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觀毛澤東的詩詞,發現他的詩詞有個很大的特點,就是他的許多詩詞,有意無意地把筆端放在描寫群眾、熱情地謳歌群眾、贊頌群眾、關心群眾上面來。這是毛澤東詩詞的一大特色或特點。在毛澤東67首詩詞中,直接或間接涉及到群眾的竟有 39 首之多。這讓人們想起他主張的文藝作品要多描寫工農兵!他是這樣主張的,自己也是這樣實踐的。這些涉及到的描寫群眾的詩詞中,歸納起來,其主要的思想觀點有:
老百姓也是圣賢
如何正確認識和對待群眾,歷來有不同的認識和態度。這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原則問題之一,也是一個重大的政治哲學問題,涉及唯物史觀的一個重要觀點。毛澤東對這個問題的態度十分鮮明,他歷來強調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和主人。要相信群眾、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毛澤東在讀史時,曾多次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一部二十四史,多半是假的,是帝王將相史。一次他在讀《詩經》時,指出:“司馬遷對《詩經》品評很高,說詩三百篇皆古圣賢發憤之所為作也。大部分是風詩,是老百姓的民歌。老百姓也是圣賢。”
◆毛澤東手跡《賀新郎·讀史》。
“老百姓也是圣賢”,實際就是 “群眾是真正的英雄”的觀點。這是毛澤東的一貫思想,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內容之一。這個思想在詩人的詩中,既是詩中的靈魂,又是用藝術形式自覺不自覺地對其進行謳歌和贊頌的重要思想內容。在《賀新郎·讀史》中,詩人站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和高度,縱論古今的同時,充分肯定群眾才是真正的英雄的觀點。他旗幟鮮明地提出要樹立群眾英雄史觀問題,高度贊揚陳勝、盜跖、莊蹻等農民起義的領袖人物。詩人尖銳地提出歷史上“風流人物”究竟是誰的問題。詩人指出:“盜跖莊蹻流譽后,更陳王奮起揮黃鉞”,詩人明確地肯定,流傳下來的盜跖、莊蹻及以后反抗秦王朝的陳勝,這些人是封建社會的批判者,是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然而,他們在封建統治者御用文人的筆下,卻是“盜”“賊”。詩人肯定和贊揚的正是這些被歷朝的統治者和史書否定的農民起義的領袖,他們是不應該被人們忘記的“風流人物”。這是把被顛倒的歷史再顛倒過來!“歌未竟,東方白。”這種顛倒歷史的時代終于過去,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開始了人類新紀元。
在1936年寫的著名的《沁園春·雪》中,歷數歷史上的知名的帝王將相之后,發出了“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驚嘆!這猶如空中驚雷!他明白地告訴我們,那些在民族生存危亡之際,正在奮起救亡的廣大民眾,才是真正的“風流人物”!
◆《七律二首·送瘟神》
孟子有言:“人皆可以為堯舜”。這個說法,在封建社會不過是在提倡人的一種修養和美德。處于被壓迫、被剝削的社會底層民眾,是根本享受不到這個“美譽”的。相反,卻往往被稱為“賊”“盜”“匪”。在毛澤東看來,在社會主義建設歷史時期,“人皆可以為堯舜”已成為現實。毛澤東在《七律二首·送瘟神》中,用“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來表達解放了的新中國的人民群眾煥發出的革命熱情以及精神面貌發生的巨大變化。“人皆可以為堯舜”已是現實。《七律·到韶山 》中,作者緬懷先烈的同時,熱情贊頌新農村即將獲得的豐收景象:“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寥寥一句,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夕陽西下時的農村彩畫,盛贊在田里勞動一天即將收工回家的農民。把對解放了的農民的高度贊揚和肯定,寓于詩情畫意中,思想和藝術在這里高度地和諧統一。
同樣,《七律·答友人》中“我欲因之夢寥廓,芙蓉國里盡朝暉”。詩人用浪漫的筆調和奇偉的想象,構建了一個猶似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似的大同世界般的人間樂園,用以表達的則是解放了的廣大群眾,在黨的領導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革命精神,創造一個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的人民當家做主的全新的政治新世界。
發動群眾,喚起群眾的革命精神
“老百姓也是圣賢”,“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在毛澤東看來,人民群眾有無限的創造力,只要我們依靠人民,堅決地相信人民群眾的無窮無盡的創造力,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難也能克服,任何敵人也不能壓倒我們,而只會被我們所壓倒。無論是革命戰爭年代,還是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都要依靠群眾,發動群眾,是題中應有之義。
毛澤東不止一次指出,中國的革命戰爭,就是人民戰爭。發動群眾進行戰爭,依靠群眾進行戰爭,是詩人詩詞中的重要題材和主題之一。于是,我們讀到這樣激動人心、神采飛揚的詩句:
“萬木霜天紅爛漫,天兵怒氣沖霄漢。霧滿龍岡千嶂暗。齊聲喚,前頭捉了張輝瓚。 二十萬軍重入贛,風煙滾滾來天半。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干,不周山下紅旗亂。”(《漁家傲·反第一次大“圍剿”》)
全詞寥寥幾句,創造了一個遼闊高遠的秋天景色的優美意境——一個已經取得勝利時的歡樂的戰爭場面,一群意氣風發的手拿武器的群眾(兵)的生動形象。所見所聞,如親歷其境。全詞既有對戰爭勝利的歡樂的描寫,又有對敵人的即將進攻滿懷信心地贏取新的勝利展望,全詞洋溢著一種充沛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這種革命的樂觀主義正是來源于“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干”的群眾觀!這是中國革命戰爭的歷史記錄,也是對人民參與的革命戰爭勝利的頌歌!詩人對群眾的深厚感情,盡在其中!
◆《減字木蘭花·廣昌路上》
還有,像下面這些精彩的描述:
“命令昨頒,十萬工農下吉安。”(《減字木蘭花·廣昌路上》)“白云山頭云欲立,白云山下呼聲急,枯木朽株齊努力。槍林逼,飛將軍自重霄入。”(《漁家傲·反第二次大“圍剿”》)“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七律·長征》)“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清平樂·六盤山》)“紅旗卷起農奴戟,黑手高懸霸主鞭。”(《七律·到韶山》)“軍叫工農革命,旗號鐮刀斧頭。匡廬一帶不停留,要向瀟湘直進。地主重重壓迫,農民個個同仇。秋收時節暮云愁,霹靂一聲暴動。”(《西江月·秋收起義》)
這些詩句,從不同視角描寫了被動員起來的穿上軍裝的群眾(士兵),他們為了翻身求解放,煥發出來的革命豪情。從這些著意對群眾參與戰爭的描寫中,也表達出了詩人對群眾傾注的無限深厚的情誼!
《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中:“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這樣氣勢磅礴、無比壯觀、繪聲繪形地對群眾參與的革命戰爭場面的描寫,在中國詩歌史上是絕無僅有的!詩人熱情地謳歌了我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如風掃殘云,席卷落葉,直搗南京的壯麗情景。千年古都金陵的這種翻天覆地的變化,是一種“今勝昔”的社會重大變革和歷史的進步。這是人民革命戰爭勝利的暴風驟雨!是億萬群眾參與的革命運動!也讓人想到“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這個歷史唯物主義命題。
社會主義建設,依然是要依靠群眾、發動群眾。新中國成立后,1958年,毛澤東聞訊余江縣群眾依靠黨的領導、專家、群眾三結合的方式,消滅了血吸蟲病,夜不能寐,連夜賦詩兩首。自稱是“宣傳詩”,為群眾的首創精神“鼓氣”:
“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七律二首·送瘟神》其二)
全詩通過豐富的想象、通俗的比喻、夸張的手法、詼諧的擬人和問話等一連串的形象,構成了一個雄闊、遼遠的意境,熱情地贊美群眾意氣風發的改天換地的首創精神,讀之令人激動不已。
同樣,用“亂云飛渡仍從容”的奇偉的比喻和象征,來肯定和贊揚群眾參與的生氣勃勃的群眾運動,看似“亂”,其實是“亂”而有序。他還在百忙中熱情地為參加軍訓的女民兵題詩:“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充分表達了作者尊重群眾、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這個唯物主義命題。
關心人民的苦難,關注人民的福祉
心憂天下、關注百姓,時刻關心人民群眾的疾苦是毛澤東詩詞又一個最常表現的主題之一。1925年秋,毛澤東獨立橘子洲頭,發出了“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天問,表現他要以天下為己任的思想,拯救處于軍閥混戰、災難深重的民眾于水火的壯志(《沁園春·長沙》)。“收拾金甌一片,分田分地真忙。”(《清平樂·蔣桂戰爭》)表達了通過群眾的武裝斗爭,取得了土地的農民群眾的歡樂,就是作者的歡樂的高尚情懷。“長夜難明赤縣天,百年魔怪舞翩躚,人民五億不團圓。”(《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一聲雞唱,萬怪煙消云落。”(《念奴嬌·井岡山》)等同樣表現了作者時刻想到群眾的疾苦和歡樂,時刻與群眾同歡樂的思想情操。“遍地哀鴻滿城血,無非一念救蒼生。”(《七律·憶重慶談判》)等,表現了共產黨人(也是詩人)一切為了勞苦大眾的福祉而奮斗犧牲的革命目標和行為準則。“君今不幸離人世,國有疑難可問誰?”(《七律·吊羅榮桓同志》),悼念戰友,想到的也是失去了戰友之后對國家的損失。不僅表達了對戰友的高度評價和贊譽,更主要的是表現了詩人時刻心系國家命運與民族前途的高尚品格和情懷。
◆《七律·吊羅榮桓同志》
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為人民告別了“長夜難明赤縣天,百年魔怪舞翩躚,人民五億不團圓”的現狀而歡呼,高唱“一唱雄雞天下白,萬方樂奏有于闐,詩人興會更無前”,為中國人民徹底脫離了苦難的世界而歡呼!在《浪淘沙·北戴河》里,他面對大風大雨大浪,回憶千年的歷史,為“換了人間”而熱情放歌!在《水調歌頭·游泳》中,他感嘆時光流逝,想到治理長江,為人民造福,讓“高峽出平湖”,造福人民。在《七律二首·送瘟神》中,面對瘟神猖狂肆虐,使“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的悲慘現狀,發出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憤怒,決心改變和結束“綠水青山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蟲何!”“牛郎欲問瘟神事,一樣悲歡逐逝波”的悲慘歷史現狀,責成各級黨委,發動群眾和專家一起,防治血吸蟲病。當他知道消滅了血吸蟲病這個消息后,“浮想聯翩,夜不能寐”,并為之賦詩。這充分反映了領袖和人民心心相連的可貴品格!在《七律·登廬山》中“冷眼向洋看世界,熱風吹雨灑江天。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里可耕田?”表達了詩人關心農民、關心農村的情懷。在《蝶戀花·答李淑一》中,“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通過烈士的視角,對中國民主革命的勝利,人民徹底得解放的激動,表達了要不忘烈士的血和淚,盡快把祖國建設成繁榮富強的社會主義強國,讓人民享受革命的勝利成果的良好愿望。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