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思潮 > 文藝新生

《革命人永遠是年輕》:禮贊青春的樂章

曹 芳 · 2024-05-04 · 來源:學習時報
收藏( 評論() 字體: / /

  “革命人永遠是年輕,他好比大松樹冬夏長青,他不怕風吹雨打,他不怕天寒地凍,他不搖也不動,永遠挺立在山頂。”《革命人永遠是年輕》這首膾炙人口的紅色經典歌曲,從誕生那天起,就以其蓬勃的朝氣、創新的熱情鐫刻著歷史,時至今日,每每聽來,歌聲穿越時空的魅力依然長存,激蕩起一份溫暖人心的情感共鳴,值得一代代青年人不斷回眸。

  追尋抗聯足跡,汲取創作源泉

  《革命人永遠是年輕》是歌劇《星星之火》中的核心唱段,《星星之火》謳歌了東北抗日聯軍和人民群眾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不怕犧牲、前赴后繼,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者的英雄壯舉,展現了中國人民奮勇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堅定決心。該歌劇由東北魯迅文藝學院創作,侶朋為導演、編劇,李劫夫作曲,1950年12月首次在哈爾濱演出。

  東北抗聯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史一直是廣大文藝創作者萃取創作素材的重要來源。1949年,東北魯迅文藝學院音樂部副部長李劫夫和劇作家侶朋在白山黑水間深入探尋當年東北抗聯英雄足跡。在東北抗聯戰斗過的地方,他們不禁為戰士們所面臨的惡劣條件感到震撼。抗戰時期,東北抗聯使用的武器十分簡陋,作戰形勢異常復雜,還面臨著缺衣少食、挨凍受餓的現實困境,但東北抗聯將士勇于挑戰人類極限,在深山野林、冰天雪地里,英勇無畏地與數十萬敵人進行殊死搏斗,譜寫了一曲曲感天動地、氣壯山河的抗日史詩。

  在這次創作素材的采集過程中,一位被大家稱為“老李頭”的抗聯老戰士事跡令李劫夫一行印象十分深刻。“老李頭”的真實姓名叫李升,1867年出生,自幼在山東德州的一個運河碼頭搬運工家庭長大,28歲時來到東北地區謀生。1933年,已近古稀之年的李升加入中國共產黨,在東北抗聯擔任交通員工作,具體負責傳遞文件情報、護送過往干部等任務。他生活經驗豐富,機智沉著,腿腳又快,利用年歲大的優勢,以“父子”“父女”“公媳”等關系為掩護,多次護送楊靖宇、李兆麟、馮仲云、趙一曼、周保中等抗聯戰士來回過往,每次都圓滿完成了任務,所以東北抗聯的戰士們都親切地稱他為“抗聯的父親”“抗聯的老爺爺”。1951年國慶節,李升受邀赴北京參加國慶觀禮,并得到毛澤東送的一根刻有“革命之父”四個字的手杖。

  熱血鑄就青春,永遠向光而行

  走訪期間,侶朋對東北抗聯親歷者李敏進行了采訪。李敏原名李小鳳,1924年11月出生于黑龍江省湯原縣梧桐河村(原屬蘿北縣),朝鮮族。童年時的李敏接受了愛國主義和革命思想的教育。1936年冬,12歲的李敏在湯原縣板場子屯見到了李升,懇請他帶著自己上山去找抗日部隊,經過三天三夜的跋涉,李升把她送到抗聯第六軍第四師營地,李敏由此成為東北抗聯部隊中年齡最小的女戰士。東北抗聯的戰斗和生活十分危險艱苦,但李敏卻從不畏懼,她在運糧隊頂風冒雪為部隊運送糧食物資,在被服廠夜以繼日勤奮工作做軍服,還擔任護理傷員的工作。她隨部隊艱苦轉戰,爬冰臥雪,登山渡河,多次與死神擦肩而過。東北抗聯的艱苦斗爭環境對每個人的信念和意志都是嚴峻的考驗。1939年,李敏隨部隊參加了七星峰戰斗,由于敵強我弱,戰斗失利,代理師長產生悲觀情緒。這時,年僅15歲的李敏說:“我們是奔著共產黨領導的革命隊伍抗日救國的,我就是死在戰場上也不能走。”

  侶朋和李敏促膝長談,交流了整整7天,詳細了解了李敏參加革命的經歷。一件件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讓侶朋與李劫夫深受感動,也深受教育,他們覺得不能讓這些光輝業績湮沒在歷史的塵封中,而應該讓更多的人看到當年浴血奮戰、赴湯蹈火的英勇場面。回到哈爾濱后,侶朋根據采訪到的素材,與李劫夫等人一起投入到緊張的創作之中。三個月后,一部名為《星星之火》的歌劇展現在世人面前。整部歌劇以東北抗聯中的真實人物為原型創作,圍繞東北抗聯交通員老李頭和抗聯女戰士李小鳳(李敏)兩個核心人物展開。主題曲《革命人永遠是年輕》出現在第二幕第一場。主要描述的是李小鳳的父親落入日本兵的圈套后,李小鳳聽從母親的話上山去找游擊隊,可是在途中不小心掉入冰窟窿中,這時東北抗聯交通員老李頭及時出現救下了她。小鳳向老李頭表明要參加革命的決心,于是老李頭建議她改名為“李青陽”,寓意革命人就像松樹一樣向著太陽蒼翠長青,永遠年輕。此時兩人共同唱起《革命人永遠是年輕》這首歌曲。

  《革命人永遠是年輕》運用具有革命樂觀主義的歡快曲調來展示抗日將士精神風貌。雖然歌詞簡單,僅由6個樂句組成,但情緒激昂,催人奮進。整首歌詞以比擬的形式,把革命人比作松柏,傲然屹立于山巔,任他風吹雨打,我自巋然不動。“年輕”兩個字,是一個文眼,是一個狀態,更是一種心理,反映出革命者堅定的信仰信念、高尚的愛國情操和偉大的犧牲精神。歌曲旋律簡單,好記好唱,全程基調為輕松愉快的四分之三拍,具有一種特有的動感,尤其結尾處那個有力的五度大跳旋律音程可謂點睛之筆,它完美地構筑了歌曲的高潮。這首歌曲伴隨著《星星之火》的上演而深入人心,廣為傳唱,2009年,該曲入選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等10部委推薦的“100首愛國歌曲”。

  歷經歲月滄桑,不老的是青春

  東北解放后,歌曲的主人公李敏和李升在哈爾濱又重逢了,但由于種種原因,他們終究沒能看到《星星之火》這部歌劇。李升因年事已高,被組織安置在東北烈士紀念館安度晚年,可他經常不顧年邁體弱,向青少年講述東北抗聯故事,鼓勵他們厚植忠貞報國、竭盡赤誠的情懷。李敏曾擔任過黑龍江省政協副主席,為給后人留下更多東北抗聯歷史的寶貴財富,歷時30余載,撰寫了《風雪征程——東北抗日聯軍戰士李敏回憶錄》。她用樸素的文筆毫無雕飾地把她經歷的抗聯艱苦斗爭、報效祖國的故事告訴世人,啟示人們要銘記東北抗聯的歷史;為弘揚東北抗聯精神,她發起組建了東北抗聯精神宣傳隊,帶領宣傳隊員深入工廠車間、田間地頭、居民社區、部隊學校,作抗聯英雄事跡報告,演唱抗聯歌曲;為擴大東北抗聯的影響和充分肯定東北抗聯十四年抗戰的歷史地位,她積極奔走,多方呼吁,提出了將中國人民抗日戰爭輝煌歷史由八年改為十四年并納入全國中小學教科書的建議,她的建議被采納。

  李升和李敏譜寫了一曲矢志奮斗的革命者之歌,雖閱盡千帆,仍似青年般意氣風發。他們始終與黨同向同行、共同前進,在烽火硝煙中抗戰到底的頑強意志,在和平年代里傳揚黨的光輝歷史的堅持和擔當,以及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思想境界,永遠值得學習和傳頌。

  百年風云且翻涌,革命自有后來人。今天的青年們,釋放著青春激情、追逐著青春理想,讓青春在為祖國、為人民的奉獻中煥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讓“革命人永遠是年輕”的旋律響徹祖國大地。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蝸牛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如何看待某車企“中國工人”在巴西“被指處于類似奴役式環境”
  3. 小崗村分田單干“合同書”之謎及其它
  4. 烏克蘭逃兵
  5. 政說心語|一味地否定前30年打下的基礎究竟圖個啥
  6. 殖人哭了:還是中國好,別來美國做牛馬了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倒反天罡!瑞幸給打工人節假日三薪,原因竟是…
  9. 王忠新:清除內奸遠遠難于戰勝外敵——蘇聯“肅反運動”功不可沒
  10. 女士,你罵“泥腿子”,身份暴露了
  1.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2.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3.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4. 與否毛者的一段對話
  5.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6. 群眾眼睛亮了,心里明白了,誰不高興了?
  7. 社會亂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著
  8. 我國的社會已經有了很大的問題:內卷,失業,學歷貶值…
  9. 不能將小崗村和井岡山相提并論!
  10.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0. 我們還等什么?
  1.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假裝上班公司火爆背后,年輕人花錢假裝上班
  6. 機關事業單位老人、中人、新人養老金并軌差距究竟有多大?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一区二区免费看 | 天堂网亚洲综合在线 | 午夜福利片国产在线 | 日韩亚洲国产综合久久久 | 亚洲香蕉免费有线视频 | 专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