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環球時報》,讀到北京知名學者劉仰的一篇文章“罵別人漢奸的時代已過去”,劉仰先生是左翼熟悉的的愛國學者,在該文中, 劉仰對于某網站(顯然是指烏有)發起了“當代十大漢奸”網絡評選活動十分不感冒,故而痛斥之。
姑且不說這樣一個評選活動只是正義之劍網友個人搞的,發表在烏有網站上的(烏有的編輯在正義之劍的文章中已經加了按語說明),根本談不上什么“某網站發起”,極右派在新浪微博和境外媒體上將此事強加給烏有,企圖借以丑化攻擊烏有,經常光顧新浪微博的劉仰先生顯然也被誤導了。筆者只想就劉仰先生的文章問問,什么才是劉仰心中的漢奸!
劉仰認為“漢奸”即“出賣國家利益”,或者“通敵”或“叛國”,才能叫做漢奸!特別是“通敵”或“叛國”,只有國與國之間有明確敵對關系時才能成立。當今中國,國與國之間明確的敵對關系并不存在,頂多只有敵對意識存在,所以要謹慎使用“漢奸”一詞。
如果按照劉仰上述表達,那當今的南方系是絕對算不上漢奸的,南方系鳳凰網雖然與美國主子勾勾搭搭,但口口聲聲依然在叫喊維護南海利益!同樣,秦檜、汪精衛等也不應稱之為漢奸,秦檜、汪精衛雖然也分別與大金、大日本勾勾搭搭,但客觀上也維護了本國利益,特別是秦檜同志,紹興和議兩國和平百余年,使得大宋國與大金國之間明確的敵對關系不復存在,頂多只有敵對意識存在罷了,所以我們對于秦檜同志要謹慎使用“漢奸”一詞。
但是,劉仰特別表示,歷史上將秦檜、汪精衛等稱為漢奸是正確的。從劉仰對于漢奸的定義來看,顯然與這句話是矛盾的!劉仰將秦檜、汪精衛稱為漢奸,不過是對于傳統說法的因循罷了,實際上是缺乏自己的思考的!宋史白看了!
劉仰還寫道,印度很少有“印奸”的說法,是因為印度太弱,不像中國,即便被外族打敗,文化依然強大。對此,筆者也不能贊同,儒家沒有擴散到印度,倒是印度的佛教擴散到了中國,至今樹佛像不絕,我們拿什么證明比人家文化強大?當今中國,傳統文化被鄙薄,被輕視,被扭曲,被壓制,到了非西方文化不自由,不民主的時代,遍地都是文化洋奴,我們還高談闊論什么自己的文化強大。
中華民族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候,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很明顯,知識界文化界依然并不清楚!
劉仰最后表示,確認“漢奸”的前提之一應該是明確的戰爭狀態。此外,在國際關系正常化的大背景下,確認“漢奸”需要有明確的賣國證據,否則就應該慎重,不能僅憑觀點和感情就給人隨意貼上“漢奸”標簽。
筆者認為,等到真打起來了,有了“明確的戰爭狀態”,就什么也來不及了!作為草民,那些人通敵賣國的證據現在未必能夠拿到,這本是政府的職責。但那些人的言論行為,客觀上對國家民族和人民利益已經造成了實質性的巨大威脅。欲滅其國,先滅其史。南方系媒體精英現在干的不正是這個勾當嗎?網友已經有大量揭露南方系罪狀的貼文,筆者在此不需再一一贅述。
筆者認為,批判漢奸,實際上是在批判其漢奸意識、漢奸思想,使其反思,使其猛醒,提醒其思想越線了,已經有損于民族的未來了。使其快速反正,這才是批判漢奸的意義!
而并不是真的要打倒其人的肉體,他們都是我們親愛的同胞,“要文斗,不要武斗”,武斗不是治病救人,懲前毖后的做法!但是,真要到了有“明確的戰爭狀態”的時候,依然在吃里扒外,那就必須要不客氣了!
抗日戰爭時期,張自忠將軍也曾經被輿論貼上了“漢奸”的標簽,后來,張自忠以慷慨戰死明志,證明自己不是漢奸!朝野惜之!
清者自清,濁者自濁,但針對漢奸意識的批評是不能沒有的!只要國與國之間的明爭暗斗還存在,它就有理由存在下去!
(謹以此文,與劉仰先生以及眾網友共同探討!或有得罪之處,請海涵!)
編輯補注:劉仰先生博客原文
慎用“漢奸”一詞
注:本文刊于《環球時報》,刊出時,標題改為“罵別人‘漢奸’的時代已過去”,我覺得標題改得不太好,容易被誤解為“永遠過去”,但我想說,它很有可能回來。雖然當前中國還能保持和平,但戰爭的威脅始終存在。此外,《環球時報》刊出本文時也有刪節,在此貼出全文。
《環球時報》刪節改標題的文章:
罵別人“漢奸”的時代已過去
劉 仰 北京知名學者
不久前,某網站發起了“當代十大漢奸”網絡評選活動。對這一做法我并不贊同。因為它牽涉到“漢奸”的定義問題。我認為“漢奸”的定義至少有一點應明確,即“出賣國家利益”,再明確一點,便是“通敵”或“叛國”,前者稍寬泛些,后者基本上是在國與國之間有明確敵對關系時才能成立。
因此,歷史上將秦檜、汪精衛等稱為漢奸是正確的。對當今中國來說,國與國之間明確的敵對關系并不存在,有敵對意識存在,這很正常。如果要細分,敵對意識也有不同形態,一種是意識形態上的,另一種是國家利益上的,未必全是你死我活,也有可能共存。在只有敵對意識或殘酷競爭而沒有明確敵對關系時,使用“漢奸”一詞,我認為應該謹慎。
國與國在戰爭狀態下的“漢奸”現象,在其他國家也有,例如美國獨立戰爭時也有“內奸”、“叛國”一說,似乎可稱為“美奸”;納粹時期,猶太人有“猶奸”,法國也有“法奸”等,與汪精衛之類的“漢奸”大同小異。
非戰爭狀態下的“漢奸”現象,在中國比其他國家更加突出。用印度做比較,為何印度很少有“印奸”的說法?因為印度太弱,在成為殖民地后,社會上層領導權力幾乎全部被西方人掌握,印度人只有順從或反抗兩種選擇。中國則即便在歷史上被外族打敗,文化依然強大,外族很難在上層領域徹底掌控中國,不得不借助部分漢族人來統治。
鴉片戰爭后,中國在軍事上被西方打敗,但西方很難像控制印度那樣徹底掌握中國的高層權力,由此出現“買辦”階層,他們是西方間接控制中國的特殊階層,也是最容易誕生漢奸的沃土。在一定歷史階段,西方認為中國落后野蠻,買辦階層中不少人既接受這種觀念,又借助西方武力在中國為西方服務,這是廣大中國人將他們當作“漢奸”加以痛恨的本質原因。
當今,雖然意識形態上的敵對在一定程度上還存在,將中國視為劣等民族的西方傲慢仍在延續,但畢竟與過去已不可同日而語。我認為,確認“漢奸”的前提之一應該是明確的戰爭狀態。此外,在國際關系正常化的大背景下,確認“漢奸”需要有明確的賣國證據,否則就應該慎重,不能僅憑觀點和感情就給人隨意貼上“漢奸”標簽。
網絡評選“漢奸”可以看成是去年左右派交鋒的一個行動。我一直盡量避免左右派的提法。左右派都有可能出漢奸,也都有可能出堅定的愛國者。因此,2011年間,左右派的交鋒熱熱鬧鬧,超越左右、達成共識的活動也不少。我認為,這一機械劃分并不有助于認清現實。貼切的說法是,應該讓認清中國的國家利益、認清本國利益與世界一體化關系的觀點占上風。就理論概念來說,注重國家利益的其實屬于右派,提倡世界主義、普世價值的,其實才是左派。由此可以看到,時下風行的左右交鋒、誰勝誰敗的結論、未來中國向左向右的猜測,常常只能讓人更加糊涂。
(環球時報)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