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歷史的書寫者
——悼河南省女民工周秀云
艾工農
(一)
我深知,精英們不會對你看上一眼,
我深知,官媒不會給你一寸版面,
在他們眼中,你只是一個卑微的農婦,
還不如富人養的一條狗來得體面。
是的,你很貧窮,生活艱難。
辛勤勞作只是為了那一點可憐的工錢。
是的,你沒有多少文化,
下工之后,操持的只是柴米油鹽。
你過的是底層百姓那種艱難的日子,
你的祈盼就是家人能夠平平安安。
你惦記的只有老公和兒子,
你最大的快樂是為親朋燙上一壺老白干。
你只是一個背井離鄉的女民工,
你是億萬打工者中最普通的一員。
如果不是你的意外死亡,
你永遠不會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二)
然而,你卻不幸地成為了焦點,
你被警察踩住頭發的圖像在網絡上瘋傳。
你死了,再也不會說話,
國家機器又一次顯示了它的威嚴;
你死了,再也不會說話,
你的死因會不會又成為爭論不休的懸案?
果然,那些精英學者們陰險的論調,
又一次在網絡和官媒上漫延。
什么你們“沒有戴安全帽”啦,
什么你們“阻撓警察執法在先”……
“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
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
魯迅先生對流言的感受,
竟然如此逼真地在特色社會里重現。
(三)
然而,事情的慘烈遠不止這些,
無恥,又一次在現實社會上演。
你的丈夫被打斷了六根肋骨,
傷痛中,他也無法逃避“看管”。
他們收繳了工友們的手機銷毀證據,
緊接著就無恥地與家屬“談判”,
他們開出具有誘惑力的價碼試圖“私了”,
賠償金一度增加到百萬。
由于社會的廣泛關注,半個月后,
太原市公安局長終于公開道歉……
下面的情節已經不用寫了,
無論當局怎樣表演都無法讓你生還。
你已經用自己的生命書寫了歷史,
你的血淚史早已戳穿了“盛世”的謊言。
(四)
如果農村還實行社會主義集體經濟,
今天,你也許會像南街村村民那樣幸福——
在社辦企業里干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
現代化的工作環境被大公司的白領艷羨。
你將享受著“工資+供給”的分配制度,
享受著免費的水電氣、面粉、購物券……
你將居住在花園式的現代化公寓里,
新穎的家具、電器應有盡有,配備齊全;
公休的日子,你可以去藝術團發揮專長
你可以去文化園、圖書館、康壽樂園……
如果農村還實行社會主義集體經濟,
你的家鄉也許像華西村一樣富有——
你和村民正在建設“村莊里的都市”。
戶戶住別墅,家家都有千萬級別的存款……
如果農村還實行社會主義集體經濟,
你的家鄉即使只發展到周家莊的水平——
你也將享受著免費醫療、教育和住房,
每天工作在供游客采摘的菜園、果園、葡萄園……
總之,只要農村還在實行社會主義集體經濟,
中國的億萬農民早就實現了共富的理想和期盼。
(五)
他們打著“發展生產力”的幌子,向生產關系下手。
實行什么“家庭聯產承包制”,解散了人民公社。
農民們只好自掃門前雪,連已經修好的水渠都廢棄了,
大片的土地被切割成小片,農業機械化成了傳說。
農藥化肥的價格逐年上漲,靠幾畝薄田已難以生存,
你和家人只好隨著民工潮,背井離鄉,四處漂泊。
勞動力已經成為商品,打工成為你無二的選擇,
你每天如同牛馬般地勞作,就像祖輩給地主扛活。
可是,就這樣,資本家還要克扣你的血汗錢,
你的勞動,你的時間,你的血汗被無限制地剝奪!
這分明是倒行逆施,分明是資本主義復辟,
當局卻打著社會主義招牌,號稱是“中國特色”。
(六)
你用你的掙扎,你的抗爭走進了歷史,
你是農村資本主義改革罪惡史的書寫者!
你的略有些木訥的形象,
就是當代民工兄弟姐妹的形象;
你這些年過的顛沛流離的生活,
就是當代民工所過的生活;
你所經歷的那些坎坷,那些蹉跎,
就是當代民工所經歷的坎坷和蹉跎。
你的歷史就是當代民工的歷史!
民工的歷史揭示著改革的本質。
你用自己的生與死告訴世人——
社會主義是怎樣的幸福和美好!
資本主義是何等的虛偽和邪惡!
(七)
王文軍們屠殺了你,就是又一次在燥熱的國土上,
肆意踐踏公眾的心理底線,播撒下仇恨的種子!
他那樣驕橫地站立著,用腳踩住你的頭發,
那分明就是踩在每一個民工和勞動者的心上!
你的身形是那樣的羸弱,
即使你大聲控訴,聲音也悲切而凄涼。
那位警察是那樣的碩壯,他踩住你頭發的圖像,
準確地揭示出國家機器的性質和專政的對象。
我恨我自己——
竟滿足于還能夠過得下去的日子,
面對邪惡,一次又一次地把眼睛閉上。
我恨我自己——
當你,一個母親,一個妻子,
我的階級姐妹被殘害時,
竟然一點也使不出力量。
我敢說——你沒有想到會死。
你只是去討薪,討回自己的血汗錢,
就算有個一差二錯,那又能怎樣?
可你卻被扭斷了脖子,
就那樣無聲無息地倒在了地上!
(八)
社會啊——
怎么能墮落得這樣荒唐?
警察啊——
怎么能蛻變得如此囂張?
媒體啊——
怎么能夠如此無恥?
國人啊
長久的冷漠已甚過了刀槍!
而我,只能用蒼白的文字,為你——
周秀云——我的階級姐妹,
深情地悼念,深情地呼喊,深情地歌唱……
2015年4月29日(草就)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