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為詩壇安裝了三大引擎
——詩壇不再沉淪
唐詩宋詞、明清小說、魯迅雜文勘稱中華文化的三顆耀眼的明珠。隨著大漢文明的衰退,古詩詞的光輝逐漸黯淡。毛澤東詩詞、郭沫若:《女神》、賀敬之長歌、郭小川:《團泊洼的秋天》、……、新中國誕生,為詩歌贏得了又一個春天。八億人民八億誦,工農(nóng)也能成詩人!飽受壓迫的人民大眾,終于唱出了他們心中的歌,寫出了驚天動地的詩篇,詩壇被人民大眾再次托向了文化的頂峰!進入當代,詩壇居然出現(xiàn)了優(yōu)秀的詩歌難出版,出版的詩歌人民不愛看、讀者不愿誦,詩刊、詩集發(fā)行數(shù)大萎縮,作者向出版商交錢的局面!人民疑惑:是什么力量把當代詩歌引上了如此蕭條之路?人民憂慮:詩壇,你還要沉淪多久?
一、資本的銅臭氣把當代詩歌引上了蕭條之路
市場經(jīng)濟大潮下的中國人民,都在為爭人民幣而忙碌,創(chuàng)造出舉世矚目的物質(zhì)文明;然而,精神文明滑坡,文藝沾滿銅臭味,迷失了方向,在為什么人上發(fā)生了偏差。“在文藝創(chuàng)作方面,存在著有數(shù)量缺質(zhì)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現(xiàn)象,存在著抄襲模仿、千篇一律的問題,存在著機械化生產(chǎn)、快餐式消費的問題。”①。詩壇也不例外,出現(xiàn)了沉淪!資本也扣開了詩壇的大門,壟斷了詩歌刊物版面,把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腐朽文化一股腦兒地引進了詩壇神圣的殿堂。于是乎,詩歌想象的翅膀折斷了!詩歌由雅到俗,由高到底,由文學中的文學到家中的鍋、碗、瓢、盆;由刺向黑暗的匕首、人民的夜鶯,變成了個人內(nèi)心世界的宣泄,男女關(guān)系的白描。許多詩歌大刊刊出的詩歌不是無病的呻吟、隱晦難懂、孤芳自賞,就是字詞浮華、嘩眾取寵。
例如,我們在網(wǎng)上打開某大詩刊,隨機點出2007年第23期刊出的詩歌《生日信札》:“她最脆弱的部分 /肯定不是死 /這個動詞正蛻變?yōu)樘撛~ /一些尖須卷曲著 /躲避生活的利齒 /——倘若我告訴你 /她的胸腔里懷著夏日母性的心腸 /愛著我粗鄙命運的黑衫 /和一個黑夜沾了水的靈魂 /她是誰呢 /像一些相愛者不在夢中 /一個沒有溫度的形象被虛構(gòu) /當她出現(xiàn) /是眾多失語方式的一種 /該不該 /一個女人不該時時把咒語帶在身上 /這個咒語帶著金屬的光澤 /不該在她手中失去重量 /她的肉體的花園 /應該掛在木質(zhì)的鐘聲里 /里面有燕子的笑聲,膝蓋下發(fā)皺的綢衣 /以及屋檐下人類的習俗 /一個女人不該兩次跨進 /同一條河流 /或在河流中看到的只是魚的臉 /當一個詞改變了節(jié)奏/變得干燥 /她不該常常為生而惋惜 /為愛后悔 /這個喜歡對禁果伸出手的人 /她是誰呢? /注定了你們會象遇見我一樣的遇見她 /我謊稱她不在此地 /她長久地隱匿著 /對裝飾月亮,豐滿的云過于傾心。”這首詩如果不分行,就是一段怪異詞語的胡亂堆砌;沒有節(jié)奏感、沒有韻律、不好誦更不能唱,不具備歌的特性。沒有一幅美麗的畫面,也沒有一個動人的故事情節(jié),更沒有啟人心智的哲理語句,不具備詩的特點。多的是“最脆弱、尖須卷曲、利齒、胸腔、相愛者、肉體、兩次跨進、河流、女人、節(jié)奏、干燥、豐滿”等等只有作者自己能讀懂的庸俗詞匯。誰也說不出這首詩好在哪,主題思想是什么?甚至一般的讀者也說不出它壞在哪?再如2007年第24期該刊登的《去濰坊》:“另一個我在遠處向我招手。/遠處是,120公里之外 /吃油條的人們喝著幸福的熱豆?jié){。 /諸城的遺民誕生了五蓮縣。/金鹿牌自行車與206國道較勁。 /我一米六九,如坐針氈。 /磚瓦廠的煙囪惡霸一樣占據(jù)著 /鄉(xiāng)村的天空:掛滿廢車胎的電線桿上 /教人致富的廣告,讀者寥寥。 /用河水洗臉的青春南轅北轍。 /路邊店的風籍貫不詳。 /懷念深處,長眠著失敗的懷念。 /我有地圖不用,我有淚水不流。 /我有夢里打下的江山 /替暑假守住向北的秘密。 (2000年)”。詩歌的主要特點是語言精煉,把復雜問題簡單化,形象化,讓讀者花很少的時間,享受很豐富的內(nèi)容和情感;而這首詩是把簡單問題復雜化,空洞雜亂,藝術(shù)手法低劣。單獨看每一句詩感覺有點詩味;整體看這首詩就看不懂,不知道作者要表達什么意境或思想。
精明的建筑師總是用廉價的崖石、泥土、石灰、樹木、茅草科學地結(jié)合在一起,建造出富麗堂皇、堅固適用的房屋,創(chuàng)造出巨額財富。愚笨的建筑師卻用金、銀、玉石打造住宅,把巨額財富當石頭用,用局部的靚麗來掩飾它整體的不足。偉大而優(yōu)秀的詩歌展現(xiàn)的多是大自然、大社會、大群體(人民),平庸的詩歌則逃避社會、逃避人民,表現(xiàn)的是狹小的自我世界。當代詩壇諸如此類的平庸詩歌充斥各大詩刊,甚至登上了魯迅文學獎獎臺!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是魯迅文學的精髓,把那些與魯迅文學精髓完全對立的作品,評上魯迅文學獎,是對魯迅的褻瀆!“讀不懂就是沒水平,能寫出讀不懂的詩歌就是大詩人”是當代詩壇的一大怪!這樣的詩歌人民怎么看?讀者怎么誦?這樣的出版刊物誰會買?資本的銅臭氣終于以他神奇的力量把當代詩歌引上了蕭條之路。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②,10月15日習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解除了人民的憂慮,為詩壇安裝了不再沉淪的三大引擎——思想性、人民性、藝術(shù)性。
二、“思想性”是習總書記為詩壇騰飛安裝的第一大引擎
思想性要求詩人必須堅定共產(chǎn)主義信仰,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這個根本方向。正如習總書記在這次座談會上所講:“文藝不能在市場經(jīng)濟大潮中迷失方向”③, “文藝要反映好人民心聲,就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這個根本方向。這是黨對文藝戰(zhàn)線提出的一項基本要求,也是決定我國文藝事業(yè)前途命運的關(guān)鍵”④,“中國文藝工作者應該成為時代風氣的先覺者、先行者、先倡者,通過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藝作品,書寫和記錄人民的偉大實踐、時代的進步要求,彰顯信仰之美、崇高之美。”⑤詩壇要多刊出“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同時也應該是社會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相統(tǒng)一的作品”⑥。 反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 ,堅決抵制腐朽文化,促進全社會形成積極向上的共同精神追求,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貢獻。
如唐德亮不就前出版的《驚蟄雷》,是一首四千六百余行的政治抒情詩。該詩以蘇聯(lián)解體為突破口,以夢幻的手法再現(xiàn)馬、恩、列、毛等革命領(lǐng)袖與現(xiàn)實中各種錯誤思潮斗爭的場景;頌揚了格瓦拉、趙一曼、李大釗、劉胡蘭、魯迅、焦裕祿等中外革命戰(zhàn)士大公無私的高尚品德,展現(xiàn)他們?yōu)闊o產(chǎn)階級革命事業(yè)勇于犧牲的英雄壯舉;既反襯了貪官的自私貪婪及無恥行為,又警示我們紅色政權(quán)來之不易。
詩人呼吁同志們高揚共產(chǎn)主義大旗與歷史虛無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新自由主義戰(zhàn)斗。“戰(zhàn)爭已進行了六十多年/仍未分出勝負/馬克思與列寧站在蒼茫的云端/神情地注視中國同志/能守住陣地/因為,我不忍看更多的心靈悲劇/在這個世界重現(xiàn)”⑦ 。該詩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彰顯信仰之美、崇高之美。是一部思想性極強的文藝作品。作者共產(chǎn)主義信仰堅定,沒有在市場經(jīng)濟大潮中迷失方向,是時代風氣的先覺者、先行者、先倡者。
還有2008年早春網(wǎng)上老詩人熊炬寫的《萬眾一心戰(zhàn)暴雪》:“一/寒流滾滾襲華夏/重重鉛云沉沉壓/城欲摧,天欲塌/大雪紛紛日夜下/暴雪,封鎖了公路/暴雪,壓倒了莊稼/暴雪,凍死了牛羊/暴雪,壓垮了輸電塔/斷電斷水斷音訊/游子路斷隔天涯/飛機有翅難飛/汽車寸步難爬/行人被風雪圍困/又冷又餓眼哭瞎/殘忍無情的暴風雪呵/冷酷的手把脖子卡/妄想把南國中華扼殺!壓殺!!凍殺!!!/二/黨中央一聲令下/解放軍寅夜出發(fā)/工農(nóng)兵聯(lián)合上陣/抗雪救災硬仗打/風雪大沒有我們決心大/冷氣大沒有我們志氣大/眾人拾柴火焰高/熱情將冰雪融化/天不怕地不怕/冰刀霜劍更不怕/萬眾一心,軍民齊下/日夜奮戰(zhàn),縱橫廝殺/排雪開路救莊稼/終將雪暴逐出中華/看烏云消散冰雪化/一輪紅日出山埡/迎春歌聲震天涯/韶山那座輸電塔/臺風暴雪壓不塌/中華精神中華魂/千秋萬代傳天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社會主義好/勞動人民力量大/驅(qū)走嚴寒迎春到/神州遍開紅梅花/巍巍新中華/誰也壓不垮”。全詩朗朗上口,描繪了一幅幅萬眾一心戰(zhàn)暴雪的動人圖畫,歌頌了共產(chǎn)黨、社會主義以及中華精神、中華魂,鼓舞人民的斗志,促進人民積極向上、團結(jié)奮斗、戰(zhàn)勝自然災害。作者把握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這個根本方向;詩作謳歌工、農(nóng)、兵奮斗人生,刻畫最美人物,堅定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克服困難的信心,具有很強的思想性及人民性。
三、“人民性”是習總書記為詩壇安裝的第二大大引擎
人民性要求詩人必須堅持文藝為人民服務,一切從人民利益出發(fā)。正如習總書記在這次座談會上所講:“社會主義文藝,從本質(zhì)上講,就是人民的文藝”⑧,“不能在為什么人的問題上發(fā)生偏差”⑨,“人民是文藝創(chuàng)作的源頭活水,一旦離開人民,文藝就會變成無根的浮萍、無病的呻吟、無魂的軀殼。能不能搞出優(yōu)秀作品,最根本的決定于是否能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要始終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樂傾注在自己的筆端,謳歌奮斗人生,刻畫最美人物,堅定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⑩
詩人不能自我放縱,要有社會責任感,要深入人民群眾中間體驗人民的生活,向人民學習,傾聽人民的心聲,感受人民的喜怒哀樂。讓人民感動自己,才能寫出感動人民的好詩歌。要“把人民作為文藝表現(xiàn)的主體,把人民作為文藝審美的鑒賞家和評判者,把為人民服務作為文藝工作者的天職”?。詩壇要多刊出勞動人民自己創(chuàng)作的詩歌,用實際行動向勞動人民學習,勞動人民不僅能創(chuàng)造出財富,還能創(chuàng)造出許多優(yōu)秀的作品。許多民歌的歌詞就是詩歌精品,民間童謠膾炙人口。
如汶川大地震流傳廣泛、讓無數(shù)人淚涌的《孩子快抓住媽媽的手》:孩子快 /抓緊媽媽的手 /去天堂的路 /太黑了 /媽媽怕你 /碰了頭 /快 /抓緊媽媽的手 /讓媽媽陪你走 /媽媽 /怕 /天堂的路 /太黑 /我看不見你的手 /自從 /倒塌的墻 /把陽光奪走 /我再也看不見 /你柔情的眸 /孩子 /你走吧/前面的路 /再也沒有憂愁 /沒有讀不完的課本 /和爸爸的拳頭 /你要記住我和爸爸的模樣 /來生還要一起走 /媽媽 /別擔憂 /天堂的路有些擠 /有很多同學朋友 /我們說 /不哭 /哪一個人的媽媽都是我們的媽媽 /哪一個孩子都是媽媽的孩子 /沒有我/日子/你把愛給活的孩子吧 /媽媽 /你別哭 /淚光照亮不了 /我們的路 /讓我們自己 /慢慢的走 /媽媽 /我會記住你和爸爸的模樣 /記住我們的約定 /來生一起走!原詩出自一個無名的青年民工,經(jīng)過災區(qū)多名網(wǎng)民修改而成。這首詩歌用通俗易懂的詞句,自然涌出的情感,清泉流淌的節(jié)奏,魔幻的手法,勾畫出一個媽媽在地震中喪失孩子、孩子在去天堂的路上母子難舍難分的故事;把災區(qū)人民失去親人,悲痛的心情宣泄到極致。作者不是無病的呻吟,而是把人民的喜怒哀樂傾注在自己的筆端。災情感染了作者,作品感動了讀者。該詩的廣泛流傳把全國人民向災區(qū)捐款捐物的積極性一下子激發(fā)出來了!這是一首具備人民性的代表作!
再如網(wǎng)上流行的《千人斷指嘆》:“鏗當復鏗當,機床沖壓忙。/人隨機械動,節(jié)拍須準當。/右手喂鐵料,左手取件放。/一秒一往復,秒秒皆緊張。/三萬六千秒,每天十時長。/日久漸麻木,千鈞落指上。/筋骨成爛泥,鮮血濺屋墻。/指指連心痛,痛厥機器旁。/一地‘五金鄉(xiāng)’,千人斷指傷。/防護豈費難,機上加遮擋。/區(qū)區(qū)二千元,老板不肯裝。/官員傍大款,出氣一鼻腔。/熟視竟無睹,聲聲‘工作忙’。/傷者償無幾,帶殘回故鄉(xiāng)。/妻兒驚涕淚,老母指上蒼。/復有斷臂者,前來訴衷腸:/斷指誠可嘆,尚有雙臂膀。/今我難耕作,怎獲糊口糧?/曾聞挖煤者,處境更凄惶。/風洞久不修,瓦斯把命戕。/最慘金礦工,訂立‘生死狀’。/萬元一條命,買斷無商量。/亡者尸棄野,肉軀飼貪狼。/財源滾滾進,血淚汩汩淌!/我等失指臂,幸得身未亡。/性命雖茍全,痛楚日月長。/先烈入夢來,血照紅旗揚。/奈何紅旗下,主人成羔羊?/狂笑復痛哭,放歌悲亦壯:/鏗當復鏗當,工人有力量!/鏗當復鏗當,東方出太陽!。”?看了無人不落淚!無人不感嘆!無人不沉思!作者貼近民工的生活、 貼近底層工農(nóng)大眾,把一幅當代中國民工圖刻畫得惟妙惟肖。作品在為什么人的問題上沒有發(fā)生偏差;始終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為勞動人民抒寫、為勞動人民抒情、為勞動人民抒懷!詩未表達出作者的革命快樂觀主義精神和對社會主義的必勝的信心!這首詩詞是當代詩歌中具有人民性的典范。
四、“藝術(shù)性”是習總書記為詩壇騰飛安裝的第三大引擎
藝術(shù)性要求詩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 ?,吐故納新。正如習總書記在這次座談會上所講:“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單純感官娛樂不等于精神快樂。要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發(fā)揚學術(shù)民主、藝術(shù)民主,營造積極健康、寬松和諧的氛圍,提倡不同觀點和學派充分討論,提倡體裁、題材、形式、手段充分發(fā)展,推動觀念、內(nèi)容、風格、流派切磋互鑒。”?
要繼承大唐詩詞精煉、押韻、流暢、豪放、好讀好誦、含蓄而不模糊、有意境、有哲理、有情感、內(nèi)容豐富的優(yōu)點,發(fā)揚現(xiàn)代中外詩歌通俗易懂、自由奔放、抒情充分、表現(xiàn)形式、手段多樣、大眾化的專長。如長詩《中華網(wǎng)論壇》白血公豬寫的《呼喚毛澤東》:“也許是/宇宙爆炸的 /第一聲驚雷; /開天辟地的 /第一縷清風; /也許是 /洛書河圖的 /第一個符號; /也許是 /北京猿人的 /第一顆火種…… //這驚雷 /熱烈呼喚著 /一個偉大的 /名字; /這清風 /精心孕育著 /一個絕代的 /精靈; /這符號 /神奇//著 /一個難解的 /奧秘; /這火種 /悄悄點燃了 /一個不朽的 /生命…… //啊, /毛澤東! /毛澤東!! /毛-澤-東!!! //(一) /你從遠古 /步履蹣跚地 /走來, /腳踏著 /人類幼年的 /蒙昧與野性―― /……”。該詩借鑒了國外詩歌的體裁、風格,參合了中國詩詞的韻律;繼承了大唐詩詞精煉、豪放的優(yōu)點,發(fā)揚了現(xiàn)代詩歌抒情充分的專長;表現(xiàn)形式、手段變換自然、恰到好處;寫得大氣磅礴,激情彭湃,博古通今;洋洋萬言無一句多余的話,長達百段,段段感人;謳歌了毛主席的豐功偉績,寫出了中國人民懷念毛澤東、呼喚毛澤東的真實感情。其節(jié)奏、韻律恰到好處,既好讀也好誦,感情充沛,自由奔放,主題思想明確。既滲透著歷史積淀的體驗和哲理;又蘊含著時代孕育的理想和精神。其藝術(shù)造詣不亞于《女神》、《神曲》和《離騷》;是一首既具備藝術(shù)性,又具備思想性、人民性的好詩。然而,這樣偉大而優(yōu)秀的詩歌,只能流落于網(wǎng)上,進不了詩刊,被無情地阻擋在詩壇殿堂之外。
大唐興,詩歌旺;中華復興,詩壇不能沉淪!詩歌蕭條之路不能再走下去了!按照習總書記的要求:“文藝不能當市場的奴隸,不要沾滿了銅臭氣”?,必須斬斷資本伸向詩壇的黑手,變“為人民幣服務”為“為人民服務”,把優(yōu)秀的詩歌刊出,庸詩坼下!
“萬方樂奏有于闐, 詩人興會更無前” ?,習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為詩壇的騰飛安裝了三大引擎——思想性、人民性和藝術(shù)性,確立了“高峰”(優(yōu)秀)詩作的標準(既具備思想性、藝術(shù)性,又具備人民性)。詩歌必定再展想象的翅膀;詩壇不再沉淪;詩人必然創(chuàng)作出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精品!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文藝定然率先實現(xiàn)偉大復興!
參考文獻:
①③⑤⑥⑨⑩??習近平:《習近平主持文藝工作座談會 強調(diào)文藝不能沾滿銅臭》,2014年10月15日 20:51,中國新聞網(wǎng)
②毛澤東詩詞:《卜算子·詠梅》
④⑧?崔小粟:《“資深文青”習近平的文藝》,2014年10月16日16:49 ,《人民網(wǎng)-中國共產(chǎn)黨新聞網(wǎng)》
⑦唐德亮:《驚蟄雷》,中國戲劇出版社,2013年6月出版
?李成瑞:《千人斷指嘆》21世紀大眾化文叢,第7頁,中國展望出版社出版,該詩詞在中華詩詞學會舉辦的首屆華夏詩詞獎(2001——2005)中獲得一等獎。
?毛澤東:《對中央音樂學院的意見》,1964年9月
?毛澤東詩詞:《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
孫青華寫于 2014.11.15,備注:某大刊即《詩刊》
相關(guān)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