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編者按
《關于活著》是希克梅特的名作,在1947年至1948年間分三次寫下。早年的詩作往往率性不羈,縱情馳騁。獄中的文字是受審查的,因而更多暗示和婉轉,但并不晦澀遮掩。這組詩亦然,像成竹在胸那樣娓娓道來,激流涌動在貌似平靜的水面下。詩中的人類愛、世界之愛,生命之愛,是和獨立自主的自我的意識并生的,事實上濫觴于人文主義時代——資本主義開疆拓土的年代,使得作為息息相關的、一體的人類意識成為可能,其極致就是“博愛”。早期工人運動的重要口號之一是“四海之內皆兄弟”。此后的“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則是它的科學社會主義版。當然我們知道,資本主義現實與博愛之類的“理想”相去甚遠;剝削壓迫、分而治之、自栩高貴的文明人以睥睨“野蠻人”,才是資產階級及其仆從的圭臬。競爭普遍化的結果,是“一切人對一切人的戰爭”。以鄰為壑成為常態。嘴皮子上的博愛則僅供抹殺階級對立的事實。
??嗣诽氐脑?,藝術上成型于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轉入現代主義的時期,思想上則從早年資產階級思想家的“理想”接續到階級斗爭與共產主義。有作家談到,她喜愛??嗣诽氐脑?,原因很簡單:因為我是個共產主義者啊。但在土耳其統治者厲行查禁的年代,中上階級知識分子也偷偷閱讀他的詩?! ?/p>
◆
Ya?amaya Dair
關于活著
◆
〔土耳其〕希克梅特(Nazim Hikmet)
譯者│吳季
1
活著可不是兒戲,
你得極其嚴肅地活著
比方說吧,像一只松鼠,
我是說,別指望活著以外的東西,
我是說,你要做的就是活下去。
你得嚴肅地對待生活,
我是說,嚴肅到這樣程度,
就好比,雙手反綁在身后,背靠著墻,
或是,戴著護目鏡,
穿著白大褂,在實驗室里
你可以為了人們獻身,
甚至為那些素未謀面的人,
就算沒人強迫你這樣做,
就算你知道活著
最真,也最美。
我是說,你得這樣嚴肅地對待生活,
比方說吧,就算七十歲了,仍把橄欖樹種植,
不是為了你的孩子什么的,只是因為,
雖然你害怕死亡,卻不相信死亡,
我是說,因為活著要沉重得多。
?。?947年)
2
比方說,我們病得很重,要動手術,
也就是說,在雪白的臺子上
我們可能再也起不來。
盡管走得太早了些,難免感到悲傷
但別人講笑話,我們仍然會笑,
我們會望著窗外,看看是否在下雨,
或是急不可耐地等著
最新的新聞節目……
比方說吧,為了值得奮斗的東西,
我們一馬當先,比方說。
就在某天,在第一次沖鋒中
我們可能仆倒,死去。
我們會懷著異乎尋常的憤怒,懂得這一點,
但我們仍然會憂心忡忡地想知道
這持續多年的戰爭何時結束。
比方說,我們身在牢獄,
將近五十歲了,
還要呆上十八年,鐵門才會打開。
不管怎樣,我們仍然同外界一道生活,
同外面的人們,還有動物,斗爭,還有風
我是說,同高墻之外的外界。
我是說,不論我們如何,身在何處
我們必須仿佛自己不死那樣地活著……
?。?948年)
3
這地球會變冷,
群星中的一顆,
最小的星星中的一顆,
藍色天鵝絨上的一小粒金子,
我說的是,我們偉大的地球。
這地球終有一天會變冷,
不是像一塊冰
甚或一片死掉的云
而是像一??蘸颂遥瑵L動
在無盡的漆黑的太空里。
現在,你就該為此而悲痛,
現在,你就得體會這種悲傷。
因為這個世界必須被這樣深深愛著
假如你想要說“我活過”……
?。?948年2月)
[1] 某網站引用第三首的英譯本,題為《獄中致凱末爾·塔希爾的信》(Letters to Kemal Tahir from Prison),并介紹道,他的朋友凱末爾·塔希爾當時被叛了17年徒刑。第二首也寫于1948年,其中有“我們身在牢獄∕將近五十歲了,∕還要呆上十八年,鐵門才會打開”,或許也是寫給塔希爾的。待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