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電影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這部電影,就是《毛澤東和他的兒子》。
開場,就是主席在看朝鮮戰爭的狀況,考慮著出兵的問題……
朝鮮就是中國東北的大門。朝鮮一旦被美帝國主義吞并,中國東北、華北、整個中國和亞洲都危險了。
“我們不出兵讓敵人壓至鴨綠江邊,國內國際反動氣焰增高,則對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對東北更不利,整個東北邊防軍將被吸住,南滿電力將被控制。……總之,我們認為應當參戰,必須參戰。參戰利益極大,不參戰損害極大。”——毛澤東
?
毛岸英積極向主席申請參加朝鮮戰爭,主席更是義無反顧的堅持送他去朝鮮戰場。
有的人說毛岸英去朝鮮是在鍍金,這純屬胡說八道!
以毛主席的精明,如果想“鍍金”,會把自己的兒子送到這樣九死一生的前線去“鍍金”嗎?那時,我們還絲毫沒有制空權、沒多少裝備的援助、沒有和世界頭號帝國主義強國的作戰經驗呢!非要“鍍金”的話,怎么不等有了空軍援助、有了戰斗經驗之后再送他的兒子去前線呢?
?
到朝鮮戰場之后,毛岸英更是盡職盡責、謙虛認真,也積極的提出他自己關于作戰的建議、向彭德懷等志愿軍將領積極學習。
當他表達他對彭德懷軍事能力的認可的時候,彭德懷非常實事求是的說:“這些都是和你老子學的。”這句話也展現了彭德懷經歷過違背毛主席的軍事路線而失敗、堅持了毛主席的軍事路線而成功的多次實踐之后對主席精妙絕倫的軍事能力的敬佩。
通過這個場景,側面展現了主席兼具無私的品格和高超的軍事能力。
?
之后的場景,讓我印象很深的就是——在一個夜晚,主席辛苦地鉆研著朝鮮戰局、仔細認真的給朝鮮地圖“相面”。他的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不辭勞苦、敢于擔當,人民永遠不會忘記!
遺憾的是,到毛岸英犧牲的那個片段,這部影片沒有還原毛岸英犧牲的真實原因。
彭德懷在他起草的電報中提到:“毛岸英同三個參謀在房子內,十一時,敵機四架經過時他們四人已出來,敵機過后他們四人返回房子內,忽又來敵機四架,投下近百枚燃燒彈,命中房子,當時有二名參謀跑出,毛岸英及高瑞欣未及跑出被燒死,其他無損失。”
?
“蛋炒飯”論純屬胡說八道。敵機已經經過,他們已經出來一遍,這樣危險的情況,正常人會為了所謂的“蛋炒飯”冒生命危險嗎?
1972年,毛岸英犧牲親歷者——時任志愿軍作戰室主任成普寫了《關于毛岸英同志犧牲情況的回憶》的材料,這份材料清楚地交代了毛岸英為什么沒有去山洞避難:
“這些人是不能離開的。因為軍隊的作戰指揮機關,不管狀況如何緊急險惡,參謀人員必須堅守崗位,不能擅離職守。我們每天24小時必須及時迅速處理敵我雙方一切作戰情況。特別因為第二次戰役的總攻擊即將發起,參謀人員緊緊掌握敵我動態,至為重要,是有關戰爭勝負的大事,如稍一疏忽,貽誤戰機,是絕對不容許的。毛岸英同志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與參謀們一起沒有離開辦公室。”
?
毛岸英為了盡職盡責,所以即使那個環境極端危險,他也沒有擅自撤離,堅決的留在了作戰室。
在成普口述的《現場目擊者見證毛岸英犧牲真相》一文中,清楚地描述了毛岸英犧牲的過程。
“上午十一點左右,四架美軍轟炸機嗡嗡略過志愿軍總部的上空,向北飛去。毛岸英這會兒也登記,發完了電報……敵機又從北邊飛回來了,投下了近百顆凝固汽油彈,毛岸英,高瑞欣兩同志葬身于烈火之中。”
可見,在遇難之前,毛岸英還在勤勤懇懇的堅守崗位!但是,這一過程沒有拍攝,不得不說是《毛澤東和他的兒子》這部電影的遺憾。
?
之后,有幾個片段,更是給我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
后面的很多內容采取插敘的方式,講述了毛主席、毛岸英和劉思齊曾經的故事。
一個片段就是毛岸英剛剛從蘇聯回國,毛主席就要他去農村從事農業生產、參加農村勞動、和勞動人民學習知識、密切聯系群眾、打擊他從蘇聯沾染的“貴氣”。毛岸英遵循了毛主席的”下鄉“指示,毅然投入農村勞動實踐。
同樣是從蘇聯回國,蔣經國被蔣介石關在屋里研讀封建主義的古代作品,而毛岸英在毛主席教導下毅然投入廣大農村參加勞動、聯系群眾。蔣介石作為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大土豪劣紳的頭子,為了壓榨工農群眾,給他的兒子灌輸封建腐朽思想;毛主席作為無產階級革命家,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教導他的兒子密切聯系群眾——對比就是這樣的明顯。
?
可以說,毛岸英是真正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體現著毛主席“知識分子密切聯系群眾“的遠大戰略目標,是預防知識分子脫離實際、脫離群眾的重要法寶。
毛主席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喊出“人民萬歲”的人。
毛主席說:“同志們,真正的銅墻鐵壁是什么?是群眾,是千百萬真心實意地擁護革命的群眾。這是真正的銅墻鐵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反革命打不破我們,我們卻要打破反革命。在革命政府的周圍團結起千百萬群眾來,發展我們的革命戰爭,我們就能消滅一切反革命,我們就能奪取全中國。”
毛主席說:“然而知識分子如果不和工農民眾相結合,則將一事無成。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識分子的最后的分界,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實行和工農民眾相結合。他們的最后分界僅僅在這一點,而不在乎口講什么三民主義或馬克思主義。真正的革命者必定是愿意并且實行和工農民眾相結合的。”
?
還有一個片段,就是少年的劉思齊在延安演戲。劇情感動了臺下看戲的毛主席。毛主席在戲劇結束之后詢問劉思齊的家庭狀況,同情萬分,收劉思齊做了自己的干女兒。這生動的體現了毛主席作為人民領袖的有血有肉。
還有一個片段,就是毛主席去鄉下,路上遇到了一個背著一大捆木柴的孩子,他在孩子的帶領下進了一位老人的家。見到自己的畫像,他要去撕下,被老人攔住。這里也展現了他對個人崇拜的強烈反對。
?
?
老人的孩子也在戰場犧牲了,毛主席不由也想到了他自己——他們都是烈士的親屬。臨走前,毛主席給了老人自己的工資并囑托相關干部注意照顧好老人的生活。
之后,實在瞞不住劉思齊的毛澤東和周恩來不得不把真相告訴了她。
但是,堅持革命樂觀主義的毛澤東克服了巨大的悲痛。他說:“打仗總是要死人的。中國人民志愿軍已經獻出了那么多指戰員的生命,他們的犧牲是光榮的。岸英是一個普通戰士,不要因為是我的兒子就當成一件大事。”
?
?
電影以抗美援朝取得勝利、毛主席接見凱旋歸來的戰士們結束……
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主要是這些片段。可能有些劇情和臺詞記錯了,請讀者見諒。
毛主席這樣偉大、無私的人民領袖,今天竟然遭到如此之多的污蔑、抹黑、詆毀;毛岸英這樣為革命而犧牲的共產主義戰士,竟然在今天也被潑了臟水……今年,毛主席的雕像竟然在今年多次被一群瘋狗破壞,那些瘋狗破壞人民領袖雕像的行為絲毫不能容忍!
毛主席因為和人類進入階級社會以來私有制帶來的一切腐朽產物進行最徹底的決戰而被某些勢力抹黑、詆毀這樣嚴重,這真的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悲劇。
“我是準備跌得粉碎的。那也沒有什么要緊,物質不滅,不過粉碎罷了。”——毛澤東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