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面向觀眾)各位觀眾,大家春節好!給大家拜個年。
【乙】(雙手抱拳、心不在焉地)嗯-嗯-嗯。
【甲】哎喲,你咋這么個樣子呢,也不向觀眾好好地道聲春節好呀?
【乙】沒那個心情。
【甲】咋得啦呀,你這是。
【乙】別提啦,俺孫女這三年多幾次住院,都花了幾萬了。前幾天又住院了。
【甲】噢,明白了。你這是愁的,年也沒過好。
【乙】我還過什么年哪?是在過鬼門關哪。就憑這點退休工資,欠的賬都兩三年了,也沒全還上。過年還不上錢,我這老臉沒面子了。
【甲】哎,咋這么說呢。你兒一家也見底了?
【乙】俺兒一直在這兒干兩天,在那兒干三天,也沒個穩定的地兒,不見底能行嗎?
【甲】兒媳婦也不干了?
【乙】她那個商場的專柜撤了,早在家歇著了。前幾天老板說,節后換個地兒,再讓她去騙了。哎,伙計,你說我那時,咋就沒有這些讓人上火的煩惱呢?
【甲】嗨,老伙計,還真別說,那時還真沒這些破爛事的。
【乙】就是的嘛。那時候,我哪兒為病、為孩子愁過呢。
【甲】是的嗎。
【乙】記得有一年,我頭暈、渾身沒勁,我也沒請假去看。那天正上班,差點暈倒在車床前。
【甲】那可不得了呀。
【乙】可不是嘛。廠領導讓我第二天不要來了,上醫院去看看。
【甲】什么病?
【乙】醫生問了后就說,你可能有貧血和白血球減少。住院查一下骨髓造血。醫生隨手開了一份住院通知書。
【甲】就這么簡單?不查血就知道什么病了?神了?
【乙】就這么簡單!那時候的醫生不輕易開化驗單,打X光。憑的是真本事看病。不象現在的醫生,離開了機器,離開了X光,離開了化驗單,他真的快看不了病了。
【甲】噢。也是的。那時候提倡減輕病人負擔。
【乙】拿醫生開的住院通知書,到住院處就辦好了住院手續。來到了病房護士辦公室,分到了床位號,護士拿出了病號服,我拿著病號服,跟護士來到病房,床前有個小柜,護士把熱水瓶交給我,然后告訴我,去單位把支票拿來后再交給她。這樣,住院的事就完事了。
【甲】這么簡單嗎?也沒要押金嗎?
【乙】對,這么簡單,沒要押金。
【甲】住了幾天,查出什么病來了嗎?
【乙】住了十來天,做了穿刺,診斷為白血球減少癥。吃了一個多星期的藥和吊針,白血球升上來了。
【甲】這就要出院了?
【乙】對。
【甲】花了多少錢?
【乙】不知道。
【甲】不知道?你沒問?
【乙】是不知道呀。你說,我問花了多少錢,有什么意義嗎?出院時,醫生又紿我開了半個月的病假。
【甲】什么?半個月的假?這半個月還給工資嗎?
【乙】是半個月。憑什么不給工資?這算病假,你懂嗎?
【甲】那住院時的工資也沒少一分錢嗎?
【乙】那當然了。我們車間的主任和幾個工友還來醫院看了我兩次。
【甲】(直搖頭)不可思議,不可思議。
【乙】還有不可思議的事來,要不要我講給你聽聽。
【甲】還有什么不可思議的,你講給我聽聽。
【乙】聽好了啊,我家鄰居的一個小孩,一天傍晚,吃飯時,突然肚子疼痛難忍,鄰居馬上就把他送到我家隔壁那條街上的一個醫院就診。
【甲】怎么說了。
【乙】急性闌尾炎。馬上動手術,立馬推進了手術室。
【甲】也沒打X片,就知道是急性闌尾炎了?
【乙】那時的醫生認為,打片子,做化驗,是“確診”醫術的,是用來確認醫生對病情的診斷的,不是代替醫生來看病的。
【甲】沒交錢,就能動手術?
【乙】對。救命要緊。錢可以推遲交,搶救生命不可推遲。
【甲】對了,我想起了你給我說的毛主席說的一句話:“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
【乙】是的。現在是把毛主席的話作為口號,而不是作為行動的準則了。
【甲】那要是病人賴賬不付錢咋辦。
【乙】那時人的覺悟是很高的,極少有賴賬的。
【甲】有證據?
【乙】當然有了。
【甲】拿出來!
【乙】那時,病人看病掛號時也不用這卡那卡,這證那證的,全憑嘴一張。
【甲】哦,自報戶口?不說假姓?不說假地址?
【乙】對。不管城市的、農村的,只報個姓名,連住址都不用報。
【甲】不怕瞎編?
【乙】不是給你說過了嘛,那時人的覺悟是很高的,認為說謊騙人是可恥的。
【甲】住上院交押金了嗎?
【乙】交的很少。我那個鄰居的孩子,正在手術室里動手術,他爸回家才拿了二、三十塊錢來交上。
【甲】那夠用嗎?
【乙】不夠用的話,等出院時再一次交清。城市的一般都會交清。實在困難不能交清的,讓街道居委會開個證明就可以了,然后分期交。
【甲】那農村的哪。
【乙】農村也是這樣。回農村讓生產大隊開個證明,也是分期交,就可以拿上藥回農村了。
【甲】這地球上還能有這么便宜的事?
【乙】嗯,這地球上就是有這么便宜的事。
【甲】那再追屁股要賬,也是麻煩的。出院后有不還錢的嗎。
【乙】醫院不怕麻煩,醫院是為人民做好醫療服務的。大部分醫院都有藥費催交辦公室負責這事。實際上,大部分患者都會定期或送來或寄來藥費的。
【甲】這真是太好啦。
【乙】對實在還不起的,醫院就會給予減除或免除。
【甲】什么?(睜大了眼)錢不要了?
【乙】對。這就是毛主席時代辦醫院的宗旨。一切為了人民健康,生命至上。我再給你講個我親身經歷的小故事。
【甲】什么小故事?
【乙】我小的時候很調皮,到處爬高上低的玩。有一次,我摔著了。我的臉上破了,手破了個口子。我就上我家隔壁那條街上的醫院了。到了打針的那間屋,對護士說,阿姨,你能給我抹點紅汞,包下嗎?
【甲】你那阿姨咋說。
【乙】她說,咋弄成這樣,你娘非得揍你。
【甲】是該揍。
【乙】那阿姨用酒精洗好后,臉上給抹上紅汞,給手撒上了消炎藥,再用紗布給包上了。
【甲】花錢了嗎?
【乙】我小孩哪有錢。
【甲】這阿姨準認識你,或是你家的親戚。
【乙】不認識,也不是親戚。
【甲】那她怎么對你這么好。
【乙】告訴你吧,是什么原因對我這么好的。
【甲】什么原因?
【乙】因為那是毛主席時代。
【完】
寫作于2021年2月14日(牛年初三)
修改于2021年2月18日(牛年初七)
【說明】2015年2月22日羊年初四,我創作了相聲《毛澤東時代》(一)。我準備用相聲這種藝術形式宣傳毛主席、毛澤東思想、社會主義,反映那個時代的社會狀況及人民的精神面貌。有了靈感就寫,積少成多,力爭把《毛澤東時代》寫成一個系列相聲。為了更好地體現對毛主席及對那個時代的尊重,從現在起,統一更名為《在毛主席時代》。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