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版 - 推薦文章 每天下午六點更新

[思潮碰撞] 王紹光:民主的“四輪驅動”

“民主四輪”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涉及到和民主相關的東西,有兩樣東西恐怕是不能不談的,第一個就是所謂代表的產生。民主需要有代表,一種方式是大家非常熟悉而且很多人呼吁的,就是選舉。但是很少人想到其實還有另外一個方式,就是抽簽。所以這就是兩個“輪子”。民主還有另外一個層次,比選代表更加重要。選代表是間接的,更直接的是直接影響決策。直接影響決策一般人會想到的名詞叫“公眾參與”,但是還有另外一個“輪子”大家很少把他和公眾參與甚至和民主聯系起來,就是“群眾路線”。民主的實踐方式其實比很多人想象的要豐富的多。

[時代觀察] 網絡政治:特性、挑戰及其限度

本文基本立足點就在于把網絡政治視為一種新型的政治形態。但是,這一新型政治形態并不是存在于真空之中的。一方面,這是網絡技術和網絡空間的發展所致,如果說像航海技術、蒸汽機、飛行技術、電話、電視等所有技術設備都是因為政治化的利用而具有了一種政治屬性的話,那么網絡技術則是具有天然的政治性能。另一方面,網絡技術和網絡空間又不是獨立存在的,對網絡空間的復雜性和技術性通曉得越透徹,對其幕后操縱機制的認識也就越清晰。網絡政治的幕后操縱機制包括技術控制、資本控制和權力控制三個方面。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網絡空間對于占據先發優勢的霸權國家,有著特殊的吸引力。

[思潮碰撞] 從革命到動員--拉美公民社會與民主的匯合

早在幾十年前,公民社會就已經成為拉美社會科學界和政治行為體的熱門話題。雖然公民社會很早以前就已存在于人們的想象和西方文化中,但即使懷著這樣的迷惑,人們還是不禁產生疑問:為什么這個曾經遠離主流政治和社會辯論、處于邊緣化狀態的概念引起了人們的興趣?在如今的拉丁美洲,擺在我們面前的是各種緊迫的問題,如貧困、不平等、犯罪、體制薄弱等。那么,為什么公民社會能夠在辯論中激發那么多的聯想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首先思考一下公民社會與民主的緊密關系,還需要分析一下公民社會作為建設和鞏固民主的未來陣地所起的作用。

[思潮碰撞] 馬克思與世界主義:歷史考察與當代啟示

在馬克思看來,現代社會是一個日益擴張到全球范圍的世界歷史性存在。現代性并不是局限在特定地域、社會和民族國家內部的區域性事件,而是運行于全球性場域之中、關系到整個人類的世界歷史性大事件。馬克思人類解放思想的一個顯著特點便是超越民族國家的全球視野與人類關懷。無論是資本主義批判還是共產主義建構,馬克思的人類解放思想都始終貫穿著全球視野與人類關懷。那么,我們應該如何理解馬克思的全球視野和人類關懷,它與西方流行的各種“世界主義”思想又具有何種區別與聯系?在當代全球化境遇中,應如何從馬克思主義立場出發合理應對西方世界主義思潮?

[經濟視點] 福斯特對“市場拜物教”的批判及其對中國的啟示

由于認識不到生態危機與資本主義制度的聯系,國際社會主流應對危機的反應就是試圖通過市場、技術和政策改革來解決問題。美國俄勒岡大學社會學教授、生態馬克思主義的杰出代表約翰·貝拉米·福斯特深刻地批判了這種認識和做法,稱這種認識是“市場拜物教”、“技術拜物教”。他認為,生態危機的根源在于資本主義制度,除非進行全球范圍的生態和社會革命,市場和技術都不能拯救地球生態。福斯特對“市場拜物教”的批判不僅對國際社會如何應對生態危機,而且對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都有啟示意義。

[思潮碰撞] 從“人民陣線”到“考德威爾論爭”

之所以稱歷史學家小組的“階級斗爭”觀念是一個替代性的理論,是因為它并非矯枉過正的從一個極端跳到另一個極端,而是嘗試提供一個更為合理、更為全面的歷史理論,即“相對開放的歷史唯物主義觀念”。歷史學家小組的工作無論在研究對象、研究方法還是歷史理論方面其實都已蘊藏了對斯大林模式的突破。它使得“對階級斗爭的關注使強調意識、經驗、觀念和文化成為可能;它放大了歷史形成過程中人類動力的作用;并且通過把歷史結局看成由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共同塑造,它逃避了決定論束縛”。

[思潮碰撞] 馬克思與“人類解放”

馬克思關于“無產階級只有解放全人類才能解放自身”的偉大的箴言幾乎家喻戶曉。然而,這個激動人心的真理的斷言最近卻被徹底地懷疑,甚至遭到拒絕。批評者指出了把特殊階級等同于普遍性而產生的謬誤。我不想改寫馬克思的階級理論,也不想討論革命變革的“主體”。確切地說,我想討論在馬克思的箴言中所暗示的最大可能的問題。即當馬克思談到人類解放的時候,馬克思的意思是指什么?他的人類解放的思想對我們的行動和烏托邦的想象可能會產生什么影響?對第二個問題的回答是以第一個問題的回答為先決條件的。

[工農之聲] 項飚:勞工移植:東亞的跨國勞動力流動和“點對點”式的全球化

本文質疑了當今移民和全球化研究中普遍存在的兩組對立觀。一是經濟全球化與民族國家之間的矛盾。二是移民網絡與國家主權的矛盾。本文指出,這兩 組對立觀雖然在理論上成立,在實踐中卻不是那么涇渭分明。盡管日本、韓國和新加坡三國之間有差異,但是都展現了高度復雜的國家、資本和勞工的關系。毫無疑問,全球化在深化,勞動力的跨國流動在增加,但是國家主權并沒有削弱。"點對點"式的全球化是目前這種新的復雜關系的一個直觀體現。對這樣的中間層的社會過程的細致研究,將幫助我們理解當前亞洲地區的重大社會變遷。

[國際縱橫] 王靜:四個社會主義國家執政黨的階級觀

四個國家執政黨的不同傾向,可排序為朝鮮、古巴、越南、老撾。其中朝鮮對社會主義原則的強調程度最強,而老撾則已經基本實現了私有化。前者強調執政黨的階級純粹性,強調工人階級的領導地位,反對和限制私有制的發展,反對剝削現象的大規模出現。而后者傾向于淡化執政黨的階級色彩,大力借鑒資本主義的成果,發展私有制經濟。古巴和越南的立場則處于朝鮮和老撾之間,古巴跟朝鮮的立場更接近。

[思潮碰撞] 危機時代的激進想象力--美國左翼學術新趨向

從批判的角度來看,近年美國左翼學術研究的主要關注點在于對全球資本主義危機的總體性判斷和總體性剖析,并從這種剖析中引發出對資本主義制度本身的總體性批判。從行動策略的角度來看,近年美國左翼及馬克思主義研究的真實處境并不盡如人意,在看似極為利于左翼的歷史情勢中,左翼運動的戰略或策略卻大多建立在過于樂觀的形勢判斷上。

顯示數: 1 2 3 4 5 6 7 8 9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宅男网在线看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二区360偷拍 | 亚洲一级人成字幕 | 性爽爽刺激视频午夜福利757 | 亚洲制服丝袜日韩熟女中文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艾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