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聽一個警察朋友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是警察是一個懲惡揚善的職業(yè)的話,那么律師就是一個護惡抑善的職業(yè),他說已經養(yǎng)成了一種職業(yè)病般的存在,看到律師就渾身不適。
我不知道這個警察朋友的觀念能夠代表多少警察,但據他所說,他這種心態(tài)不是個例,在他認識的同志中是一種普遍的存在。
關于我對律師的看法,之前的文章也寫過不少了,我認為律師這種完全來自于西方思維下的職業(yè),與中國傳統思維中懲惡揚善有著一種思維迥異的悖論,因為懲惡揚善的行為在中國的傳統思維中天然具有一種與個人利益水火不容的性質,如果沾染了利益思維,那么懲惡揚善的性質就要大打折扣,甚至走向反面,可惜的是,律師就是一種為利益而表面上看著似乎是在從事這樣判定善惡的職業(yè),這其中對于善惡的判讀怎么會不受個人利益影響?有了個人主觀利益的影響而去判定某人行為對于社會的罪行程度,還有幾分客觀標準呢?如果一個社會對于善惡判定不能營造出一個更加客觀的標準,那么社會就必然走向善惡混淆的地步。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我是刑警》中,這樣導致人們覺得公正缺失的案例又再次上演,如果連警察這個職業(yè)都覺得社會中公正缺失,那么對他們維護社會公正的認知又會造成什么樣的影響呢?!
在《我是刑警》中,有這樣一個劇情,民警葉茂生發(fā)現有人偷車,在制止并抓捕過程中,被罪犯牛玉國拒捕,并對葉茂生連開三槍后逃跑,葉茂生在送醫(yī)搶救中,不治犧牲。
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個案件,最終罪犯卻僅僅是被判處了無期徒刑,判處這個襲警殺人案罪犯無期徒刑的理由是,民警葉茂生在抓捕牛玉國之前一個月去醫(yī)院看過病,在劇中只說去看過心臟,但是也沒有就說葉茂生有心臟病,然而,也是因為這個看病,卻讓襲警并開槍殺人的罪犯免除了死刑的處罰。
劇中對于如此判罰,既表現了其他的民警同志對于判罰結果的憤怒和無奈,但又“大度”的表現了對于判罰結果的理解,甚至還施教一般說,這是法律進步的體現。
我不知道這一段劇情現實中的民警同志看到之后真實的感情是不是和電視劇中表現得一樣,但是,我對于這個結果卻是十分的惱怒,劇中不判死刑的理由是因為葉茂生去醫(yī)院看過心臟,就不能認定葉茂生是死于槍擊,而這種荒唐的理由卻得到了法院檢察院的認可,這不是為了開罪就不講邏輯嗎?
我為什么說荒唐,請問葉茂生的死因難道不是因為被槍擊之后才死亡的嗎?就算是他有心臟病,難道他下樓去買一盒煙就會死亡嗎?死亡不是被槍擊導致的結果嗎?如果這種理由成立,那么難道不是為罪惡打開了脫罪之門?隨便擱腦子一過,這種空子要想鉆簡直是太容易了,只要得知對方有過心臟病,那么就相當于對于企圖謀殺他的人發(fā)布了一只免死金牌?這個電視劇不僅沒有批判這種判罰,還言之鑿鑿的視為法律進步,這是我最不能接受的地方,讓這部電視劇的思想性大打折扣。
并且,就從案情本身來說,也禁不住推敲啊,在中國都知道,襲警是重罪,比起其他傷害要加重判罰,而襲警致死,僅僅判處犯罪分子無期徒刑,這從法律上也不符合加重判罰的規(guī)定呀?
所以,從這一段劇情所企圖宣揚的思想來看,我認為還是在陰陽中國法律中關于死刑的判定,不客氣的說,我認為中國在這一點上跟著西方起哄,就是踐踏中國傳統思想中殺人償命的樸素正義觀,而且,這種處心積慮想在法律中剔除死刑判罰的思維,就是為了給惡行開脫的思維,這些年來,中國老百姓絕大多數人感覺到中國社會正義不彰就和死刑被以各種荒唐的理由免除有相當大的關系。
法律,為的是維護人民心中對于正義的仰望,為的是有效威懾社會中的各種惡行,如果我們的法律減弱了這種仰望,甚至是讓企圖實施惡行的人內心產生了一種保護符的依仗,那么我們的法律是不是就走入了歧途呢?這種想法,絕不是我危言聳聽,只要對于社會有深度思考,真正能夠傾聽人民聲音的人,都知道我說的就是今天社會的嚴重事實。
希望中國真正有良知的社會學者和制定法律的相關部門,能夠認真思考一下法律的意義吧,如果越來越多的人犯罪的原因是因為并不懼怕罪行所受到的處罰結果,那么社會的正義要靠誰來維護?!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