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歷史的身影漸漸走遠
在廣袤的中華大地上
越來越不斷地涌現出這樣感人的畫面
在橘子洲頭的河畔
在天安門廣場上的紀念堂前
在韶山池塘邊的故居里
在紅旗招展的銅像廣場上
如織的人群滿懷著一顆顆虔誠的心
自發地把一位歷史老人默默地懷念
這種發自心靈深處的懷念
不僅僅只是對歷史歲月的追憶
更是一種經過現實對比之后的醒悟
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期盼
有人說這是一種不正常的個人崇拜
有人曾公開反對個人崇拜
有人偷偷地變換了曾經的信仰
有人在高舉的旗幟上掛滿了金錢
有人反對個人崇拜
只源于他們內心狹隘的不滿
有人不斷地詛咒謾罵
只因為有人曾經打破了他們的美夢
讓自命不凡的一群人不但要夾著尾巴做人
還要和一群粗俗骯臟的泥腿子同吃同住
這些成為他們永遠的傷痕讓他們懷恨至今
有人也想成為偉人而被世人稱頌
但歷史總是在不斷地展示和還原他們的淺薄和無知
他們自己的言行和實踐成果
不斷反證了被他們否定了的正確
他們曾說過的話語
總是被現實無情地打臉
有人被抹黑污蔑了幾十年
但片刻的烏云總是無法遮擋太陽的燦爛
有人被人為吹捧歌頌了幾十年
但民心的方向卻在不斷的證明那只是他們的一廂情愿
歷史是一臺公正的天平
民心也是一桿公正的秤
那決定重量的
從來都不會是人為添加的斤兩
而是歷史公正的評判和民心自發地認同
那為人民服務的秤砣
永遠大于讓一部分人先富
那為共產主義而奮斗的信仰
永遠不同于小康富裕的追求
有人也想成為領袖而被人敬仰
但經過歷史天平的度量他們的分量不夠
有人也想不朽而被人稱頌
但經過民心的測量他們不配
只有那些始終把人民利益掛在心頭的
始終為大多數勞苦大眾謀利益的人
人民才會永遠地把他敬仰
世世代代自發地把他稱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