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繼明按:網友“人生在線2018”在其微博上開了一個“劉繼明與《人境》”的話題,從各個角度對拙作進行評說,不少觀點頗有見地,既有嚴肅認真的批評,也有溢美之詞。輯錄在此,以作紀念,也是對這位陌生網友的感謝。】
(1)
最近在讀劉繼明的《人境》,以至于沒太有時間瀏覽微博了。書名為何叫《人境》,作者沒講。或許來自“結廬在人境”,而后面的“而無車馬喧”則切去了。這個書名也有點類似《水滸》的取名。現在剛讀了上半部,隱隱感覺在藝術性、思想性和深刻性方面似乎超越了《創業史》和《平凡的世界》。這書或許是作者創作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或許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長篇小說了,但我卻沒有聽說它的存在,或許是我孤陋寡聞了,也或許是它在帶著良知呼喚而被屏蔽了,我不得而知。但看看第32章的9800字的被刪去,我就沒法輕易改變我的猜測。文中的馬坷日記寫得多么真實動人,簡直都讓我懷疑作者就曾經看過那個日記一樣。里面的人物個個躍然紙上,多么地活生生。然而故事卻是沉重的,似乎剛展示出一幅美好的畫卷,然后被無形的力量慢慢撕碎了,再畫一張,又慢慢撕碎了,一直撕到我們這個時代,然后非常費力地繪制出美好的藍圖,接著就迅速地撕碎了。這是讓人何等的痛苦、絕望,然而這是現實,我不能怪作者的殘忍,因為這本身就是時代的殘忍。馬垃在家園被毀掉之后怎樣了呢?那還得讀下半部啊。
(2)
以后開啟 #劉繼明與《人境》#這樣一個話題專門發評論。現在第二遍讀《人境》了,不細細讀完,哪里敢輕易評論呢?
(3)
讀完劉繼明的《人境》,真是讓人感到折磨,再讀一遍,再受一遍折磨。
它講了個什么樣的故事呢?作者說“上部寫馬垃出獄后回到神皇洲重新創業,下部以慕容秋為主角寫了高校和知識界的生活”。如果非要一句話總結,那也只能這么說。
當真正讀完這部書,就會覺得這個總結并不準確,馬垃和慕容秋不僅是主角,更是主線人物。整部書僅就故事來講,很少有引人入勝的地方,它展示的是一張張活生生的社會和生活歷史畫卷,與其說是這是一本小說,不如說它是一部歷史。
《人境》采取了一種極其獨特的敘事結構,這種獨特的結構使得用盡量少的文字表達了盡量多的信息,還讓人覺得自然而然,絲毫不會產生拖沓之感。上部以馬垃為主線進行展開,下部以慕容秋為主線進行展開,兩條主線有交叉的地方,像兩條糾纏在一起形成雙螺旋結構的麻繩。沒有下部,上部本身也可以獨立成冊,而下部就很難獨立成冊,因此可以將下部看成是對上部的補充和延伸,將上部和下部改稱正冊和副冊似乎更順一些。不論是馬垃的線還是慕容秋的線,都不是一帆風順發展的,一章時常采用插入片段性的回憶或回憶性的敘述來打斷,有時回憶或回憶性的敘述則獨立成章了,這些插入的片段補充和回答了含在正常敘事里文號。這種敘事結構,恰恰有利于展示一張張社會生活歷史的畫卷,讓人慢慢觀察,慢慢思考,慢慢感動,慢慢有所收獲。
(4)
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的文學評論家李云雷博士說:“《人境》以馬垃與慕容秋為核心人物,以神皇洲和知識界為主要場域,書寫了40年來人和社會的滄桑巨變及‘中國往何處去’的重大命題。”這個評論是非常到位的。
中國往何處去?書里沒說,但如果看清了馬垃向何處去,那么就大體看清了中國向何處去。中國要想存在,那必須有兩個前提:一是農村的振興,二是窮人有生存空間。從馬垃的足跡,能隱隱約約地看到這兩個前提是否存在,怎樣才能讓這兩個前提存在。
他父親死得早,三歲時就與哥哥馬坷一起隨著母親到了神皇洲。母親和哥哥去世后,他到了沿河師范。畢業后他到了河口鎮教書。戀愛失敗后,跟著逯永嘉去做生意。生意失敗后進了監獄。從監獄出來后,他回到了神皇洲,然后組織同心合作社。
父親、母親和哥哥的去世根本原因是源于生產力的落后,生產力不發展,痛苦就不能結束。馬坷死了,時代終結了,在原有模式下發展生產力已經不可能了。一個問題是,如果時代不終結,生產力會得到快速而大的提高么?1949~1976年的歷史做出了回答,1977~今的歷史也作出了回答。
后來的失戀辭職做生意、蹲監獄則源于社會關系的黑暗和落后。他失去晏紅霞,他有一點反抗的力量么?他被判8年徒刑,他有一點反抗的力量么?他在生產關系面前沒有一絲的反抗力量。
他出獄后回到神皇洲,與弱者進行抱團組成同心合作社,共同奮斗,增強了生產力。然而,神皇洲被整體搬遷了,面對生產關系,他仍然是沒有一絲的反抗力量。如果非要反抗的話,那付出的代價是巨大的,而且在付出代價后并不會有所收獲。上部第32張省略去的9800字做了回答,9800字省略去,人們根據生活經驗,仍舊可以回答。
農村向何處去?窮人有生存空間么?這一切在生產關系變更之前,是沒有答案的,中國向何處去也是沒有答案的。沒有答案其實也是一種非常明確的答案。
(5)
在這個肆意詆毀英雄的時代,《人境》中的英雄更顯得可歌可泣。
第一號的英雄自然是馬坷。馬坷是個有血有肉、真實而震撼人心的英雄,他的人生和事業在剛剛開始揭開序幕的時候,突然凋謝了,跟著時代一起被埋葬了。馬坷作為一面鏡子,在《人境》里是個不可或缺的人物。他聰明能干,身體健康健壯,既學習毛主席著作,也讀小說,還注重技術類資料,他的優秀表現贏得了群眾支持,也讓公社書記和大碗叔找到了接班人,他贏得了慕容秋的芳心,更成了弟弟心中的英雄。馬坷比梁生寶、孫少安孫少平更有辦法更有人格魅力,也更能把群眾組織起來,并在組織之中改造提升群眾。梁生寶把人組織起來靠的是自我犧牲自我奉獻自我吃虧,他不能用自己的思想去改造群眾,面對矛盾也不擅于斗爭,他沒有形成戰斗的堡壘,梁生寶的創業只成功了一半。孫少安的成功主要是靠關系幫忙、老婆奉獻、丈人幫忙和個人的一些小聰明。孫少平有才華有思想,他贏得了思想并不不成熟的田曉霞的愛情,然而在礦井之下這么惡劣的環境中,他都沒能把工友們教育成有自覺保命覺悟的人,這不是悲劇么?他們遇到的問題,在馬坷手里不會成為問題。
趙廣富在馬坷犧牲若干年后,一直都相信如果馬坷活著,也一定能干出大事業來,要知道趙廣富是個崇尚個人奮斗的英雄呀。讀AAA的時候,我是有些許的感動的,也向人進行了推薦。而讀到馬坷的故事,則莫名其妙地充滿淚水,尤其是讀到他的日記的時候。我相信,如果馬坷還活著,他一定會帶來一群人,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因地制宜,重新干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來。
大碗叔和公社老丁書記是比馬坷次一等的英雄,他們堅守自己的信仰和準則,直到去世。他們缺乏變通能力,他們需要馬坷的領導,然而馬坷犧牲了,他們就失去了方向。
馬垃是書中的主角和主線人物,他最終成了一個英雄,他把老弱病殘組織起來,取得了個人單打獨斗永遠不能取得的成就,他的知識也得到發揮。在他的集體里,不僅讓老弱病殘有了出路,也讓被社會拋棄的唐草兒找回了新生。
慕容秋沒有什么可歌可泣的事跡,她有的是忠誠于自己的理想、忠誠于自己的愛情、也忠誠于自己的家庭和工作。當她愿意留在農村接受改造提升,當她把自己的愛情獻給了馬坷,她就注定是一個英雄了,她的光芒已經照耀得庸俗的人無法睜眼了。馬坷去世后,她選擇了現實,而不是毫無意義的痛不欲生,她面對生活的打擊、欺騙和誘惑,她巋然不動,她守住了很高的人生底線。
谷雨的人生像浮萍一樣,被命運的風雨吹打著四處飄蕩,無處存身。他沒有杰出的頭腦,也沒有獨特的技能,他是個普通的勞動者,然而他卻有著一個非常不普通的地方,他正確地選擇了跟隨馬垃。跟著一個杰出的人,努力奮斗,是一種聰明而高尚的選擇,注定要成為英雄的。他全心全意地支持著馬垃,成了馬垃的得力助手,同心合作社的成功,他功不可沒。既便是在神皇洲被搬遷后,他仍舊想追隨馬垃,但在生活的重壓面前,又因為馬垃的暫時的無計可施,他暫時地退出了,但他的心還在。
趙廣富是個個人奮斗的英雄。他能在別人搞農業破產的時候,能小有成績,這是他的才。在大碗叔說他是塊牌子,不能做出讓人說閑話的事情來,他選擇了退讓,不再與同心合作社在棉田過水的事情上作對,這是他的尊嚴,一句話就是他要臉。他為馬坷的犧牲感到惋惜,并保留了對馬坷深深的感情,這是他的英雄相惜。最后他為保衛自己的家園獻出了自己的健康和生命,這是他的堅守。如果沒有馬坷馬垃,如果沒有慕容秋、老丁書記、大碗叔,而我們有很多趙廣富,我們成不了強大的社會主義,我們也能成為強大資本主義啊。擺在我們面前的趙廣富,除了任正非,還有誰呢?太少了啊。
《人境》成功創作了馬坷、大碗叔、公社老丁書記、馬垃、慕容秋、谷雨、趙廣富等光輝的英雄,讓人感動,讓人奮發。這些人物是英雄,不僅僅是從故事中得出的結論,更是從社會現實中得出的結論。
(6)
馬垃在沿河師范的生活,僅僅用了6頁就把上個世紀80年代初的高校影像呈現在眼前了。那時候是熱愛讀書的,讀書是一種追求,就像吃飯一樣,不能缺少。馬垃的樣子就是當年許多人的樣子。不過那時的書,以資本主義世界的名著為主,馬恩列斯毛、魯迅及紅色書籍被冷落了,書的變化顯示了社會思想的變化。當然也有不讀書的,只是把讀書當做時髦的裝飾,比如后來的縣長丁友鵬。學校成立了文學社,那時許多的中學也是有文學社的,人們還是積極向上的。逯永嘉這樣的流氓才子是非常受歡迎的,他從受批判受排斥到受歡迎,正展示了時代的轉變。80年代注定有些美好的東西,但美好的東西注定不會長久,80年代被消滅和好東西被消滅已經走在路上了,讀了馬垃在沿河師范的生活,很容易理解這一點。
(7)
馬坷馬垃不是理想農民,趙廣富才是理想農民。馬坷馬垃是推動歷史進步的英雄,只有在歷史進步時,他們才能成功。歷史退步時,他們只能是悲劇,只能是失敗的英雄。
(8)
孔慶東還在上高中的時候,他總結了中國近代以來最有影響力的六位文學家是魯郭茅-巴老曹,并且迅速傳遍了中國。若干年后,當他成為影響力非凡的文學研究學者后,他說這個排序當做排名并不恰當。以我看,這六位大文學家還要分成三個層次比較妥當,第一檔魯迅郭沫若,第二檔茅盾老舍,第三檔巴金曹禺。劉繼明的《人境》在當今社會超然絕倫,與茅盾當年的《子夜》相類。如果說孔慶東相當于魯迅的話,那劉繼明差不多就是茅盾。
(9)
很長時間沒發關于《人境》的評論了,等有空的時候再點評一下書中的中性人物和負面人物。
(10)
神皇洲的普通人:神皇洲是個英雄輩出的地方,老一輩的英雄前有郭大碗,后有馬坷、慕容秋,最后有馬垃和趙廣富以及谷雨。剩下的神皇洲人都是普通的農民,沒什么高的覺悟,也沒什么大的本領,但他們都有一顆善良的心。神皇洲是中國農村的縮影,神皇洲人就是中國農民的縮影。在神皇洲,沒一個惡棍,沒一個地痞無賴,沒一個負面人物。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呢?是要故意美化么?不,這根本沒有故意去美化,這是真實的狀態。一是神皇洲因有英雄不斷產生,而且成為人群的核心,因而能弘揚正氣,邪氣難生;二是因為神皇洲經濟上被剝奪,沒有經濟去支撐惡棍流氓無賴及貪官等負面人物,他們都跑到經濟發達的地方去了。郭大碗的兒子郭東生的支書是被迫擔任的,哪里有一點好處可撈?甚至擔任支書的指責讓他做了不少喪良心的事情,讓大碗伯厭惡鄙視,也耽誤了自己個體經營發財。神皇洲,有本事的如郭東生、趙廣富的兒子等人,都走出了村子發展自己的個體了。沒本事的如谷雨等人就只有外出打工出賣勞動力了,而收入微薄且事故頻發,面臨被淘汰的危險。曹廣進和胡嫂這些半邊戶及小拐這樣的孤兒則已經在被淘汰的路上。
趙廣富的老婆曹桂秀,是個勤勞善良的人,沒啥知識和文化,但知道做人的道理,是趙廣富的賢內助,是廣大農村勞動婦女的代表。她入了教,糊里糊涂地入教,卻一心虔誠。趙廣富和她的女兒滿月則是人生被安排“好”,自己無憂無慮,不知道干什么,連愛情和婚姻這樣的終身大事上都不去費力氣,在寵愛和保護中長大,沒獲得生存的本領。嫁給了老流氓李海軍,以為收獲了幸福,可是李海軍很快就背叛,生活一下子變得一地雞毛。
神皇洲的過去是過去中國農村的樣子,神皇洲的現在是現在中國農村的樣子。現在的神皇洲面臨著重重危機:農村貧窮、勞動力難以為繼、轉基因作物入侵、宗教泛濫等等,而這一切沒人管沒人問,所有的人只關心錢。
(11)
丁友鵬的爸爸丁長水是個英雄,而他自己只能是勉強不算壞人。他做官只為眼前,遵守做官的規則(包括處理群體事件),這與很多的官是一樣的,他沒有為了個人目的,使出更壞的做法。他還有人情味,他利用手中的權利幫助了馬垃,而不是謀私利,他不是個偽君子啊。他這個湖北的縣長,與湖北曾經的全國優秀縣委書記陳行甲相比,其實差不了多少。
丁長水的上級辜烽身處高位,為兒子辜朝陽謀私利,他的戰友韓鵬得到了提拔,丁長水受到了壓制,他的表演讓人挑不出大毛病,但是他逃不脫偽君子的嫌疑。他曾經為革命立下汗馬功勞,最后是不聲不響地背叛了自己的初心。
辜烽的兒子辜朝陽是個典型的高干子弟,自私自負,沒什么責任感。當官倒當買辦,拼命撈錢,用錢去尋求刺激,用刺激填補空虛的精神世界,結果是越刺激越空虛,只好越來越墮落。他還是殘存了一些良知的,他沒有謀害他的前妻慕容秋,也在自己孩子卷入政治漩渦時,他進行了阻止。
辜烽的手下韓鵬則是一個徹底墮落的人物,作者描寫這個徹底墮落的人物好像沒有用一個負面詞語,作者并不引導人們的評價。但韓鵬這個人卻是在柔和的描寫中,讓人看到他的投機鉆營、他的虛偽、他的墮落、他的兇殘、他的好色、他的報應,中國就是讓韓鵬們直接搞壞的,該下大獄的。
(12)
慕容秋這個女英雄周圍的人,除了她的親人,第一個要說的就是莊定賢教授了。這個名字一看就不是個好東西,他隱隱透漏著鄉賢治國的無恥和虛偽,人如其名,他的確是個學界之渣,是官學商結合搞壞中國中的典型學者。官學商的三渣這就湊齊了,官渣韓鵬,商渣潘小蘋,學渣莊定賢,這三者是人渣中的極品,到任何形態的社會都是毒瘤。不健康的社會就是被這些毒瘤占據著,直到滅亡。莊定賢不學無術,卻能通過拉幫結派占據要津,時刻通過使用各種下作手段打擊還殘余有良知的學者,沒有一點底線,最終的結果就是上演熟雞蛋能孵小雞的荒誕劇,讓普通老百姓都不用思考都明白,所謂的學者是些什么東西。
何為教授是個殘余了良知的知識分子,他能堅持說一些實話,他沒有選擇與主流學者同流合污。他說的那些實話,其實決策者并非不知道,他們讓他存在,只是當做暫時性的裝飾品而已。何教授連自己的都保不了,他還能做什么呢?他討老婆最終還是靠的社會給他的資源,而這些資源正在被他的同學莊定賢一點點地剝奪。何教授是沒有出路的,他的課題也是沒出路的,他僅能記錄社會的恥辱。
曠西北的工作就是暴露,暴露之后,能不能對社會起到推動作用,那就看看社會的運行機制,因此很難評價曠西北的工作的好壞。暴露有可能促進政府進行改進,有可能促進民眾覺醒,有可能被美帝利用實現親美變革。事實上,當局是掩蓋勝于改進,民眾是憤怒勝于覺醒,美帝是脅迫勝于改變。最終的結果是用于作秀的暴露是允許的,美帝支持的暴露是不可禁止的,其他的暴露是很難實現的。
鹿鹿跟著曠西北,似乎讓人覺得可惜,然而也講不出什么理由。鹿鹿和他的爸爸辜朝陽竟是如此兩條道上的人,也讓人唏噓。
系黨總支書記老岳有著吃苦肯干的有點,但是靠著老婆與副校長搞男女關系,實現了飛黃騰達。這種人物在社會上極多,陳行甲在反腐時就發現了極多這樣的問題,所不同的是自愿和被迫。老岳是個隨波逐流的也有些底線的人,可憐也讓人看不起,讓人恨不起來。
其他的知識分子呢?大概是些庸俗之徒,不值得說了。
脫離了馬列毛主義的知識分子,只能是這些出路,這是活生生的現實。
(13)
自從包產到戶以后,經過幾十年的圍剿摧殘,中國的三農已經在走資派手里完全被毀掉了。現在帝國主義操控著中國的糧食市場乃至中國人的餐桌。
現在的情況比老孔說這話的時候更嚴重了。這個過程是怎樣進行的,很多人并不清楚。在劉繼明的《人境》里就清楚的講述了中國的三農問題,值得好好讀一讀。
(14)
《人境》中的《馬坷日記》。初讀淚欲墮,再讀腸已斷。偉大時代的英雄啊,你必定與那偉大的時代一樣不朽。
(15)
劉繼明寫完《人境》后,說他寫出了他一生最重要的作品。而我要說的是,他還寫出了這個時代最重要的作品。《人境》經過時代大潮的考驗,必定是文學史上的豐碑。
(17)
劉繼明的《人境》已經遠遠超越了《平凡的世界》,前者的不僅故事情節和故事背景讓人無法提出不合理的質疑,就是細節都沒法讓人挑出毛病,甚至作者寫的二十多種野菜,那也是湖北能見到的野菜。后者在這一點上,遠遠不能和前者相比。前者再現了許多英雄,而后者曾經的英雄全都倒下去了,等到孫少平倒下去,故事就結束了。
(18)
《人境》這書沒引起閱讀的狂潮,在市場里被口水作品打敗,這正說明時代病了。
(19)
#劉繼明與《人境》# 這個話題居然淪陷了。點開它,幾乎是一無所有。就憑這一點就證明劉繼明是偉大的作家,而《人境》是偉大的作品。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