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幾天看了一部電影,名字叫《1942》,電影敘述的內容是1942年河南遭遇旱災,千百萬民眾背井離鄉、外出逃荒的歷史事件。
河南歷來是人口大省,1942年遭遇了大旱,糧食絕收,數千萬人受災,逃荒的人就有上千萬,最終在那場大旱災當中,活活餓死的人有三百萬之多。
看完整部影片,我的內心無比壓抑,非常憤怒,在心里罵了國民黨、罵了蔣介石無數遍。
災民們拖家帶口,背井離鄉,一路上頂著日軍飛機的轟炸,忍饑挨餓,還要頂著國民黨軍隊的搶劫,隨時可能失去生命。
災民們陷入了一種絕望無助,看不到希望的境地,整個世界都是黑暗的。
可是在影片中,蔣介石卻被描述成一個清白無辜,體恤災民的形象,這簡直就是荒唐,用歷史虛無主義的手法在給蔣介石洗白。
全面抗戰爆發之后,日軍大舉南下,向中原腹地進攻。
1938年6月,當戰火燒到河南的時候,蔣介石為了抵抗日軍的進攻,居然下令把黃河花園口大堤給炸開,用黃河決堤的方式來延緩日軍進攻。
結果黃河絕地造成了河南、安徽、江蘇40多個縣受災,被水淹死的人數高達80萬,上千萬人流離失所,并且直接造成了連年的旱災。
所以說,1942年的河南大旱災跟蔣介石下令炸開花園口大堤是密不可分的,甚至說其是主要原因也不為過。
蔣介石統治下的舊中國,官僚腐敗、內憂外患、民不聊生,1942年河南大旱災中餓死的人數高達300萬,這些都是我們的同胞,都是普通老百姓,可是他們卻成為了國民黨黑暗統治的犧牲品。
《1942》影片當中反映了舊社會人民生存狀況之惡劣,統治階級大發國難財,政府官僚面對人民疾苦不作為,都是歷史事實。
可是偏偏沒有對蔣介石這個歷史罪人進行討伐,反而是把他描述為正面形象,描述為關心老百姓疾苦的好人形象,這顯然是與歷史事實不符合的,是用的歷史虛無主義的手法在美化蔣介石,在給他洗白。
對一個釘在中華民族恥辱柱上的歷史罪人,還有導演可以明目張膽的給他洗白,給他樹立正面形象,還有一大堆的公知在捧他的臭腳,可見我們的文化戰線淪落到了什么地步。
《1942》這部電影已經拍了十多年,這十多年來,給蔣介石洗白的人可一直都存在,方式方法也是多種多樣。
比如現在的很多直播平臺上,就有許多網絡主播,在直播解說什么蔣介石的家庭史、蔣介石的情史等等,都是些什么亂七八糟的玩意,把一個殺人如麻,對中國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的魔頭,描述成一個人畜無害的角色。
關鍵是直播平臺還不斷給這些主播推送流量,這明顯就是在給蔣介石重新打造人設,甚至給蔣介石樹立一個新的形象。
現在的網絡傳播效應那是幾何級數的,許多不明真相的青少年,如果整天就是看到了這些內容,看到了主播嘴里的人畜無害的蔣介石,他們會怎么看待那段歷史,那段中華民族最為黑暗的歷史,那段中國人民遭受了無盡苦難和屈辱的歷史。
他們又會怎么看待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推翻反動政府?如果蔣介石沒有對中國人民犯下滔天罪行,那人民為什么要起來推翻他呢?
所以,歷史虛無主義是非常可怕的,那些文人墨客、導演、公知、主播們,就這么一點點篡改歷史,就這么一點點給蔣介石洗白,就這么一點點污名化中國革命史。
這是絕對不能容忍的事情,這是一個愛國的中國人絕對不讓它發生的事情,這樣是宣傳口的部門必需扼殺的現象。
用歷史虛無主義來解構、重構中國革命史,就是在破壞共和國的根基,是所有愛國的中國人要群起而攻之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