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報:西方假新聞破壞敘利亞和平
卡琳•洛伊克費爾特
原文提要:敘利亞沖突只能以和平方式解決。西方和阿拉伯主流媒體的片面報道沒有為此作出貢獻。
敘利亞安全部隊的暴行激起了武裝反抗。來自約旦、黎巴嫩和土耳其的武器和戰斗人員進一步推動了沖突的軍事化。在外國建立的敘利亞全國委員會雖然不在國內活動,但也正因此頻頻在半島電視臺和阿拉伯電視臺發聲。要求通過對話和談判實現政治過渡的反對派力量被邊緣化了。
媒體自相矛盾的報道和評論令人沒法對敘利亞局勢形成一致的看法,而且制造了混亂。人們說在巴卜阿姆魯和伊德利卜這兩個熱點地區爆發了內戰。西方要求巴沙爾•阿薩德總統辭職,阿拉伯國家聯盟單方面開除敘利亞,歐盟實施制裁,聯合國大會通過了有關決議——這一切都在分裂這個國家。有人歡迎這些措施,要求外界進一步對敘利亞領導人施壓。有人反對這些措施,斥之為干涉內政。他們認為自己被外國的利益所綁架,被騙走了和平開展民主和改革的機遇。
外國公眾對敘利亞的事態發展也看法不一。在美國媒體、許多歐洲媒體和不少阿拉伯媒體看來,敘利亞領導人應為流血負責。亞洲媒體、俄羅斯媒體、一些阿拉伯媒體和拉丁美洲媒體對此則有不同見解。它們報道了現政權嘗試與起義者談判,報道了武裝團伙攻擊公共基礎設施,綁架和殺害平民,襲擊軍隊和國家安全部隊。人們了解到動亂和制裁對經濟造成的影響。在敘利亞,除了官方媒體外,也有私人經營的英文雜志和網站持續報道動亂的背景。它們讓來自不同陣營的人發言,描述了報道的困難,詳細介紹了敘利亞的各個社會群體,例如敘利亞反對派的“新老骨干”。人們講述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受到的侵犯。這包括情報人員對他們的威脅恐嚇,但大多數人覺得士兵和軍隊是在保護自己。
境外反對派(敘利亞全國委員會)、西方的媒體和政府配合得很好,成功使敘利亞在國際上陷于孤立。在大馬士革,許多談話對象對筆者說,巴沙爾總統被妖魔化了:“比起在自家門口親眼所見的”,今天大部分民眾更相信“半島電視臺和阿拉伯電視臺”。他們說這是“媒體戰爭”。
國際主流媒體拋開了新聞工作者應有的嚴謹態度,直接采用和播出“YouTube”網站和若干博客發布的視頻。在遠離敘利亞的編輯部工作的記者盲目信賴為他們提供“報告和分析”的公關顧問。眾所周知,以敘利亞全國委員會為首的境外反對派與美國、英國和海灣國家卡塔爾和沙特阿拉伯聯系密切。有鑒于此,編輯至少應該也聽聽另一方的觀點,核查被送到他們手里的素材的真實性。但他們在大多數情況下并未這么做。顯然,“新媒體”和“社交網絡”承受著很大的壓力,以至于這些素材雖然帶有疑問卻還是被發布了。有些記者展現了勇氣,堅持報道沖突的各方。他們受到了責罵、威脅和排擠;媒體內部的壓力加強了。筆者在大馬士革得知,有些人辭職或被解聘,其中就有半島電視臺和土耳其媒體的工作人員。
2012年3月,有關敘利亞的頭條新聞來自倫敦(敘利亞人權觀察組織的所在地)、多哈(卡塔爾)、利雅得(沙特阿拉伯)、開羅(埃及)和聯合國安理會所在地紐約。生活在敘利亞的人們的言論幾乎不被西方國家的媒體所報道,因而更不可能被西方公眾知曉。國際智庫正在制定這個國家未來的走向。
生活在大馬士革郊區的哈立德堅信這是“媒體戰”。他舉了幾個例子。半島電視臺曾報道,在敘利亞再也買不到面包了,所有面包店都關門了。然后他自己出去走了走,發現面包店仍在營業;還有一次,有朋友打電話給他問他是否安好。朋友從半島電視臺得知他居住的地區“發生了戰斗”。但他周圍一切都平靜;后來半島電視臺又報道在當地的一場示威活動中有3人被殺。他出門想搞清楚究竟是誰被殺了。結果每詢問一家人,他就得到一個新的名字,最后拿到了10個男子的姓名。他走訪了這10個人的家庭,而這些所謂的死人正安然無恙地坐在家里。在墓地有人告訴他,沒有人死。
“錯誤的報道和謠言讓人們行動起來”,哈立德說。他說自己不再相信任何人了。他認為,境外的反對派團體接受金援,因而也相應地“為它們的主子工作”:沙特阿拉伯、卡塔爾、法國。“沒人當真在意敘利亞的自由”,哈立德對此深信不疑,“他們說這里發生了人道主義災難,然后就運來更多武器?!”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清遠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