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飆》播出后大火,老百姓街談巷議說《狂飆》,引發了報刊網絡連篇累牘的評論。劇里的正面一號人物安欣和反面一號人物高啟強自然成了議論的主體,從社會輿論場上可以看出,大家對高啟強欣賞贊美有加,對安欣雖然挑不出有啥大毛病,但在輿論熱度比較中,安欣要比高啟強差下了一大截,從表演上說,該劇反面人物的風頭壓過正面人物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影視文學作品都有其創作主體思想,一部打黑掃惡電視劇,從劇本創作和導演拍戲都是想要塑造突出公安干警主要人物的英雄形象,弘揚正能量,而該劇播出后卻是讓反面人物喧賓奪主,這顯然是出乎創作者的初衷。我以為,觀眾對電視劇中演員的表演,著重點在演員的演技上,不管演員在劇中扮演的是正面人物還是反面人物,是主演還是龍套演員,誰的演技好,觀眾就贊美誰,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因此,盡管張頌文扮演的高啟強是反面人物,但他演技出色,受到觀眾的追捧,甚至有望被評為影帝,這是無可厚非、值得稱道的事。
而我想說的另外一層意思是,我認為在《狂飆》劇中,安欣的扮演者張譯的演技與高啟強的扮演者張頌文相比并不遜色,甚至有過之無不及,兩人在觀眾評價熱度中形成的的高低差別,是由另外深層原因所致的結果。
張譯是去年新晉金雞獎的影帝,他的演技毋容置疑。在《狂飆》劇中他成功地塑造了安欣這個打黑掃惡英雄人物形象,而且與以往熒屏上這類英雄形象相比,有著較大的藝術創作突破。安欣這一人物形象在影視文學藝術長廊上是獨特的,原創性很強。
安欣在與罪犯斗爭時義無反顧,劇中有好多個打斗場景淋漓盡致地展示了安欣的英勇無畏。他與同事相處平易近人,甘愿吃虧。為了保護戰友舍生忘死,戰友李響就說,你曾舍身救我三次。安欣為了與高啟強集團斗爭到底,不愿牽連別人,不惜放棄了與心愛的人的愛情,二十多年不再談女朋友,這是多么了不起的犧牲呀。安欣有勇有謀,在工作中認真細致,他善于從蛛絲馬跡細節中查詢到罪犯的身影,一追到底,從而破獲大案。安欣有著堅定的從警報國志向,嚴格把握人生操守,看淡了功名利祿,從不利用自身人脈資源為自己達到升官或者牟利的目的。從劇情看,安欣只要離開公安這個危險崗位,與孟鈺或是高啟蘭結婚,他都能過上安逸體面的上層社會生活,但他不為物質利益所動,熱愛人民衛士這一職業,他是一個獻身于公安事業的鋼鐵戰士。更出彩的是,安欣有著尊重人、愛人的高貴品質,他尊重每一個人的人格,就連罪犯也不例外,他是干警文明執法的典范。他與高啟強勢不兩立,一心要把高啟強逮捕法辦。但是他與高啟強日常相處時,文明禮貌,甚至給人平和親近的印象。李響為了讓高啟強在老婆陳舒婷面前出丑,違規把高啟強拷在大廳里。安欣硬是從李響身上搶回手銬鑰匙,為高啟強維護了面子。他自覺自愿為老默查尋到他有一個女兒。他三次救下惡棍瘋驢子的命。因此,當安欣遭受腐敗分子打擊,從刑警崗位調出,戰友們自覺列隊默默為他送行。高啟強、老默、瘋驢子殺人不眨眼,但他們對安欣下不了手,這就是安欣人格力量所在。我們在熒屏上曾看到過安欣這樣的公安干警英雄人物形象嗎?難道安欣這樣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還不夠飽滿嗎?他經歷的故事不夠精彩嗎?
但是為什么安欣在人們熱評中不如高啟強高呢?我覺得這是時代所造成的,如今有的人思想觀念產生了混亂,這是時代的悲哀。
在如今市場經濟社會中,一切向錢看,功利至上,成了一部分人的行為準則。白貓黑貓,逮住老鼠就是好貓,不管采取什么樣的手段,誰能發財誰就是好樣的。不少人羨慕高啟強的成功,對高啟強白手起家的勵志故事津津樂道,即使高啟強最后被處決了,依然覺得他這輩子沒有白過。而安欣雖然最后取得了勝利,但有人覺得他付出真是太多了,快五十多歲了,沒成家,沒有孩子,真是傻到家了。這樣的英雄不值得他們敬佩,更不值得效仿,當然也不會去追捧。
也有人認為安欣在劇中間一段時間里,活的有點窩囊,頭發都白了,說話看人臉色,小心翼翼,見了省里下來的專案組,說話也是吞吞吐吐,哪有一點英雄的氣概。唉,不同的時代造就不同風貌的英雄。改革開放以來,解放思想,促進了社會生產力極顯著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我們也要看到,魚龍混雜是這個時代的特點之一,其中有些地方官商勾結,腐敗嚴重,黑社會一度十分猖獗。毛澤東反腐敗,只槍斃了劉青山張子善兩個地級貪官,而黨的十八大以來,抓起的貪官可謂車載斗量。因此,這說明新時期反腐斗爭異常尖銳復雜。一個地區只要貪官當道,干警工作就難做,好人難當。李響與腐敗分子一交手,連命也送了。安欣剛立了大功,卻被趕出公安局大院,就是劇中現實的例證。安欣為了扳倒高啟強這個黑社會頭子和他背后的保護傘,屢敗屢戰,貪官的能力實在是太強大可怕了,他只能低調暗中行事,默默收集證據,等待時機。這是過去公安戰線上很少有過的現象,其英雄人物往往受盡了委屈,他們表面上一時的窩囊,正是表現了其不屈不撓堅韌不拔的意志,這是新時期反腐英雄特有的色彩。
也有人認為高啟強的故事接地氣,真實可信。而安欣卻有點假,不可信。安欣這樣的人有嗎?我說大有人在,我周圍很多人身上都有安欣的影子。我就舉兩個大家耳熟能詳的例子吧。三十多年前,社會上偽氣功偽科學在社會上大行其道,司馬南站了出來,與志同道合的同志一起與之展開堅決的斗爭,他在終南山險乎被胡萬林的信徒毆打喪了命。司馬南經歷了千難萬險,眾口鑠金的詆毀,可他矢志不渝,幾十年如一日,通過微信微博等各種網絡途徑,抨擊社會上各種假丑惡現象,捍衛毛澤東思想旗幟,弘揚社會主義思想。他遭受了各路妖魔鬼怪圍剿而巍然不動,大有單槍匹馬沖擊敵陣,萬人叢中取其主帥首級的英勇氣概。十幾年前,他公開披露任志強、潘石屹等人的問題,導致這兩人的垮臺。去年他又揭露了一家龐然大物公司的腐敗問題,對方要以贊助經費的形式來封口,但他卻拒絕了。司馬南與那些人斗爭,并無私仇,只是出于公義,也沒有什么個人利益可圖,卻擔著被報復的巨大風險。三農專家李昌平,2000年在鄉黨委書記任上,向黨中央上書,說農民真苦、農村真窮、農業真危險,引起黨中央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可李昌平本人卻在縣里待不下去了,只好辭職走人。他后來在社會上一直從事三農問題研究,從來都是說實話說真話,屢屢向有關部門提出建議,在網上發文章。在三農工作實踐中,他創辦了中國鄉建院,首創了在集體經濟組織中內置金融的模式,在全國各地開花結果。世上真有像司馬南、李昌平這樣憂國憂民的草根人士,沒有人出錢讓他們干事,他們也不是哪級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甚至他們連一個模范也評不上,他們卻依然義無反顧地關心著天下大事,不時為民發聲。他們是新時代的大俠大勇,是社會的脊梁,民族的驕傲。安欣無疑就是一個這樣的熒屏人物英雄形象。
魯迅說過:“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一個有了英雄卻不懂得敬重和愛戴的民族是不可救藥的民族。”我認為,《狂飆》劇中安欣式這類英雄,沒有受到社會上應有的推崇,不是張譯的演技的問題,更主要的是一部分人的社會觀念出了差錯所致。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