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小美人魚這種毫無價值的炒冷飯爛電影,有人看就是很稀奇的事情,但最稀奇的還是“只能夸,不能罵”。
你罵它爛,就是“種族歧視”,這TM就不講理了。
一幫水軍上躥下跳在各大平臺刷評分,然后鄙視中國觀眾不懂審美,甚至還有中國的傳統媒體人跳出來大罵中國觀眾“保守”、“極端”。
作為一個丹麥人的童話故事,強行把美國式的“政治正確”加入其中,本身就是非常霸道、無理、野蠻的行為……我不知道安徒生喜不喜歡這部電影,據我所知安徒生的讀者應該都不會喜歡這部電影,因為這個美人魚的形象,和他們童年的回憶相差甚大。
我們國家的觀眾不喜歡“黑美人魚”,那是因為我們就是覺得她長得丑,和什么種族歧視沒有任何關系,更重要的是——我們又不是盎撒強盜,國家歷史上從來沒有殖民過非洲,沒有奴役販賣過黑人,我們又何必對他們有“贖罪”心態?強行把“政治正確”那一套搬到中國,是侮辱誰呢?
就算美國文藝界要討好“黑人群體”,也是講不通的,因為據我所知,黑人中也有很多長相漂亮的姑娘,你非要選這么一個角色,實在是讓我懷疑你的動機,你到底是在討好黑人,還是在侮辱黑人?
到底是誰在搞種族歧視?
你們有沒有發現,從《黑豹2》到《小美人魚》,好萊塢的選角簡直是越發得心應手,專門找寬眼間距、大鼻孔、厚嘴唇的演員來演主角……似乎黑人不是政治正確,“丑陋的黑人”才是他們的政治正確。
有時候你會覺得,這幫家伙不愧是當年搞種族滅絕、奴隸貿易強盜的后人,在潛移默化中丑化一個種群,他們是專業的。
你以為美國人真的美丑不分嗎?
某網站點擊量最高的幾個主角,證明了美國人也是有著人類正常審美的。
人民群眾不是傻子,人民群眾有自己的審美和判斷能力,人民群眾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當你選的主角丑到了一定程度,破壞了經典的文學形象,人民群眾就自然會打差評。
我最不能理解的,就是國內某些“媒體人”,居然也迎合西方虛偽的“普世價值”和“政治正確”,公然怒罵中國的群眾“不識抬舉”,不懂“多元化”,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教師爺嘴臉,批評群眾的“保守”、“極端”,杞人憂天說什么“思想的倒退”……對對對,你思想倒是“先進”,跟著民主黨的馬鞭走,大搞身份政治,把丑說成美,把變態說成正常,就“進步”了?
長得丑,還不讓說,是不是對絕大多數正常人的PUA和霸凌?
他們這幫舊文人真的是愚蠢而又不自知,天天瞧不起群眾的審美,其實自己才是最庸俗最低級的,所謂“多元化”,不就是強行迎合美國價值觀嘛,毫無自己的思想和認識,跟著民主黨的意識形態宣傳后面搖尾乞憐,對內卻為虎作倀狺狺狂吠,還自以為“獨立思考”,真是可笑。
美國的種族策略、身份豎切其實是為了他們的選票政治搞出來的。民主黨討好黑人、討好女性、討好白左、討好性少數群體、討好LGBTQ……就是騙取更多的選票而已,你以為他們真的信這一套啊?
你以為拍個《黑豹》,拍個黑人版《小美人魚》,黑人在美國的地位就能真正提升了?講難聽點,今天美國的黑人真有什么權利嗎?不過就是縱容他們好吃懶做打砸燒而已,用奶頭樂麻醉他們而已,真要街頭遇到,白人警察清空彈匣殺雞一樣的殺了……也鬧不出什么大事。
要知道,美國曾經干過在自己的國土上出動戰機公開轟炸黑人街區,屠殺黑人社群這樣的事情!甚至搞過萬人直播燒烤黑人大會!對于一個曾經干過種族滅絕的國家來說,這些事沒有半點道德壓力。
無論是美國的過去、當下還是未來,黑人都根本翻不起什么大浪,有組織有紀律有政治目標的都被肉體消滅了,當年當年轟轟烈烈的馬丁路德金運動、黑豹黨運動,最后還不是殺的殺,抓的抓,摧殘殆盡。
把人家整個族群的組織度摧毀了,把他們養成了好逸惡勞零元購的廢物,然后再用娛樂電影來麻木欺騙他們,讓他們獲得廉價的感動和尊重……這就是所謂“政治正確”的真相。
別看他們在電影里玩“溫情”、玩“包容”、玩“多元化”,真要下狠手殺全家的時候,希特勒都要稱他們為導師。
國內某些媒體人對真實的世界一無所知,天天只曉得按著自己淳樸善良的人民的腦袋強迫大家“反思”,卻從來不要求罪孽深重、虛偽雙標的美國反思……賤不賤吶?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