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土豪,分田地!”
土地革命已經發展到離鵝城不遠的地方,有赤衛隊員秘密潛入鵝城,散發傳單書寫標語。圍觀的農民很快被縣里的警察驅散,傳單也被收繳。但人們都感覺到,地下的烈火要噴涌而出了。
泥腿子們的思想越來越激進了。有一天一個農民進城吃飯,在一個小酒館喝多了,他把瓶子一摔,大聲嚷嚷著:“狗日的地主們,遲早把你們掛XX!”還沒等他離開,就有人舉報他鬧事,然后他就被拘留了,理由是有“赤色嫌疑”。
這些情況讓縣里的四大家族憂心忡忡,縣長和幾大家族商量對策。黃老爺說:“什么打土豪分田地,無非就是殺富濟貧罷了。哼,越鬧越窮!地主老爺們的土地、財產被分了,農村失去了帶頭人,還能發展起來嗎?他們只知道三十畝地一頭牛,消費水平大大下降,一鬧革命,他們縣里的茶館、煙館、高檔酒樓不都統統關閉了嗎,經濟十分蕭條,遲早要崩潰。他們縣的人均糧食產量有我們高嗎,不過是共同貧窮而已。”
“黃老爺說的是”,縣長回應道,“那些農民好吃懶做,分了田之后不好好干活,比給東家們干活的時間短多了。以前每天至少要干12個小時,現在聽說每天只干8個小時。這樣搞,生產力還怎么發展呢?”
王少爺插話道:“他們搞宣傳,我們也可以搞宣傳嘛。‘殺富濟貧,共同貧窮’,這一條就可以寫到城墻上去。關鍵是要把生產搞起來,我們新投資的特產廠就要開工了,多招些農民進來干活,這比他們在鄉下種地收入高多了。縣里的幾大家族不缺能人和資本,這么多年的發展,我們鵝城的經濟很有起色,有一批人已經先富起來了。我們縣城的房價在省里也是數一數二的,這就是我們縣百姓消費能力的體現。現在想想辦法,帶動后富不是小菜一碟嗎?”
王少爺是紳三代,擁有米國國籍,剛從國外留學回來不久,喝過洋墨水,有見識,是鵝城政商界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對了,他還是黃老爺的孫女婿呢。
趙太爺趙大善人也發話了:“我們要造福鄉梓,為了一起發財,搞點公益慈善也是可以的嘛。修路、修幼兒園、修敬老院我可是出了不少錢的呦。但一定要自愿,不能逼捐。一逼捐,富人們就沒有創造財富的積極性了,生產力就會受到影響,最終的結果還是共同貧窮。不能助長不勞而獲的思想,大家要共同努力把蛋糕做大,蛋糕大了,才能多分。”
第二天,《建設大同鵝城》的消息上了《鵝城新聞》的頭條。文章批判了殺富濟貧的平均主義和不勞而獲的思想,認為“打土豪分田地”只能帶來共同貧窮,文章呼吁全縣的紳士、地主、資本家、富農和中農、貧雇農共同努力,縮小貧富差距,建設大同鵝城。
同一版面的新聞還有《貧農王小二拖欠高利貸被打斷腿》、《特產廠建筑工人討薪鬧事被拘留》、《重大利好!黃老爺地租由九成降到八成九》……
王小二在15歲的兒子懷中咽了氣,臨終前他說,“我當牛做馬一輩子,每天工作12個小時以上,就是以為勤勞能致富,可怎么越干越窮呀?地主和資本家們說要帶領我們一起發財,可我還不上高利貸,他們就要把我打死啊……”
父債子還,王小二的兒子也在鵝城待不下去了,可是該去哪里呢?
他撕碎了那張報紙,他要去找紅軍,聽說那里有個M委員。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