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偵察英雄》,講述抗美援朝中我中國人民志愿軍一個師偵察科的偵察兵們與敵人斗智斗勇,一次次完成偵察敵情、突襲敵后、阻敵逃路的艱巨任務。該劇思想意識基本正確,故事情節、人物塑造和畫面表現都基本合理,可以說在近一二十年來拍攝的抗美援朝題材影視劇(包括現在正在央視播出的電視劇《上甘嶺》)中出類拔萃。
尤其值得贊許的是,編導在故事展現中融入了抗美援朝戰爭的“保家衛國”意義:志愿軍戰士為家庭在土地改革中分得土地而激動,收到國內孤兒院孩子和老師尊崇勉勵來信后的感動,以及不讓自己的家人和祖國人民再遭當年日寇侵略時一樣的屠殺的決心。
劇中還表現了近年來抗美援朝題材影視劇中沒有表現過的內容:南朝鮮偽軍屠殺朝鮮老百姓,敵軍潛入我方腹地進行破壞活動的“狐支隊”中的死硬頑固分子是在土改中被沒收了田地的地主,中朝兩國部隊互相支援戰斗,志愿軍偵察兵不顧危險救援被敵人挾持的朝鮮兒童,朝鮮游擊隊配合志愿軍偵察分隊炸毀敵人逃跑使用的橋梁,朝鮮老百姓和游擊隊員舍身救護受傷的志愿軍偵察兵,等等。這些,使對抗美援朝的表現較為全面完善。
我們說抗美援朝是正義的戰爭,這除了體現在保家衛國方面,還表現在救弱濟民方面。當時“美國”侵略軍的飛機大炮、毒氣彈和細菌彈不光用在兩軍對壘的戰場上,還施加于朝鮮老百姓及其家園,而且它所到之處燒殺淫掠無惡不作,盡發蠻劣獸性。我志愿軍對朝鮮人民則全心全意地救護、關愛、幫助,閃耀著文明的光輝,這正是正義之師進行正義戰爭的必有之義。幾年前南朝鮮一個叫金榮范的人曾研究過“朝鮮戰爭各方對平民的屠殺”問題,發現當年“美國”侵略軍和南朝鮮偽軍都有大量的針對朝鮮老百姓的大規模屠殺行為,但不得不承認中國人民志愿軍沒有一例這方面的問題。對這些方面,《偵察英雄》的表現比近一二十年來的那些抗美援朝影視劇有了明顯進步,但還是很不夠的。
《偵察英雄》的一些情節讓人有“似曾相識”之感,因為它的主要故事情節擷取、薈萃、提煉了抗美援朝戰爭中的許多戰斗事跡“原型”,比如:
劇情開頭部分,偵察兵小分隊爆破公路邊的懸崖,讓墜落的石塊堵塞公路,遲滯敵軍機械化部隊的行軍,這主要取自于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后期敵人趁我軍糧彈不繼大舉反撲時,我第二十軍、六十三軍和六十五軍在進行阻擊、掩護我軍主力后撤集結的過程中,運用小部隊層層阻截、遲滯敵軍的戰斗經歷。
偵察小分隊營救被俘文工團員的情節,來自于西歷1951年2月第四次戰役期間的一次行動:第四十二軍文工團十幾位團員偶遇一支滲透過來的敵軍特遣隊而被俘,該軍警衛營迅速追蹤前去,在敵人將他們押往敵后的路上將他們全部救出。
偵察小分隊炸毀玉江大橋的情節,主要采自于西歷1950年11月第二次戰役中,第三十八軍副科長張魁印帶領偵察支隊插入敵后,炸毀交通要點武陵橋,截斷敵人敗逃退路的戰斗行動。
朝鮮老百姓和女游擊隊長救援身負重傷的偵察科長梁辰的情節,類似事跡在抗美援朝中發生過不少,以前一些文藝作品中曾有所表現,例如電影《奇襲》中偵察連長方勇執行任務時被敵軍追擊負傷,朝鮮老大娘掩護、救治了他;長篇小說《東方》中連長郭鐵在阻擊戰中負傷滯留敵后,朝鮮大娘隱藏他,朝鮮游擊隊將他護送回部隊。
偵察小分隊深入敵人腹地消滅南朝鮮偽軍“黑豹師”一團團部的情節,顯然是取自西歷1953年7月的抗美援朝最后一戰“金城戰役”中,第六十八軍二零三師六零七團偵察連副排長楊育才,率領十二名偵察員插入南朝鮮偽軍“首都師”的防御縱深,突襲并消滅該師第一團(“白虎團”)團部的事跡。
偵察連消滅、占領敵團部和榴彈炮陣地、物資倉庫后,長途急行軍搶占禿鷹嶺,擊退敵人進攻,堅守陣地,保證主力部隊圍殲敗逃偽軍的情節,類似的事跡在抗美援朝中也有很多,與劇中很相近的是西歷1951年4月第五次戰役打響后,第六十四軍偵察科長王統率領偵察支隊向敵人縱深穿插,奔襲兩百多里,占領扼制西線敵軍退往漢城的交通隘口道峰山,堅守三晝夜,挫敗敵軍多次進攻,最終與迂回而來的兄弟部隊會師,圓滿完成阻斷敵退路的戰斗任務。
電視劇《偵察英雄》將我志愿軍在抗美援朝中的英勇事跡化用于劇中師偵察科長梁辰和他率領的偵察戰士們身上,比較妥貼自然合理,較好地達成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優秀文藝作品創作的要求。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