容),嘗試從“純理論的言論自由”(盡管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什么事情能夠純理論)的角度,對上述事件進行純真的觀察分析,會產生種種疑惑:天然熱愛言論自由的一方,為什么不能容許對方的言論自由?不僅不能容許,還要祭起“言論自由”的強大武器進攻對方?你換種武器好不好,至少不致于讓圍觀的人們看著那么別扭,也不致于讓言論自由本身受辱。
但更真相的區別還不在虛偽和滑稽,而在于:干擾或抗議茅于軾的,是民眾(即網絡上自稱屁民的人);帶走王新年、驅逐張宏良的,是警察。前者是公民個體或群體,后者是國家機器。前者雖有不同觀點或意見但無強制力,后者未必不同意王新年張宏良的觀點卻擁有法律強制力。
一定有人要推演危險:如果茅于軾真在長沙開講了,一定會遭受暴民(所謂“毛左”一派)的襲擊——這不是赤裸裸的暴民強制力又是什么!這種“危險”是幻想危險,或者叫“制造危險”更準確。事實上,這種危險是不存在的。截止目前的事實表明:在已發生的幾樁異見暴力沖突中,吃老拳暴栗的無一例外都是“毛左”同志。再退一步講,就算茅老果然遇襲了,自有法律會為他加倍地復仇出氣。不信?最新發生的孔慶東爆粗口被罰案例,難道還不足夠安慰茅黨戰友們委屈的心靈嗎?
事情現在有些明朗了:究竟哪些人實際擁有言論獨裁之權,且行言論獨裁之實,卻長年終日悲天怨地為“言論自由”而戰。邏輯至此,有句形象的描述便要脫口而出:端起碗吃飯,放下筷子罵娘。不止如此,更有筷子還未放下、端著碗邊吃邊罵的,例如戴著口罩公開簽售。
這是一種什么精神?這是撿了便宜賣乖的精神,這是裝孫子的精神,每一個中國公共姿勢分子都嫻熟于這種精神。人間確實有鬼,但并無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裝孫子——這些人為什么要滿腔熱忱任勞任怨裝孫子?這才是值得分析研究的問題。
諾姆·喬姆斯基《海盜與君主》第一章開篇第一句就說:“比較而言,美國對言論自由的限制之少,雖不能說獨一無二,但至少也非比尋常。”緊接的一句是:“同樣不同尋常的,是美國在限制思想自由方面所采用的各類技術的廣泛性和有效性。”而這兩個現象是互相關聯的。美國實施思想控制的技術是什么呢?沃爾特·李普曼稱之為“制造共識”,愛德華·伯奈斯則叫作“策劃共識”。簡單說,就是在某個民眾的聲音被聽到的可能越大、使用暴力消滅聲音的可能越少的社會里,就必須保障這些聲音表達的是“正確的事情”,并為此創造某些技巧。美國公眾輿論專家埃弗里特·拉德將它稱為“治國之術的精髓”。他認為,一名總統“必須致力于策劃共識”。
“正確的事情”,就是促使國家政策對精英集團的利益有利的事情。其操作流程是這么一條線:控制輿論—制造共識—控制思想—左右政策,最終實現控制政治。當然,細究起來,里面的道道還是有些技術含量的——若非如此,又如何騙得了大洋彼岸的億萬粉絲呢!與美國不同的,是今天的中國社會里,策劃共識的不是總統而是公共姿勢分子群體。而在動機和動力方面,大洋兩岸的共識策劃者完全一致:精英集團利益。——一句話,裝孫子就是為了占便宜,此即裝孫子精神的動力源泉。
擅于揮舞“言論自由”大棒制造共識的斗士們,深諳“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的撒嬌規律。因此,在今天中國的輿論場上,你將常常看到這樣的場景:嬌滴滴抱怨或惡狠狠詛咒中國言論不自由的人,總是聲音最大、享受言論資源(自由)最多的那些人。當“嬌滴滴”越來越得逞之后,他們便會露出“惡狠狠”的獠牙,開始嘗試策動輿論的惡浪,徹底倒翻中國社會這艘船。事實上眼前他們所做的,已經不再是“策劃共識”而是在制造共識,已經越過了“控制思想”而試圖綁架政治。——不是嗎?以共產黨(而非執政黨)的眼光去觀察,連官媒黨媒恐怕都早已淪陷了。
早在十幾年前,一位作家把1980年代稱作“話語環境的黃金時代”(此處的“話語環境”與時下的言論自由大致同屬一回事),并預言情形將越來越壞……那時候聽著心里迷惑:眼前的社會不是正在朝著話語空間越來越寬容、言論尺度越來越開放的方向發展么,且不說出版業的繁榮泛濫、新媒體的層出不窮,單就內容來看,也是各種“大膽”各種“異議”,幾乎到了百無禁忌的邊緣——怎么可能會越活越回去了呢!
但終于,目睹著今天的現狀和最近發生的事情,讓人不得不想起列寧的話:“資本家把取消書報檢查和各黨派可以自由出版任何報紙叫作‘出版自由’。實際上這并不是出版自由,而是資產階級富翁欺騙被壓迫被剝削人民群眾的自由。”“資產階級社會的‘出版自由’就是富人有自由在每天數百萬份的報紙上有計劃地不斷地欺騙、腐蝕和愚弄窮人——被剝削被壓迫的人民群眾。”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